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答题是运用物理概念、规律、作定性分析、推理、解释和说明提出的问题,它的特点1.概念性强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掌握情况。2.规律性强 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物理定律、定理的基础上去解答。3.重视物理现象和实验 全面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观察、理解。4.逻辑性强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会运用物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5.语言表达性强 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精炼的物理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阅读问答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中学各科教学的重任,没有阅读,不实施阅读训练,何谈提高能力.研究各科考试,无不把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放在首位,阅读理解题目占据很大比重.  相似文献   

3.
胡玉涛 《物理通报》2011,40(7):38-40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又是高考的热点.它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几种边界磁场的极值问题,如何根  相似文献   

4.
许文 《物理通报》2012,(1):92-93
高考物理科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考生应具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能力.其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能独立的完成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信息给予题,简称信息题.这类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深刻分析这类考题,虽然题设情境充满了时代气息,题目的载体却离不开基本的物理模型,解题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能透过纷繁的背景材料,排除干扰因素,捕捉有用信息,构建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对高一物理(人教版新教材)的万有引力定律中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提出的教学要求是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教学中,学生反映同步轨道人造卫星的公转方向、自转方向及公转周期、自转周期的相关知识较难理解.这部分知识之所以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地理教学的相关内容讲述较少,其次是学生不能把物理知识和地理相关知识熟练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瑞君 《物理通报》2002,(11):30-31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已从一般性的实验知识记忆转向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迁移,开始出现了以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课后习题为背景的设计性实验试题.所谓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打破现成的实验方案,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其完成实验要求.由于这种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富有创造力.而创造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加以塑造的心智模型.如果个体能够理解创造过程,他们就能学会使用这种理解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题目中设置干扰因素常常是命题者用来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手段.所谓干扰因素,是指那些与解答本题没有关系,多余无用的条件,它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干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婷婷  吴伟 《物理通报》2017,36(2):80-86
ARCS 动机模型整合了多种学习动机,它包括注意、关联、信心、满意4 大要素,旨在维持和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 WISE 项目是基于网络的探究,通过问题探究方式实现探究思维的可视化. 运用 ARCS模型对 WISE项目 中热学案例“厨房中的热力学冶 进行解析,发现该案例的教学设计内容以及 WISE 平台自身特色对 ARCS 模型的4 要素都有较充分的体现. 说明 WISE 项目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外还具有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策,这一国策对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3大核心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决定了"人文精神"应是贯穿于大学物理教学的灵魂.人文精神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也蕴含在自然科学之中.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即充分发挥物理学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和领悟物理学的知识、方法、思想与精神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和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使学生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怎样用;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处理,详细介绍了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杨连武 《物理通报》2010,(3):25-26,56
分析与论证是科学探究要素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也是贯穿科学探究整个过程中的一个必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论证能力,不仅强调分析与论证要素中对学生分析与论证能力的作用,还要把学生分析与论证能力的培养贯穿到科学探究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马云梦  徐金保 《物理通报》2021,(1):66-69,90
中国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包含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4个科学探究要素,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以2019年高考北京理综第23题为例,从“科学探究四要素”角度浅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这一关键能力是如何培养与测量的.  相似文献   

13.
晶体学是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矿物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的先导性学科.在晶体学教学中,4种宏观对称元素和3种微观对称元素是"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大多数教材、课件仍以二维图像的形式进行讲解.本文将利用CrystalMaker晶体学软件通过简单的晶体建模就能实现这些对称元素的随堂演示,课后学生也可以亲自动手练习,有助于学生对晶体对称元素的深入理解.该教学方法已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14.
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 ,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它还能向学生提供示范 ,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和动手能力 .下面就目前中专物理演示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1 轻实验过程重实验结论这主要表现在把演示实验教学的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15.
刘宏 《物理通报》2003,(2):14-1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由感性发展到理性需要一个过程,人一旦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也就是理解了一个问题,当其应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就会获得成功,实践的失败往往是形成的错误认识所导致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理性认识就是对知识规律的理解,它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如何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理性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现谈点拙见,以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6.
邹兴明 《物理通报》2017,36(1):34-36
打比方能使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变得具体、 生动、 形象, 既活跃了课堂, 也化解了难点, 提高了课堂效率, 打比方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把利器. 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理解概念、 提示规律和化解 难点3个方面对打比方的运用做了阐述, 并对打比方的注意点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7.
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掌握浮力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将本节抽象内容通过自制教具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物理情境,使教学过程清晰化,而且使用自制教具,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营造了创新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将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这一节为例,进行教学创新详述.  相似文献   

18.
高考物理科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考生应具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能力.其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能独立的完成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中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力、热、光、电与原子物理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内容相当多、复习的时间紧,使得复习任务重.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相当重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就让试题变得相当的灵活多变.因此物理复习课的效率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文中主要就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效率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1中学物理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现代教育倡导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看成是构建现代教育过程十分重要的教学要素,强调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现代教育过程十分注重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建立在协作交流基础上的自主学习,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