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文尧  龙美名  胡玉斐  李攻科 《色谱》2020,38(3):307-316
真菌毒素是由真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种类多,毒性强,污染范围广,可经食物链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危及人体健康。食品基质形态多样,成分复杂,而实际样品中真菌毒素含量低,难以直接对目标物进行分析,故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能实现待测物的分离和富集,在实际样品的分析中尤为重要。该文主要综述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石墨烯类材料、分子印迹材料、免疫亲和材料、适配体功能材料等新型分离介质的液相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场辅助提取技术(磁性固相萃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免疫亲和柱法、QuEChERS法等前处理技术在食品中真菌毒素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稳定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简单、快速、高效地检测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植物油经乙腈-水-乙酸(84∶15∶1,V/V)提取并离心后,上清液用水1∶1(V/V)稀释,高速低温离心去除油脂,过膜后,加入稳定同位素内标补偿基质效应干扰,以五氟苯色谱柱为分离柱,用甲醇和含有0.1%(V/V)甲酸的1 mmol/L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植物油中的16种真菌毒素。16种真菌毒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检出限为0.1~66.7μg/kg,定量限为0.3~200.0μg/kg。4种不同植物油基质中,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4.2%~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0.3%~13.9%。采用本方法检测了市售38个植物油样品中的真菌毒素。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植物油中16种真菌毒素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3.
李晓敏  王景  张庆合  李红梅 《色谱》2015,33(11):1147-1154
邻苯二甲酸酯是应用最广泛的增塑剂,具有生殖、发育毒性及致癌性,是近年来食品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该类化合物种类多、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性质接近、在基体中含量范围宽,高效样品前处理、高选择性分离和高灵敏检测、降低本底干扰等技术是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准确测定面临的挑战。本文综述了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萃取等传统及新型的提取与净化技术在食品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酶联免疫、离子迁移谱等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烷羧酸(PFOA)是两种典型的全氟有机酸类化合物,也是全氟化合物(PFCs)前体物的最终降解产物,具有肝毒性、胚胎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检出率最高。在各种被污染的介质中,PFOS和PFOA含量往往很低,基体复杂多样,快速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成为测定的关键环节。目前,国际上对PFOS和PFOA的测定无统一标准,而我国关于PFCs的分析研究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该文介绍了PFOS和PFOA的特性,系统总结和评述了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声萃取和QuEChERS法)及分析方法(色谱-质谱方法、光谱法、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法),以期为PFOS和PFOA的分析监测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韦岗  强敏  端礼钦 《色谱》2018,36(12):1330-1336
建立了复合免疫亲和柱-在线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谷物及其制品中9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以乙腈-水(80:20,v/v)混合溶液提取样品中9种真菌毒素,提取液经自制真菌毒素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在线光化学衍生后进入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真菌毒素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低、中、高3个不同加标浓度下,9种真菌毒素的回收率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5.6%;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2~5.00 μg/kg,定量限(LOQ)为0.07~16.70 μg/kg。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的特点,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中9种真菌毒素残留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6.
真菌毒素污染是危害全球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真菌毒素通过结合极性物质形成隐蔽型毒素,在传统的分析检测中往往被忽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几种常见隐蔽型毒素的研究进展及近年的污染状况,并讨论了几种主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以往关于多组分同时检测的研究表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是可用于多种真菌毒素及其隐蔽型日常监测的最有力的定量检测方法.由于研究表明隐蔽型真菌毒素往往与原型同时存在于食品中,并能水解而释放有毒的毒素原型,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隐蔽型真菌毒素发生机制、分析方法、代谢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仟春  罗夏琳  李攻科  肖小华 《色谱》2015,33(9):904-909
核苷、胺、氨基酸等极性小分子化合物是生物、食品、环境等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各种复杂基体中痕量极性小分子的分离分析需要高效的前处理介质和技术以及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硅胶材料、有机聚合物、炭材料和硼酸材料等样品前处理分离介质及反相液相色谱、亲水作用色谱等分析方法在复杂样品痕量极性小分子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霉菌毒素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食物和动物饲料中,可经食物链传递危及动物与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基体复杂,霉菌毒素结构多样、含量极低,其分离分析需要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及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该文综述了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量子点材料、石墨烯类碳材料、生物材料等新型分离介质的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免疫亲和层析、磁分离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液相色谱-质谱、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等分析方法在食品霉菌毒素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检材中可卡因及其代谢物分析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比较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石墨烯吸附材料及其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类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近十年来兴起的新型吸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和检测研究。真菌毒素是污染粮油食品的主要危害因子之一,其检测技术研究常常受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限制。该文介绍了目前作为吸附剂的石墨烯类纳米材料及其样品前处理技术,总结了其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许林楠  林泓  钮冰  邓晓军 《分析测试学报》2019,38(11):1400-1406
植物油品质检测技术中,以光谱技术为代表的更为简单方便、快速而不失准确性的无损检测技术为市场所需要。该文从植物油组成成分、市场售卖植物油掺假现状两方面对植物油的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荧光光谱技术、紫外光谱技术等不同光谱技术在植物油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光谱技术在植物油品质检测发展中的瓶颈,并对光谱技术在植物油品质检测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复杂基体中痕量多环芳烃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董新艳  杨亦文  任其龙 《色谱》2005,23(6):609-615
介绍了环境样品(水和土壤)以及植物油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方法。对样品的预处理过程和分析方法做了评价。采用一些新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并结合色谱-质谱在线联用分析检测方法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分析结果。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13.
14.
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可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和畸形等,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因此,精准检测食品中痕量真菌毒素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真菌毒素在食品中的浓度水平较低且易与复杂的食品基质成分结合,基质干扰严重影响检测的灵敏度,需采用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富集和净化.固相萃取作为一种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其...  相似文献   

15.
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除了常见的传统毒品外,大量新型合成毒品从境外涌入国内市场,这些毒品又添加在不同的基质类型中,更加难以检测.基于此,对近年来国内外不同基质中常见毒品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展开了综述,展示了前处理方法的提取效率和不同检测技术的检测效果;对于仪器检测技术而言,给出了样品的定量限和检出...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现场快速检测,建立了气液微萃取(GLME)技术并与GC-MS检测技术联用实现了植物油中PAEs的一步萃取检测。GLME方法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而成。此方法定量取0.1 g植物油样品,利用GLME在5 min内完成PAEs的萃取、净化和浓缩,结合内标法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在大豆油、调和油、橄榄油、香油等4种样品中添加200 μg/kg的15种PAEs,基质加标回收率为60.0%~11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8.4%。该法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基质干扰少,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快速检测,对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构建完整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Mycotoxins represent a wide range of secondary, naturally occurring and practically unavoidable fungal metabolites. They contaminate various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like cereals, maize, peanuts, fruits, and feed at any stage in pre- or post-harvest conditions. Consumption of mycotoxin-contaminated food and feed can cause acute or chronic toxicity in human and animals. The risk that is posed to public health have prompted the need to develop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mycotoxins in food products. Mycotoxins wide range of structural diversity,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and low concentrations in tested samples require robust, effective, and comprehensible detection method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rrent methods, such as chromatographic and immunochemical techniques, as well as novel, alternative approaches like biosensors, electronic noses, or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tha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mycotoxins in food commoditi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sampling and sample treatment in the analytical process, these step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样品的分析和痕量目标物的检测,样品前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去除或减小样品基质干扰而且能够实现分析物的富集,提高分析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近年来,固相萃取、磁分散固相萃取、枪头固相萃取、搅拌棒萃取、固相微萃取等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已在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中获得广泛关注,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