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在Ni系ABO3和A2BO4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O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成了具有钙钛石和类钙钛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LaNiO3,La0.1Sr0.9NiO3,La2NiO4和LaSrNiO4。考察了它们对NO的吸附和NO直接分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合比表面测定,化学分析,XRD和NO-TPD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探讨了该系列复合氧化物对NO的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具有钙钛石ABO3结构的LaNiO3和La0.1Sr0.9NiO3及具有类钙钛石A2BO4结构的La2NiO4和LaSrNiO4等四个Ni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该系列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缺陷结构,B位Ni离子的价态,氧化还原性能及对NO分子的吸附性能等固态物化性质.考察了它们对NO+CO反应的催化性能,并与NO直接分解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结构因素对Ni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固态物化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NO+CO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La—Ba—Cu复合氧化物在催化消除NO反应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具有钙钛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YBa2Cu3O7、LaBa2Cu3O7、LaBaCu2O5、La2BaCu3O7和La4BaCu5O12。考察了它们对NO分解和NO+CO反应的催化性能。结合化学分析、XRD、TPD和TPR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构,探讨了该系列复合氧化物对NO分解和NO+CO反应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4.
钴铝水滑石焙烧产物催化上NO的直接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轶  马骏 《催化学报》1999,20(5):495-498
研究了以钴铝水滑石焙烧产物复合钴铝氧化物为催化剂直接分解NO。当钴铝复合氧化物以还原态存在时,其脉冲催化分解活性在450℃时为100%,相同条件下CuZSM-5催化剂的活性只有45%。XRD和TPR表征表明,焙烧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钴铝复合氧化物中已含有不少的铝酸钴尖晶石,它还原生成高分散态的金属钴,这可能是它分解NO活性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晶格取代作用,制备了以Ni为活性组分的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rNiAl11O19-δ并通过XRD,XPS,TPR等实验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六铝酸盐SrNiAl11O19-δ对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780℃反应2小时,CH4和CO2转化率分别为95.0%和93.4%,没有发现活性组分Ni高温烧结和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6.
王磊  马建新  路小峰  宗方 《催化学报》2000,21(6):542-546
以稀土系列氧化物作为CO还原SO2和NO的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过程以及催化剂体相结构的变化,发现稀土系列的活化与其水合性能密切相关,而活化之后活性相为相应的稀土氧硫化物,探讨了稀土系列氧化物的活性机理。  相似文献   

7.
丙烷氨氧化V/Sb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组成的V-Sb-O系复合氧化物对丙烷氨氧化的催化活性。用XRD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催化剂中氧的活动性和表面酸碱性,讨论了催化剂体相和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VSbO4和Sb2O4间的协同作用是影响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几种稀土卟啉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瑛  邱健斌  项生昌  余雅琴 《合成化学》2000,8(6):525-527,536
在固相条件下合成了4种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稀土(Ln=La^3+,Pr^3+,Nd^3+,Dy^3+)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CP、UV及IR光谱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电化学性质相似。在循环伏安图中出现了三对氧化还原峰。第一对为「C48H36N4O4Ln(Ⅲ)」^+/「C48H36N4OLn(Ⅱ)」,第二为「C48H36N4O4Ln(Ⅱ)」/「C48H36N4O4Ln(Ⅰ)」^-1,第三对为「C48H36N4OLn(Ⅰ)」^-/「C48H36N4OLn」^2-。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三元体系La(ClO4)3-OCBAAP-H2O在30℃时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该体系有一个新固相(不一致溶解化合物)La(OCBAAP)4(ClO4)3·6H2O形成.参考该体系溶度图确定合成条件,合成了系列化合物Ln(OCBAAP)4(ClO4)3·nH2O(Ln=La,n=6;Ln=Pr,Nd,Sm,Gd,Yb,n=2).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TG-DTG、IR和密度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计算了La(OCBAAP)4(ClO4)3热分解过程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刘社田  于作龙  吴越 《催化学报》1994,15(4):273-277
研究了B位二元复合钙钛石型氧化物LaFeyMn1-6O3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用多种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氨氧化反应中NO选择性与催化剂固体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质是影响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的,B位少量掺杂对NO选择性的影响是显著,富锰区NO选择性主要取决于Mn^4+离子的浓度,富铁区则主要与Fe离子的状态和催化剂的缺陷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0.5 ̄1.0mol/L H2SO4溶液处理ZrO2含量为3% ̄50%(摩尔分数)的锆硅复合氧化物,制得SO4^2-/ZrO2-Sr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乙酸/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其制备条件(如:Zr/Si比、沉淀剂、预焙烧温度、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反应,使用ZrO2含量约为10%的SO4^2-SiO2催化剂时,乙酸的转化率高于98%;而在相同条件下使  相似文献   

