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5.
本文综述了弹性波绕射与动应力集中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给出了单连通问题、多连通问题及多裂纹问题的具体求解过程及算式.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弹性波传播理论一些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弹性波传播的一些基本理论,如位移势,表现定理及特征线理论等,并评述了两个领域内的问题。一为无限介质,半无限介质及层状介质中波的传播问题,重点在于地震波传播问题的解法。另一个领域为弹性波的绕射和散射。这一问题在动断裂、无损探伤及地震学中有重要的应用。评迷的重点是解题方法。 对本学科将来的发展也作了展望。认为反问题,随机波理论和在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是发展方向。在不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地不能局限在弹性波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建立描述SHPB实验中线性粘弹性试件内部应力波传播的控制方程组.根据试件两端与入射杆及透射杆接触的应力波特征关系给出耦合边界条件.对方程组和定解条件进行Laplace变换,求得试件内部应力在变换域像函数的表达式.采用数值反变换技术进行反Laplace变换,获得试件两端的应力时程曲线.对现有的固定Talbot反变换算法进行改进:将入射波像函数分解为基本部分和延迟部分,利用固定Talbot算法对基本部分入射波作用下的波动问题求解,其他部分的解通过延迟定理得到,最终解为两部分的叠加.采用这种改进算法得到的不同入射波下粘弹性试件的内部应力解与传统的基于特征线数值模拟方法的结果吻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粘弹性试件的几何参数和材料本构参数对透射波波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空穴的绕射隔离效应和对后方应力波的削弱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型抗爆工程设计为背景,以改进的有限差分软件Renewto为手段,对含空穴的混凝土介质中应力波的衰减机制和演化规律进行了二维数值分析,通过改变空穴的位置和特征尺度等参数来考察空穴后方应力波的强度衰减及波形演化,从而对应力波传播中的空穴隔离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适当调整空穴的位置、尺寸等因素,可以在其后方明显减弱冲击波。还以计算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应力削弱因子的拟合公式,为在抗爆防震工程中设计科学智能的防护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差分法讨论了梁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给出了粘塑性悬臂梁当自由端受突加弯矩载荷作用时梁内复合应力波传播的基本图象。指出,在冲击早期响应阶段.截面横向转动惯性效应起着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标志弹塑性边界的塑性效,一开始由自由端向固定端运动,但在反射卸载波的迎面作用下,会出现回退现象。在波动早期阶段,固定端主要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此外,还对弹塑性梁中复合应力波的控制方程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平均方法的折射绕射联合波浪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岸带波浪运动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工程意义,近年来已获得了较丰硕的研
究成果并发展了许多波浪模型,而基于不同理论的波浪模型往往具有特定的适用性. 在海岸
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波浪模型以波能(波作用量)守恒为基本依据,如SWAN模型. 该
类模型在实际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但该类模型未计及波浪绕射效应,成为其突出
的缺陷之一. 如何对模型做适当的改进,使之适用于波浪绕射的模拟,从而在原有基础上拓
广模型的应用范围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工作. 该文采用波能(波作用量)守恒方程描
述近岸带波浪运动,通过引入绕射因子,得到折射、绕射联合波浪模型,从而拓广了模型的
应用范围. 通过实际算例验证,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计及了波浪折射、绕射作用,对相平
均波浪模型在波浪绕射效应模拟方面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ARALL层板受硬物撞击所激发的应力波的传播问题,以粘弹性表征阻尼,采用一阶剪切理论在柱坐标系统中建立动力学方程组,寻求柱面波的解答,求得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应力波的相速度谱及衰减谱。采用动态实时实验技术,进行了大尺寸ARALL层板撞击应力波的实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方向弥散特性的理论预测与实测符合良好,衰减谱的测定离散性较大,其预测方法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气相爆轰波绕射流场显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基于红宝石激光器(波长694.3 nm)的纹影系统,对气相爆轰波绕射进行了初步的流场显示研究。采用单色激光和合适半带宽(15 nm)的滤光片,有效地消除了爆轰波自发光对流场显示的影响。合理设置激光器同步控制系统的触发延时,得到了序列的爆轰波阵面纹影照片。结果表明:图像清晰地显示了爆轰波阵面的诱导激波、横波及化学反应区。当爆轰波在左尖点处绕射,受稀疏波作用,诱导激波与化学反应区明显分离,导致爆轰波衰减为爆燃。分离的诱导激波和折皱的化学反应区在纹影图上清晰可见。诱导激波在垂直支管右壁面反射,诱导二次起爆。畸变爆轰波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中均发生马赫反射。提高初压,爆轰波受分叉口几何属性的影响减小,畸变爆轰波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下游较易恢复为自持爆轰波。 相似文献
17.
18.
杆中嵌入薄板的应力波传播行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一维理论分析和二维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杆中嵌入薄板的应力波传播行为.首先根据一维弹性应力波理论,推导了反射波,透射波以及板中应力的表达式.结合算例,分析了薄板厚度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然后采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一维理论分析结果,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越薄,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越小,薄板中应力越能真实地反映杆中的应力状态;在SHPB实验中,嵌入薄片/薄膜传感器测量微弱应力信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快速、简便、直观地分析了应力波传播状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可视化计算并绘制流前图,而后将其与动光弹条纹图相比较,进而利用所推导的应力波迭加分析式判断出物体边界或其内部的应力波迭加效果。文中对圆盘中的几个典型区域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自动数据采集及FFT技术研究应力波的弥散与衰减特性。用铝杆的应力波实验结果与理论解的比较,验证所掌握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实验工作,对应力波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中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