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浅议"对称"     
世界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但众多的物理大师们却说:一切事物规律都是“对称的”.在物理思想中,对称性像基石似的重要.各种事物都具有对称性,它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物理规律中的对称性;如伽利略相对原理;爱因斯坦相对论;宇称原理等.另一个是体现在数学形态上的对称性.如镜像对称;旋转对称等.本文将浅议一下物理学中的对称.  相似文献   

2.
重视"物理作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物理作业在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其中“微元”思想渗透于一些物理概念、公式中.近年来“微元法”在高考物理压卷题中频频应用,这既说明这种方法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但许多学生对此感到困惑,无从下手.对此,下面就“微元法”谈谈在一些物理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中,“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常常表示出一定的物理意义,这与数学中的“零”及日常生活中的“零”有很大区别,本文试就“零”在物理中的意义,做较详细举例说明.1.表示真实存在.如:气温是“零”摄氏度,不能理解为没有温度;当r=ro时,分  相似文献   

5.
孟拥军 《物理通报》2006,(11):14-17
1问题提出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有些错误观念是长年积累形成的,具有广泛性、顽固性、隐蔽性;并且,随着物理教学的不断进行,新的错误又会不断形成和发展.所以如何纠正错误观念以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物理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标准.在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概念和导出正确物理规律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配合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及其伟大成就为主题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其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以“物理文化”命名的各种活动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大.对这一现象作理性思考,我们会意识到,在这个人人都可以讨论文化、任何东西都可冠之以“文化”概念的时代(有人称是文化被滥用的年代),当我们对“物理文化”这一概念没有做足够的阐释和解读的情况下,轻率地提出这一概念并且很快地将其大众化甚至口号化,必然会带来很多疑惑与误解.因此,回答什么是物理文化,为什么要研究物理文化,发掘物理文化研究的广泛议题和意义等一系列问题就显得相当必要和急迫.  相似文献   

8.
吴献 《物理通报》2006,(10):16-18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把物理规律的演绎过程和正确结果一步一步地传授给学生,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这种作法似乎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从现代教育的角度看,它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9.
"图解"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芳麟 《物理》2007,36(2):153-158
《数学物理方法》虽然是数学课,但是它是介绍在物理中应用的数学.物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启发我们,合理地选择《数学物理方法》课程中有物理背景的内容,恰当地使用可视化以展现数学公式的物理图像,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对一些随时间演变的方程,还可以用动画来表现.我们用两种方法实现可视化,一是用解析解作图,另一个是通过数值求解方程,再将数值计算结果作图.本文介绍我们在《数学物理方法》课开展可视化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张流柱 《物理通报》2004,(12):23-25
物理难学,表现在物理概念难理解,物理规律难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难得出.显然,如果学生清楚物理概念是怎样建立的,物理规律是怎样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怎样得出的,就不会感到太难.梁启超曾说:“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出的方法教人.”拿怎样得出的方法教人,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育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1.
易行 《物理通报》2010,(6):56-58
学习物理必须做习题,中考、高考基本上也是以习题(实验题的考法仍然是习题)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科掌握的程度.从而可知,习题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不可轻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阶段,学生都很喜欢学习物理,物理成绩普遍很好.进入高中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开学初学生对学好物理还信心十足,学习成绩也可以,等到了高一上学期的下半学期部分学生的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学生成绩会大幅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如果不让学生早日走出困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分析表明,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李萍萍 《物理》2005,34(8):588-588
2004年9月30日,为了“迎接世界物理年”,在我校举办了以“热爱物理、欣赏物理、宣传物理”为主题的“大学物理学习素养大奖赛”活动.目的在于弘扬物理的文化价值,倡导一种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精神,把物理学习和做人联系起来,挖掘物理本身内在的精神价值和育人价值.以此活动,昭示人们重视物理、热爱物理、参与物理,使物理教学从知识型升华为知识与物理精神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反思性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5.
物理解题方法中有隔离法和整体法,而整体法思维方式在物理解题中若能正确运用,则解题会得心应手.整体法是在一个物理过程中把两个或者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体内部的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是内力,整体以外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都叫外力.应用整体法时应注意“系统”的选取、“内力”和“外力”的确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眭平 《物理通报》2004,(9):42-44
在物理学发展的道路上,一个自然现象或物理问题往往会有许多科学者不约而同地去进行探索,正如猎手们把箭同时射向猎物一样.这就使得物理学发现史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多个科学者在事先互相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各自从同一条思路,或从不同的思路,完全独立地发现同一个物理学成果.这就是物理发现中的“殊途同归”现象.  相似文献   

17.
王进萍 《物理》2006,35(3):185-187
王稼军: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大主干基础课《电磁学》的主持人.2004年度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教学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物理学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线性问题为基础,根本不涉及或者回避非线性问题,即使碰到非线性问题,我们也常常把它简化为线性问题来处理,由此学生往往认为事物的运动具有确定性,而现实生活中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普遍现象.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在“恒定电流”一章提出了“非线性元件”,并且在学生实验中增加了“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初步接触了非线性现象.在近几年高考中,“非线性”类试题已成为考试的热点,因它在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功效.然而,由解决线性问题形成的传统观念却柬缚了学生的思维,以至遇到非线性问题总用僵化的方法去思考,导致结果不正确.笔者想通过对有关“非线性”高考题的分析和讨论,来揭示这类考题的命题特点,形成应对这类考题的教学策略,达到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孟昭曜 《物理》2003,32(8):563-566
与我国的情形相类似,英国16岁以上学生选学物理的人数逐年下降.“进展的物理”正是英国物理学会(the Institute of Physics)为吸引更多16岁以上学生学习物理而开发的当代物理课程.文章介绍了这一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基本理念、全新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新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模式,试题的形式和例子,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学及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凯华先生在《我国赴美物理研究生考试(CUSPEA)历届试题集解》序言中指出:“在我们的教学中,同一物理问题,既可以把原始的物理问题提交给学生,也可以由教师把物理问题分解或抽象成一定的数学模型后提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