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振动条件下颗粒的分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并分析比较了竖直振动条件下巴西坚果效应与反巴西坚果效应形成的机制和转化条件,以及水平振动下颗粒的分离现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垂直振动颗粒混合气体的振荡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先清  刘甫  贾燕  邓敏  郭海萍  唐刚 《物理学报》2010,59(2):1116-1122
运用事件驱动算法研究颗粒混合物在垂直振动容器中的振荡现象.容器被具有一定高度的隔板分成相等大小的两个小室,并采用半径相差一倍的两种颗粒.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振荡周期随两种颗粒密度比的减少而急剧增加.通过计算在垂直方向上两种颗粒高度之比随颗粒密度的变化关系,说明决定颗粒振荡与否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巴西坚果效应"或"反巴西坚果效应".通过计算颗粒温度,发现颗粒振荡取决于颗粒混合气体的小颗粒温度.当小颗粒温度大于一定值时,颗粒混合气体发生颗粒振荡现象.根据Viridi等提出的流体动力学模型,文中对该模型做出相应的修改,加入密度因子,从而可以解释颗粒振荡周期与颗粒密度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颗粒物质的两个典型效应及其研究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文波  胡林 《物理实验》2004,24(3):44-46
概述了颗粒物质领域中粮仓现象和巴西坚果效应两个典型现象及其解释理论,分析其理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给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振动颗粒混合物中的三明治式分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竖直振动两种颗粒的混合物的实验中,观察到了一种新的分离现象——“三明治”式分离,即大而重的颗粒被夹在两层小的轻颗粒之间.这不同于“巴西果”效应导致的大而重的颗粒在上的两层有序结构.实验表明当振动加速度大于某个临界值时这种三层有序将取代两层结构,而且是稳定的.实验中观察到导致“三明治”式分离的两种不同的分离过程.对这两种过程的物理机理及其与振动加速度、振动频率及颗粒尺寸等因素的关系做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图.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振动 有序结构 三明治式分离 巴西果效应  相似文献   

5.
电磁感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磁场不变化,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叫动生电动势;另一种是导体不动,而磁场变化,叫感生电动势,下面分别分析这两种电动势,  相似文献   

6.
何菲菲  彭政  颜细平  蒋亦民 《物理学报》2015,64(13):134503-134503
在垂直振动的激励下, 铜和玻璃珠组成的二元颗粒混合样品存在依次出现分界清晰的三明治, 巴西果, 反巴西果三种分聚结构的周期循环变化现象, 其中出现三明治结构的时段最长(大于90%). 循环周期随振动台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随加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对三种分聚结构的样品能量耗散功率的测量显示, 在相同的振动条件下反巴西果结构的能耗功率最大, 巴西果结构的最小. 利用Hong的凝聚和渗透两机理相互竞争的观点, 并结合能耗功率的测量结果, 可定性解释这个周期性分聚现象.  相似文献   

7.
内部输运垒是一种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改善约束态相联系的现象。在内部输运垒所在区域,等离子体的压强梯度非常大而磁剪切极小,因此,接近内部输运垒的区域,剪切的绝对值很小。与这一现象相关的物理内容非常丰富,如磁流体稳定性问题,以及微观不稳定性(人们认为它们是产生反常输运的原因)的抑制问题等。关于小剪切条件下稳定性的处理方法本身也是一个难题.最近,Connor和Hastie(下面简称CH模型)重新研究了具有内部输运垒的等离子体的高n(环向模数)理想磁流体气球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冰箱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原来的普通冰箱大都以氟里昂为工作介质,采用气体压缩式制冷,这种致冷技术不仅工效低,噪声大,而且会排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危害.能否找到一种更好的替代品呢72001年12月,美国能源部科研人员在艾奥瓦州立大学埃姆斯实验室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在室温下工作的磁冰箱.这是一种利用铁磁性制冷工质进出磁场引起温度变化而在室温范围进行制冷的新方法,无污染、无噪音、使用寿命长,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制冷技术.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磁制冷冰箱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
彭亚晶  张卓  王勇  刘小嵩 《物理学报》2012,61(13):134501-134501
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了影响"巴西果"分离的因素及其物理机理. 分析了振动加速度、大小颗粒尺寸和密度对分离时间的影响, 并利用流体模型对分离时间作估算, 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解释. 结果表明在振动频率固定时, 调节振动加速度是控制"巴西果"分离的一个主要手段. 振动加速度存在一个临界值, 当高于此临界值时, "巴西果"分离的主要物理机理由对流机理转变为几何填空机理, 且振动加速度对分离影响变小, 大颗粒尺寸对分离的影响增大. 可通过调节大颗粒的尺寸来改变分离效果. 当大、 小颗粒密度比为1时, 仍会出现"巴西果"分离现象. 增大小颗粒尺寸或密度可以促进"巴西果"分离.  相似文献   

10.
拔河比赛看似简单,其实却隐含着较为复杂的物理原理.单纯地认为只要哪一方力气大就能取胜,这是一种非常不确切的看法.下面就此,通过分析拔河失败的各种原因,来探讨一下影响拔河取胜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闫俊仁 《物理实验》2004,24(10):53-54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难点,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对于平抛运动问题的处理是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但同学们对有关平抛运动的问题常常是死搬原理,机械地套公式,而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有关运动的一些特点来求解,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处理平抛运动问题的几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氢原子跃迁的实质是能量的得失.跃迁方法除了通常的光子对氢原子的作用外,还有一种是实物粒子引起的;而实物粒子与氢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跃迁问题的处理容易出错,下面举一例.  相似文献   

