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新搭建的测量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互溶性的实验系统,实验测量了DME/矿物油、DME/酯类油和三种配比的混合制冷剂DME/R125与矿物油的临界互溶温度。结果表明:DME作为制冷剂与各类润滑油都具有良好的互溶性;DME/R125与矿物油的互溶性,随混合制冷剂中DME比例的增加,临界互溶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利用Glauber模型计算反应截面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对Glauber模型中输入的密度分布形式进行了修正 ,计算了丰质子同中子核素 (N =3 )的激发函数 .对于该同中子素链 ,采用修正的密度分布得到的激发函数与HO分布得到的激发函数相比 ,在大于 1 0 0MeV/u的能量区域 ,两者都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而在中能区 (小于 1 0 0MeV/u) ,用修正的密度分布计算得到的激发函数与实验值之间的差距较HO分布明显减小 ,并保持对所有计算的核核芯密度基本相同 .  相似文献   

3.
R32具有很好的热物性,且GWP值相对较低,在制冷剂的替代进程中有潜力得到推广应用。在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润滑油难免随制冷剂混入换热部件,恶化制冷剂侧的流动特性。基于文献R32/油混合物两相流动摩擦压降实验数据,对比文献中四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结果表明:在低质流密度工况下,文献模型对实验的结果预测精度较高,在高质流密度工况下,预测结果偏离了实验结果,且预测值均大于实验值,模型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王斌  刘颖  叶金文 《物理学报》2012,61(18):186501-186501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 并结合准谐徳拜模型研究了NaCl结构的TiC在高压下的弹性性质、电子结构和热力学性质. 计算所得零温零压下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及弹性常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零温下弹性常数和弹性模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通过态密度和电荷密度的分析, Ti-C键随压强增大而增强. 运用准谐德拜模型, 成功计算了TiC在高温高压下的体弹模量、熵、热膨胀系数、徳拜温度、 Grüneisen参数和比热容. 结果表明压强对体弹模量、热膨胀系数和徳拜温度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其的影响. 热容随着压强升高而减小, 在高温高压下, 热容接近Dulong-Petit极限.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利用Glauber模型计算反应截面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Glauber模型中输入的密度分布形式进行了修正,计算了丰质子同中子核素(N=3)的激发函数。对于该同中子素链,采用修正的密度分布得到的激发函数与HO分布得到的激发函数要比,在大于100MeV/u的能量区域,两者都与实验值符合很好,而在中能区(小于100MeV/u),用修正的密度分布计算得到的激发函数与实验值之间的差距较HO分布明显减小,并保持对所有计算的核核芯密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平面波赝势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uCu3的结构性质,得到了晶格常数a、体弹模量B0、体弹模量对压强的一阶导数B'0,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通过准谐德拜模型成功地获得了高温高压下Au-Cu3的状态方程、热膨胀系数、热容及德拜温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平面波赝势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uCu3的结构性质,得到了晶格常数a、体弹模量 、体弹模量对压强的一阶导数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通过准谐德拜模型成功地获得了高温高压下AuCu3的状态方程、热膨胀系数、热容及德拜温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气相-尘埃模型Nautilus研究了星际氧气的演化过程,使用了两种典型初始丰度值下的恒温模型和变化物理条件下的加热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冷致密云的条件下,CO、O_2和H_2O达到峰值的时间依赖于氢核密度的多少,其随氢核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加热模型中,在温度升高后的10~5年后,氧气的丰度值与观测结果符合较好.在温度大于30 K后,氧气的稳态丰度值将不再随氢核密度而变化,且大于此温度可以阻止氧气大量的沉降到尘埃表面.此外,无论在恒温模型还是在加热模型中,低氢核密度更有利于O_2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建立物理模型,对井型高纯锗探测器的效率进行虚拟刻度。模拟计算在密度为0.4,1.2 gcm-3的6种不同成分环境样品中,探测器对射线的探测效率,当能量高于0.10 MeV时,体源样品的探测效率主要与样品密度、射线能量相关。以土壤、水和植物油样品为代表,结合所选取的函数模型,确定了密度范围0.1~1.6 gcm-3的固体源、密度1.0 gcm-3的水溶液和密度0.92 gcm-3的油溶液体源的效率函数及参数。实验采用标准源,对探测效率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探测效率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二者误差均在3%以内。说明MCNP程序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计算井型高纯锗探测器对射线的探测效率,验证了该无源效率刻度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由内部一点测量温度值,选取多个时间步长计算未知的表面热流密度与换热系数的导热反问题算法。该算法采用有限容积法离散方程,附加源项法处理边界条件。将该计算模型应用于求解浸没水射流冷却过程中表面热流密度,将计算温度值与实验测温值进行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射流冲击过程中薄钢片表面热流密度随表面温度与时间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水分和温度对变压器油中酸扩散行为的影响,在分子模拟软件内建立了水分子、矿物油分子、甲酸分子的复合模型,水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3%,5%,甲酸的质量分数为3%.