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合适的溶剂体系,用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丹皮酚及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1%丙三醇和1%吐温-80(体积比1∶1)混合液作溶剂可显著增加丹皮酚和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茶多酚、丹皮酚、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Vc、Vc∶丹皮酚=1∶2(质量比)、Vc∶丹皮酚=1∶1(质量比)、茶多酚、茶多酚∶丹皮酚=2∶1(质量比)、丹皮酚、金银花叶子总黄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2.
钒取代型多金属氧酸盐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自制的α-1,2,3-K6H[SiW9V3O40]、α-1,2-K6[SiW10V2O40]和α-K5[SiW11VO40](以下分别简写为α-SiW9V3、α-SiW10V2和α-SiW11V)钒取代多金属氧酸盐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在pH=6.8的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α-SiW9V3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对酶稳态活力的抑制作用和对迟滞时间的延长作用,在DMSO溶液中,其IC50为0.6841 mmol/L,0.7 mmol/L α-SiW9V3可使单酚酶的迟滞时间由235 s延长至650 s,增加了2.77倍。 α-SiW9V3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为可逆作用过程,抑制类型为混合型,其抑制常数KI、KIS分别为4.22和2.39 mmol/L。 α-SiW10V2不溶于DMSO,故未研究其对酶的抑制作用,α-SiW11V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很弱。  相似文献   

3.
曲酸对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酸等几种化合物对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表明:巯基类化合物、抗坏血酸和曲酸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预水浴温度和时间对曲酸的抑制作用并没有显著影响,曲酸通过延长L-tyrosine加氧羟化的迟滞时间,从而抑制单酚酶活性,以L—DOPA为底物测得曲酸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艏为0.17mM。紫外光谱表明曲酸能将二酚酶催化的产物o-醌还原成二酚,从而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二氢杨梅素对酪氨酸酶的单酚酶和二酚酶抑制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对单酚酶、二酚酶的抑制率分别为95.87%、69.01%;二氢杨梅素对单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酶催化反应的迟滞时间延长;二氢杨梅素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混合型抑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和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150μmol.L-1和83μmol.L-1。二氢杨梅素可作为天然的酪氨酸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芥子酸、芥子酸甲酯及芥子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发现, 酪氨酸酶电极对其底物邻苯二酚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电流响应在底物1.0×10-7~6.0×10-5 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0.93 nA·L/μmol); 芥子酸及其衍生物都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抑制能力大小的顺序为芥子酸>芥子酸甲酯>芥子碱. 通过对这3种物质的抑制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芥子碱是非竞争型抑制, 而芥子酸和芥子酸甲酯是混合型抑制. 这3种物质对酪氨酸酶可能的抑制机理一是抑制物与底物竞争酶的双铜活性中心; 二是抑制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因而抑制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酪氨酸酶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实验以光果甘草为原料,研究其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采用L-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光果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并绘制了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以此判断其抑制类型.结果表明光果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半抑制浓度(IC50)为(266.5±1.4)mg/L.对酪氨酸酶抑制机理测定分析的结果表明,光果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抑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类型是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182.86±1.43)mg/L,α值为(15.49±0.68)mg/L.可见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对酪氨酸酶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酪氨酸酶(EC 1.14.18.1)又称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和人体内,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1-2].  相似文献   

8.
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按文献方法合成了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并对其结构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以H_6[P_2Mo_(18)O_(62)]和H_8[P_2Mo_(17)Cr(OH_2)O_(61)](简写为P_2Mo_(18)和P_2Mo_(17)Cr)为效应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两种Dawson结构的多金属氧酸盐效应物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_2Mo_(18)和P_2Mo_(17)Cr对酪氨酸酶二酚酶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测定抑制酪氨酸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482±0.009)mmol/L和(0.503±0.011)mmol/L。动力学分析表明,P_2Mo_(18)和P_2Mo_(17)Cr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的竞争型,抑制常数K_I分别为0.212和0.249 mmol/L。其中,综合考虑IC_(50)值和抑制常数,P_2Mo_(18)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略优于P_2Mo_(17)Cr。  相似文献   

9.
以H3PW12O40和H4SiW12O40(简写为PW12和SiW12)为效应物, 测定其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通过非变性聚丙烯凝胶(Native-PAGE)电泳确定酪氨酸酶是多家族基因编码, 其分子量为3×104~3.4×104, 4.2×104~4.6×104, 6.4×104~6.8×104, 且均具有活性, 测定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 并结合酶动力学法研究其抑制机理. 结果表明, 当PW12和SiW12浓度分别达到13和25 mmol/L时, 酪氨酸酶的活力完全被抑制, 即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当所加酶量为0.0173 mg/mL时, 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半抑制率 (IC50)分别为1.57和2.31 mmol/L, 它们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均为可逆过程. 其中, PW12对二酚酶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 其KIKIS分别为0.34和0.43 mmol/L, SiW12对二酚酶的抑制类型表现为竞争型, 其KI为0.59 mmol/L. 综合考虑IC50值和抑制常数等参数, P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能力优于SiW12.  相似文献   