13.
复杂的氧化锌复合材料在光电设备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在应用。报道一种特殊“果球”的模拟生长——由Al2O3,Au和ZnO制成的天然“法国梧桐悬铃坚果”。这种“法国梧桐悬铃坚果”表面有许多小的、溅射在Al2O3表面上的金纳米粒子层。通过电沉积技术合成的ZnO针型在金纳米粒子层上可以很好的生长。单色散针(或者六角形纳米柱)的获得有着有不同的分布密度。所制备的样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看,像组合起来的“法国梧桐悬铃坚果”。还研究了6 000℃下样品的光致发光(PL)和其他特征。尖锐的束缚激子(BE)的和纵光学声子LO-phonon的光谱线意味着ZnO微纳结构有着高品质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复杂的氧化锌复合材料在光电设备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在应用。报道一种特殊 “果球”的模拟生长——由Al2O3,Au和ZnO制成的天然 “法国梧桐悬铃坚果”。这种“法国梧桐悬铃坚果”表面有许多小的、溅射在Al2O3表面上的金纳米粒子层。通过电沉积技术合成的ZnO针型在金纳米粒子层上可以很好的生长。单色散针(或者六角形纳米柱)的获得有着有不同的分布密度。所制备的样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看,像组合起来的“法国梧桐悬铃坚果”。还研究了6 000 ℃下样品的光致发光(PL)和其他特征。尖锐的束缚激子(BE)的和纵光学声子LO-phonon 的光谱线意味着ZnO微纳结构有着高品质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刘文浩  李润英 《物理实验》1992,12(2):73-73,72
直流电势差计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在电学测量及非电量的电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的电势差计,其最小分度值和量限有关,量限小的最小分度值小,量限宽的最小分度值也大,测量精度较高,故电动势或电压的精确测量多用低电势电势差计,用低电势电势差计测电动势,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其量限扩大而不降低其测量精度,下面  相似文献   

16.
在对垂直振动下的铜颗粒和氧化铝颗粒混合物的研究中,除了观测到巴西果分层和混合分层外,还发现了一种新的随时间周期变化的分离形态. 此分离形态可随着时间的演化,在巴西果、反巴西果和三明治这几种分层构型之间进行动态的循环反转. 给出了这种反转态出现的相区,并且观测了其动态转变的规律. 根据碰撞、磨擦及空气的耗散作用所产生的耗散结构对循环反转态的出现给出了定性的解释,并通过实验证实这种分层构型与空气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巴西果效应 相分离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是一类比较重要的题型,而解决这一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地找到等效最低点和等效最高点.下面笔者通过一道例题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葛培庆 《物理实验》2004,24(10):38-39
题不在多,而贵在精,怎样做到精呢?笔者认为题的演变是精解题的好方法,请看下面一题。  相似文献   

19.
 阿·热在他的《可怕的对称》一书中说道:“预测到存在一个具有某些特性的基本粒子,是理性头脑的一种最高行动,狄拉克和泡利做到了这一点,几年后,汤川秀树也做到了这一点。”他在这里指的是狄拉克预言了正电子、泡利预言了中微子以及汤川秀树预言了π介子。下面就简短叙述这几个粒子的预言及其发现过程。我们将发现,作出预言需要高超的智慧、非凡的勇气以及正确的判断,而实现预言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20.
孕妇由于孕期较大生理变化极易成为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孕中期由于胎儿功能发育,快速消耗母体微量元素储备,极易导致孕妇机体正常活动受阻,出现异常。同时低硒地区是多种地方病的高发区。以地处我国低硒地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五个乡镇的156名育龄妇女(未孕和孕中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研究了未孕和孕中期妇女头发样中铝(Al)、钙(Ca)、镉(Cd)、铜(Cu)、铁(Fe)、镁(Mg)、锰(Mn)、镍(Ni)、铅(Pb)、钒(V)、锌(Zn)和硒(Se) 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主要的影响因素及硒与其他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 所有育龄妇女发样中均存在Se元素缺乏现象,可能与研究区地处我国低硒带有关;另外92%,95%,35%和60%的妇女分别存在Mn,Fe,Cu和Mg元素缺乏。建议增加小麦、巴西坚果、大蒜、苹果和柿子等富含Se元素的食物及海产品、坚果和扁豆等富含Mn,Cu,Mg和Fe食物的摄入。同时发现80%,52%和34%妇女分别存在V,Cd和Pb过量的情况。(2) 孕中期妇女发样中Al,Ca,Cd,Cu,Fe,Pb,V和Se含量均低于未孕组,可能是由于孕中期胎儿快速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导致。(3) 值得注意的是,未孕妇女头发中Se含量和孕中期妇女发样中Cu含量分别都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所有妇女发样中Ca和Mg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可能与Ca/Mg含量比值高于10有关。(4) 研究区未孕组和孕中期组Cd-Pb,Ni-Pb和Ni-Cd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研究区妇女头发中Cd,Ni和Pb元素可能具有相同的暴露源,并提示该区妇女存在一定的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