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甲酸分子在不同含水量油模型中的扩散系数、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复合模型的总动能;此外,选取了水体积分数为1%的复合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水含量的增多,甲酸的扩散系数并没有逐渐增大,甲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数目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模型具有的动能越大,酸分子的扩散逐渐增强.油模型中,含水量越多,水和酸在热运动下碰撞油分子的能量越大;温度越高,相互之间的碰撞越激烈.模拟结果说明水分增加或温度增高,均对油分子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水分和温度对变压器油中酸扩散行为的影响,在分子模拟软件内建立了水分子、矿物油分子、甲酸分子的复合模型,水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3%,5%,甲酸的质量分数为3%.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甲酸分子在不同含水量油模型中的扩散系数、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复合模型的总动能;此外,选取了水体积分数为1%的复合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水含量的增多,甲酸的扩散系数并没有逐渐增大,甲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数目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模型具有的动能越大,酸分子的扩散逐渐增强.油模型中,含水量越多,水和酸在热运动下碰撞油分子的能量越大;温度越高,相互之间的碰撞越激烈.模拟结果说明水分增加或温度增高,均对油分子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水分和温度对变压器油中酸扩散行为的影响,在分子模拟软件内建立了水分子、矿物油分子、甲酸分子的复合模型,水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3%,5%,甲酸的质量分数为3%.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甲酸分子在不同含水量油模型中的扩散系数、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复合模型的总动能;此外,选取了水体积分数为1%的复合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水含量的增多,甲酸的扩散系数并没有逐渐增大,甲酸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数目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模型具有的动能越大,酸分子的扩散逐渐增强.油模型中,含水量越多,水和酸在热运动下碰撞油分子的能量越大;温度越高,相互之间的碰撞越激烈.模拟结果说明水分增加或温度增高,均对油分子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水的密度极值和相关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NVT系综中水的密度极值问题以及分布函数和扩散系数等相关性质进行了模拟.运用极值思想,通过引入新的能量-压力关联判据和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将水的密度极值的温度值点上移到2℃,与实验值更加接近,相对于前人用TIP4P水分子模型的模拟结果-13℃或-23℃具有较好的改进,并且避开了临界点附近统计压力值的困难.模拟获得的径向分布函数和扩散系数的值与实验基本吻合,分子间作用能分布也与文献报道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气相-尘埃模型Nautilus研究了星际氧气的演化过程,使用了两种典型初始丰度值下的恒温模型和变化物理条件下的加热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在冷致密云的条件下,CO、O2和H2O达到峰值的时间依赖于氢核密度的多少,其随氢核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加热模型中,在温度升高后的105年后,氧气的丰度值与观测结果符合较好. 在温度大于30 K后,氧气的稳态丰度值将不再随氢核密度而变化,且大于此温度可以阻止氧气大量的沉降到尘埃表面. 此外,无论在恒温模型还是在加热模型中,低氢核密度更有利于O2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实验研究了润滑油的存在对纳米制冷剂相变过程中纳米颗粒迁移量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浓度的纳米制冷剂相变过程中纳米颗粒迁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油存在时,纳米颗粒的迁移量和迁移率都低于相同情况下无油时纳米颗粒的迁移量和迁移率.同时理论分析了纳米颗粒的迁移过程,并建立了能够预测含油纳米制冷剂相变过程中纳米颗粒迁移量的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提出平均场壳模型下原子核单体密度矩阵的一种计算方法,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计算双幻核40Ca,90Zr的单体密度矩阵,利用单体密度矩阵计算核子密度分布和动量分布,并分别与Hartree-Fock-Bogolubov理论结果、定域费米气体模型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文中给出了原子核的核密度经验公式,建立了核密度与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之间的联系,由公式可以得出A≥12的所有核的核密度值.利用公式给出的C,Al,Ca,Fe,Sn和Pb核的核密度值及核子结构函数核效应的核密度模型,计算了核效应函数RA1/A2(x,Q2),所得结果与μ子实验合作组测得的实验结果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容式液氢密度传感器(capacitive density sensor for liquid hydrogen,简称"CDSLH")的特点及测量原理,建立了一套电容式液氢密度传感器校准试验系统,通过试验系统分别将实验容器内液氢调节出低密度状态(约50kg/m^3)、常温常压状态(约71kg/m^3)和高密度状态(约80kg/m^3),测量各工况点液氢的温度和压力,查NASA的氢热物理性能手册(NASA SP-3089)来得到对应的密度,以此作为密度的标准值,同时通过电容式密度传感器测量传感器在各工况点液氢中的电容,再利用电容与液氢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对应的密度,视为密度的测量值,将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完成密度校准。结果满足电容式液氢密度传感器的校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参照ASHRAE1990标准,本文设计了测量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互溶性的实验装置,通过观察法获得混合物的临界互溶温度。对R134a/矿物油、R134a/矿物油/纳米材料的互溶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材料,可以改善R134a和矿物油的互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