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林祥钦  章宏强 《分析化学》1993,21(11):1355-1358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光谱电化学技术-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的反射式方法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报告了一种适于水溶剂和非水溶剂的反射式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并首次在25um直径的超微铂盘工作电极上,对Fe(CN)^4-6/FE(CN)^3-6进行了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TPP)Ni(Ⅱ)氧化反应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严川伟,王振新,林祥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长春130022)关键词镍卟啉,阴离子配位,电化学,光谱电化学镍卟啉是一类重要的仿生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光谱电化学技术——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法的反射式方法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报告了一种适于水溶剂和非水溶剂的反射式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并首次在25um直径的超微铂盘工作电极上,对Fe(CN)_6~(4-)/FE(CN)_6~(3-)进行了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组装了一种简易薄层光谱电化学池.该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工作电极无透光要求,且能适用于多种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的特点.用该池记录了邻联甲苯胺高氯酸醋酸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的荧光光谱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响应,并用吡啶氯化钾体系进行了喇曼光谱电化学表征.  相似文献   

5.
经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化学表征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不断完善,在表界面精细结构表征、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电化学谱学表征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电化学表征方法在分子水平上鉴定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及中间物种的空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红外光谱(IR)、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及和频振动光谱(SFG)三种经典分子振动光谱电化学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三种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联用电解池的设计,然后从基础电化学理论出发,介绍其在模型单晶体系及界面水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重点介绍了其在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电化学谱学表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原位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化学原位(in-situ)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法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光谱电化学方法。它对在分水平上电极界面结构和表面氧化,钝化,吸附,化学修饰等电化学过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对电化学原位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技术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电解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目前已被电化学工作者广泛采用。光透薄层电解池的研制是进行光谱电化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1967年美国电化学家Murray和Heineman首次报道了以夹心式金网栅光透薄层电解池进行的薄层光谱电化学实验。此后,为适合于各种研究体系的需要,人们先后设计研制了各种不同结构的光透薄层电解池,每一种新型的设计都有其本身的特点。例如,为研究生物体系的无氧和小体积电解池;适  相似文献   

8.
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光谱电化学技术.基于超微电极的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将拉曼光谱反映的结构信息与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过程从实验上严格对应和关联,为深刻理解电化学反应机理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采用超微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的研究方法和应用进展,总结了应用超微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开展电化学拉曼光谱实验的方法和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超微电极制备方法,展示了如何利用在超微电极表面获得的拉曼光谱与界面电化学过程的严格关联研究单个锌颗粒电化学氧化过程、吡啶分子在Au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吸附过程,以及如何利用该技术能以高的信噪比和灵敏度同时测量光电流与分子反应这一特性研究对巯基苯胺选择性光氧化反应.采用超微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技术极大拓展了拉曼光谱技术的研究范围,有望成为探索(光)电化学反应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应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标题配合物不同氧化状态的电位及光谱特征,指认了各步电极反应发生的点位,研究了硝基对不同氧化态金属卟啉电学性质,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化学以两个凝聚相的荷电界面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它广泛地应用于能源、材料等重要科学领域,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2].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深化对电化学界面的认识,自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采用了紫外可见反射、拉曼和红外光谱技术对电化学体系进行现场(in-situ,又称原位)研究,开创了光谱电化学新领域[3,4].光谱电化学在/\十年代发展迅速,推动电化学研究由宏观进入微观、由统计平均深入至分子水平【‘一刀.近年来,随着各种光谱仪器性能的提高以及非线性光谱等新技术的发展,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不断拓宽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血红蛋白在裸银电极上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谱电化学作为把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新技术[1],已成为将电化学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的强有力手段.多种类型及不同用途的光谱电化学池[2]成功地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性质研究[3].我们利用自制的长光程薄层光透光谱电化学池研...  相似文献   

12.
用于电化学界面研究的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将共焦显微拉曼光谱系统用于电化学界面研究的方法 ,包括铂电极的粗糙和电化学拉曼电解池的设计 .进行了铂上氢、氧和氯共吸附的拉曼光谱研究 .通过对甲醇氧化过程的现场跟踪 ,提出检测界面区溶液浓度变化和计算溶液 pH值的方法 .实验表明拉曼光谱技术可作为研究实际应用体系的重要工具 .  相似文献   

13.
光谱电化学是六十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把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结合利用的方法.通常以电化学为激励信号,而体系对激发信号的响应则以光谱技术进行监测,两者各自发挥了优点,多种信息可同时现场获得.因此光谱电化学引起了电化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技术测定了冠醚配合物[Fe(H_2O)_3(NCS)_3](18-C-6)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腈中的E°′电子转移数n,扩散系数D_0,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_S~0′和传递系数α.  相似文献   

14.
薄层光谱电化学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光谱电化学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方法。光谱电化学是把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在一个电解池内同时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通常,以电化学为激发信号,而体系对电激发信号的响应则以光谱技术进行监测,两者密切结合发挥了各自的优点,如用电化学方法容易控制调节物质的状态,能定量产生试剂等,而用光谱方法则有利于识别物质。这样,多种信息可同时就地获得,对于研究电极过程机理,电极表面特性,鉴定参与反应的中间体,瞬间状态和产物性质,测量式电极电位(E°')和电子转移数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汞膜修饰掺锡三氧化二铟导电玻璃电极的制备及其薄层电化学池的设计,测试限电极和薄层的光、电化学性能,在水溶液中,与基底电极相比,该电极的负电位范围增加了700mV,并表现出普通汞电极的电化学 性质,以此电极制得的电极制得的薄层层池可适用于氧化还原电位较负的电化学过程的光谱电化学研究及金属离子的电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电化学技术,如计时电势法、计时电流法、循环伏安法,包括薄层中的各种电化学方法广泛用于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各种后行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并卓见成效[1-3],但这些方法的应用,一般均需复杂的数据处理.薄层光谱电化学法把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局限在薄层溶液中,可直接检测其浓度变化,相比之下,在动力学研究方面显示了其特殊的优越性[4-7].甲基检是一种偶氨化合物,常用作酸碱指示剂,其电氧化还原性质未见报导过.本文采用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研究它的电极反应机理.1实验部分仪器和试剂UV-3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Y函数…  相似文献   

17.
有机小分子硫堇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光谱电化学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硫堇和硫堇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得出了硫堇作为有机小分子能插入DNA双螺旋结构内部的结论,求得了对应的动力学参数。DNA的加入量与硫堇峰电流的降低呈一次线性关系,可望用于DNA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18.
朱英  杨辉 《电化学》1998,4(2):147-151
本文研究了三种可溶性聚酰亚胺(PI)在机溶剂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PI在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明显不同于水溶液,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才半经验发子轨道计算方法,结合电化学测试的结果,确证了PI的电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设计制作了一种应用于紫外可见,红外电谱电化学的新型光透薄层电化学池(OTTLE),并以铁氰化钾水溶液、二茂铁乙腈溶液体系进行了表征,池腔几何结构的合理设计使电位降和边缘效应降至最后,该 良好的伏安响应特性并可用它得到高质量的UV/Vis和IR光谱。由于简单的结构及低廉的造价使适用于光谱电化学研究的电化学池变得更容易得到。  相似文献   

20.
杨锋利  林祥钦 《分析化学》1993,21(7):857-860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透射式红外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制作。应用盐片加工技术,采用内参比点设置等方法。使该池达到30μm的厚度,且具有十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