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 《力学与实践》1982,4(3):74-74
第六届国际风力工程学术会议定于1983年3月21日-4月7日召开。这次会议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举行。主要交流风特性,风载荷对建筑物与构筑物(包括塔架、输电线、桥梁等)设计的影响,以及风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第二阶段在新西兰的奥克兰举行。主要交流风能利用及其有关问题。会议由本届国际风力工程协会主席澳大利亚的W.H.Melbourne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2.
1.概况国际结构工程与计算学术会议(ICSEC′ 90)于1990年4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航空学会、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于1991年7月4—7日在友谊宾馆举行.来自加拿大、印度、意大利、日本、瑞典、美国、苏联、伊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蒙古、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的14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位爆破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国内外学术报告共90篇,这是第一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会议的目的是使为参加会议的各国爆破  相似文献   

4.
<正> 1.概况国际结构工程与计算学术会议(ICSEC′ 90)于1990年4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航空学会、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  相似文献   

5.
????????  ??? 《力学与实践》1992,14(1):75-75
<正>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于1991年7月4—7日在友谊宾馆举行.来自加拿大、印度、意大利、日本、瑞典、美国、苏联、伊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蒙古、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的14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位爆破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国内外学术报告共90篇,这是第一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北京国际工程爆破技术会议的目的是使为参加会议的各国爆破  相似文献   

6.
国际计算工程科学会议1991年8月12日—1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是计算力学学科第3次大型国际性会议.会议组委员主席是美国乔治亚工学院S.N.Atluri 教授,有2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近200人出席会议.会议中心内容是计算机在计算工程科学和力学领域中的应用;数值  相似文献   

7.
???γ 《力学与实践》1992,14(2):78-79
<正> 国际计算工程科学会议1991年8月12日—16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是计算力学学科第3次大型国际性会议.会议组委员主席是美国乔治亚工学院S.N.Atluri 教授,有26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近200人出席会议.会议中心内容是计算机在计算工程科学和力学领域中的应用;数值  相似文献   

8.
黄克智  余寿文  杨卫 《力学进展》1997,27(3):431-431
第九届国际断裂会议简介黄克智余寿文杨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1000841会议概况第九届国际断裂会议(9thInternationalConfer enceonFracture,ICF9)于1997年4月1日~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会议由悉尼...   相似文献   

9.
计算工程科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Science,简称ICES’88)将于1988年4月10—14日在美国Georgia州Atlanta市举行。会议主席是Georgia工学院S.N.Atluri教授,会议副主席是东京大学的G.Yagawa教授。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交流计算工程科学和计算力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包括计算机、数值方法和力学在现代技术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0.
第一届亚太地区计算力学会议已于1991年12月在香港举行。鉴于会议在沟通计算力学领域中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所取得的成功,决定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样的会议。第二届亚太地区计算力学会议将于1993年8月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从概念到计算”,为此会议的主要目标是讨论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力学、生物力学以及其它相关研究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概念(工程师、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观  相似文献   

11.
Ⅰ.概况国际等离子体化学会议(ISPC)每两年举行一次,主要交流等离子体化学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合成,诊断,等离子体刻蚀,等离子体沉积和聚合,模型,表面作用以及熔化、气化、等离子体喷涂等。ISPC-7由荷兰Ejndhoven技术大学负责组织,Philips公司支持,在Philips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1985年7月1—5日。第一天样品展览,   相似文献   

12.
国际激波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Sxmnosiumon Shock Waves,简称 ISSW)是国际上激波研究领域的重要系列学术会议.自1957年第一届会议在Boston召开以来,每隔两年召开一次,迄今共计举办了23次.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以色列、法国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等都先后主持和承办了国际激波学术会议.该会议对交流激波研究的最新进展、激励和推动在工程、物理和  相似文献   

13.
工程中边界元国际会议自八六年十月十四日至十月十七日在清华园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意大利、苏联和中国的103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业委员会发起,由成都科技大学负责主办的国际流体控制与机器人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11日在成都召开.来自日本、南朝鲜、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中国的正式代表113人.11日上午举行全体会,会议由成都科大赵安墉教授主持,成都科大校长王建华教授致开幕词;哈尔滨工业大学许跃铭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教授、日本崎玉大学荒木献次教授、澳大利亚 Monash 大学 P.Dra-nsfield 教授分别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11日下午和12日全天有122位代表在5个分会  相似文献   

15.
张兆顺 《力学进展》1998,28(3):431-431
第一届国际直接数值模拟和大涡模拟会议(AFOS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NS/LES)是由美国空军科学研究部(AFOSR)资助组织的国际会议. 会议于1997年8月4日至8日由美国路易斯安那技术大学主办, 在路易斯安那州罗斯顿市举行. 来自17个国家的9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交流论文73篇, 其中大会报告14篇. 我国学者提交论文4篇, 张兆顺应邀在大会上作了“近壁湍流的流型和湍能耗散”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吴永礼 《力学进展》1999,29(4):601-601
第六届国际复合材料工程年会于1999年6月27日~7月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举行.美国国际复合材料联合会和新奥尔良大学工程学院为大会主要发起单位,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约210人参加会议,中国大陆有6人出席.本次会议收录论文480篇.10篇大会主题报告的题目为:(1)有微结构增强的强韧陶瓷:设计原位增强氮化硅陶瓷(美国陶瓷学会主席P.F.Becher);(2)复合材料结构的内装式健康监视(美国F.K.Chang);(3)带复盖层…  相似文献   

17.
《爆炸与冲击》1981,1(2):119-121
1981年6月,我国丁(忄敬)、徐康、章冠人、经福谦四人赴美参加了《第七届国际爆轰会议》和《第二届凝聚材料中的冲击波》专题会议。 第七届国际爆轰会议于6月16日到6月19日在美国马里兰州阿那波利斯市的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内举行,有美、法、英、加拿大、瑞典、西德、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瑞士、荷兰、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等14个国家近500位科学家参加。  相似文献   

18.
我于1981年11月接受邀请参加了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燃料空气爆炸专家会议(International Specialist Meeting on Fuel-Air Explosions),它是由美、英、加、日、荷、德、比、挪威等二十多个国家组成的IGUS(Int. Group for unstable Substances)主办的。六十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参加了会议。目的是交流国际上关于燃料空气爆炸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合作的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19.
Ⅰ.概况国际气体放电会议(ICPIG)每两年举行一次,主要交流在气体放电领域中有关的研究和发展情况。ICPIG-17由匈牙利Roland Etvs物理学会和物理中心研究所组织,匈牙利科学院赞助,在布达佩斯技术大学举行。会期1985年7月8—12日。到会代表360人,其中我国1人。邀请报告共31篇,其中11篇在大会上宣读。张贴论文共394篇。   相似文献   

20.
1979年6月24日至30日在西德南部美丽的黑森林风景区的一个小城市 Freudenstadt 举行了第三届“离散系统连续模型”国际讨论会.会议由 Stuttgart 大学理论和应用物理研究所 E.Kr(?)ner 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国的数学、力学和物理学工作者,共71人.本届会议主要涉及固体和聚合物,重点讨论了下列三方面问题:1)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和它们的连续模型的关系,特别强调具有内结构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