12.
用稀土氧化物Ln2O3(Ln: La, Nd, Eu, Ho, Yb, Sm )对戊二酸锌进行改性, 制备出新催化剂. 在80 ℃、3.0~3.5 MPa 条件下, 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 反应时间为6.5~7.0 h, 催化活性达到3.0~3.4 g polym ./(g cat.·h), 转化率70.8% ~79.7% , 共聚物中碳酸酯单元分数48.4% , 产品热分解温度238.1 ℃.  相似文献   

13.
高平  马祖福 《分子催化》1999,13(5):378-382
用稀土氧化物Ln2O3(Ln:La,Nd,Eu,Ho,Yb,Sm)对戊二酸锌进行改性,制备出新催化剂。在80℃,3.0 ̄3.5MPa条件下,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反应时间为6.5 ̄7.0h,催化活性达到3.0 ̄3.4g polym./(gcat.·h),转化率70.8% ̄79.7%,共聚物中碳酸酯单元分数48.4%,产品热分解温度238.1℃。  相似文献   

14.
Ln-Si-Al-O-N系统的相关系和材料组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n_2O_3-Si_3N_4-A_1N-Al_2O_3(Ln=Nd,Sm和Gd)系统的亚固相关系进行了总结, 且阐明利用相关系知识可进行复相 sialon陶瓷的组分设计,这些复相陶瓷的性能具有可 调控性.列举了若干例子以证实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设计材料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稀土氧化物添加剂对SiO2碳热还原氮化制备Si3N4粉料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添加剂促进氧化,且制备的Si3N4粉料,颗粒细,含α-Si34N4较高,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La0.8Sr0.2MnO3和La0.8Sr0.2CoO3在γ—Al2O3上的载体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屏  沈岳年 《分子催化》1998,12(6):424-428
一般认为La0.8Sr0.2MnO3和La0.8Sr0.2CoO3两种钱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是CO氧化、碳氢(HC)化合物完全氧化和NO,还原的良好氧化物催化剂,用复合硝酸功体,制取此类负载型催化剂,负载量15%,用二甲苯完全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配合XRD分析、BETG只测定,发现resume  相似文献   

17.
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4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纳米化学制备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CoFe2O4。用XRD、TEM、XPS、红外光谱和比表面测定等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O4^2-/CoFe2O42催化剂为晶态纳米粒子(〈50nm),比表面积很大(157m^2.g^-1),SO4^2-与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呈无机齿螯合状配位化合物的结合形式。以乙酸乙酯合成为模型反应考究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B位二元复合钙钛石型氧化物LaFeyMn1-yO3对氨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用多种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氨氧化反应中NO选择性与催化剂固物圳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催化剂的品体结构和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质是影响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的重要困素.B位少量掺杂对NO选择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富锰区NO选择性主要取决于Mn4+离子的浓度,富铁区则主要与Fe离子的状态和催化剂的缺陷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稀土苯甲酸盐的合成及热分解反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水热法合成了稀土苯甲酸盐配合物Ln(C6H5COO)3(Ln=La,Nd,Sm,Eu、Gd、Dy、Er)。用元素分析、IR、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了该系列配合物。它们都为层状结构,属单斜晶系。用TG、DTA、IR、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了它们的热分解机制。在氮气氛下,热分解分两步进行:先分解生成二碳酸一氧盐和有机化合物;而后二碳酸一盐进一步分解生成稀土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第二步中生成的有机化合物成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钙钛矿型La0.6Sr0.4MnO3氧化物,并用Ag对其进行修饰,制得Ag/La0.6Sr0.4MnO3系列催化剂。结果表明,6%Ag/La0.6Sr0.4MnO3催化剂上甲烷或甲醇氧化转化95%时的反应温度T95可低至735K(对CH4)或421K(对CH3OH);适量Ag的负载修饰并不改变催化剂基质氧化物La0.6Sr0.4MnO3的纳米级钙钛矿型结构;Ag的掺杂诱使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