10.
筛选胀果甘草是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最强的提取物,并研究其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探究其抑制作用机理。 考察了胀果甘草7种不同溶剂包括甘草酸、提酸废液、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和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阳离子(ABTS·﹢)、羟基自由基(HO·)的清除作用,根据双倒数曲线图形判断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结合抗氧化能力探究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理。 在胀果甘草7种溶剂提取物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3.4775 g/L,双倒数曲线做图得到了一组纵轴截距不变的曲线,抑制常数K1为0.6667 g/L,胀果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也具有最强的清除ABTS·﹢、HO·的能力,半清除浓度和速率常数分别为0.0442 g/L和4.634×108 L/(g·s)。 胀果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竞争性抑制,推测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是通过清除了氧自由基和作为竞争性底物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5种钒取代的Dawson型磷钼酸H7[P2Mo17VO62]、H8[P2Mo16V2O62]、H9[P2Mo15V3O62]、H8[P2Mo14V4O62H2]和H9[P2Mo13V5O62H2](分别简写为P2Mo17V、P2Mo16V2、P2Mo15V3、P2Mo14V4和P2Mo13V5)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效应物P2Mo17V、P2Mo16V2和P2Mo15V3能够明显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409、0.386和0.386 mmol/L,且均表现为可逆的竞争型抑制,效应物P2Mo17V、P2Mo16V2和P2Mo15V3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0.234、0.391和0.249 mmol/L。 而效应物P2Mo14V4在0~1.0 mmol/L浓度范围内,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无明显抑制作用,效应物P2Mo13V5对酪氨酸酶二酚酶表现为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超声提取法提取火棘黄酮,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用D101大孔树脂将其纯化,测定了火棘黄酮的马铃薯酪氨酸酶抑制率。并制备了火棘黄酮美白霜,通过人体实验,评价其美白功效。结果表明:火棘黄酮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g∶m L)为1∶1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为30min。火棘黄酮对马铃薯酪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0%时火棘黄酮浓度(IC50)为10.36 mg·m L-1,是熊果苷的2倍。火棘黄酮制成的美白霜有一定的美白能力,能显著降低皮肤黑色素含量和增加皮肤亮度而美白皮肤。结果说明火棘黄酮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可以作为天然的美白化妆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酪氨酸酶在昆虫体内起着很重要的生理作用,控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即可调节昆虫的生长行为,借鉴曲酸和铜铁试剂的杂原子螯合机理,设计了一类含嘧啶环乙二酰胺的新型化合物,以取代苯胺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红外、核磁氢谱、质谱、高分辨质谱表征.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小菜蛾酪氨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酶抑制动力学实验、荧光猝灭实验以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木犀草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酶抑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是酪氨酸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与IC50分别为86mmol/L和778.2μmol/L;荧光猝灭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对酪氨酸酶产生静态荧光猝灭作用,疏水作用与氢键作用共同稳定其复合物结构,结合位点数为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在酪氨酸酶疏水口袋边缘与其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包括疏水作用力与氢键。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酪氨酸酶的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FF和SephadexG 150柱层析,从马铃薯中分离纯化出酪氨酸酶,纯化倍数50,比活170.03U mg蛋白。SDS PAGE检测呈现一条带。分子量42KD。酶的最适pH7 5,最适温度30℃。该酶具有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其中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活性最高,以L DOPA为底物Km值为3 70mmol·L-1。Hg2+、Zn2+、Fe2+为激活剂,K+、Ga2+、Mg2+是抑制剂。Ga2+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116 8mmol·L-1,K+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10mmol·L-1。  相似文献   

16.
陈继  马根祥 《应用化学》1998,15(3):55-58
在模拟体内条件下,研究了有机锗化合物Ge-132对4种氨基酸(L-组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甘氨酸)和葡萄糖发生非酶糖化反应(Mailard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Ge-132在1~10mmol/L范围内,对这4种氨基酸非酶糖化反应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10种可食用野生植物果实对α-淀粉酶和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山荆子果实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最强,其IC50值与常见的α-淀粉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接近。因此,山荆子果提实取物有望用于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测定了水果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和pH示差法测定总酚含量和总花青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7种酚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0种野生水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与其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高度相关。冷冻野生水果中总酚的含量范围为617.3~7447.4μg/g,其中, 8种野生水果显示出高抗氧化能力。新鲜水果和冷冻水果的抗氧化能力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表明,在液氮中快速冷冻水果并磨粉的保存方法对野生水果的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生理pH条件和中性条件下对γ-山竹黄酮(γ-MAG)的包合行为和增溶效果,并探讨了温度对表观包合稳定常数的影响.利用溶液-搅拌法制备了包合物,并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胃液pH和中性条件下,Hp-β-CD 均能与γ-MAG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比分别为 1∶ 1和2∶ 1,表观包合稳定常数K分别为1.57×103 L/mol和2.7×106 L2/mol2,在中性条件下更容易形成包合物.而在肠液pH条件下,Hp-β-CD与γ-MAG没有包合现象.温度对表观包合稳定常数的影响不大.Hp-β-CD与γ-MAG形成包合物后,使 γ-MAG的溶解度增加了约31倍.  相似文献   

19.
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聚苯胺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别嘌呤醇对黄嘌呤对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抑制剂在存在使固定酶的表观米氏常数增大但并没有影响催化反应的最大速率,所以别嘌呤是黄嘌呤氧化酶的一种可逆竞争抑制剂,抑制剂对固定酶的最适pH值没有影响,而对反应活化能略能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以L-多巴为底物,通过酪氨酸酶二酚酶催化反应体系,研究α-熊果苷对二酚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的二酚酶催化反应产生激活效应,反应过程没有迟滞时间;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得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催化反应系统中α-熊果苷浓度的增大,动力学参数Km逐渐减小,而最大反应速率Vmax逐渐增大,表明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激活作用为竞争及非竞争混合型;并且从酶的构象变化及减少酶的自杀性失活的角度,阐述了α-熊果苷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激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