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凯建 《力学学报》2002,34(1):18-28
研究的目的是确立用单一倾斜热线探头进行三维湍流测试的基础技术.在阐明基本原理,基础方程式的基础上,对比实验结果,证明应用所阐明的方法、用单一倾斜热线探头进行三维湍流测试是切实可行的.对边界层壁面附近的测试结果表明考虑平均速度和变动速度的高次相关项后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X型热膜探头的两种主要标定方法,有效角法和多速度偏航法,对两种方法使用时可能引入的误差进行了讨论,并对给定的同一流场用不同方法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方管内气固两相流动速度的LDV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徐忠 《实验力学》1998,13(2):267-272
介绍了气固两相流动的LDV测试方法和有关技术,并给出了方管内网栅后气固两相流动的部分测试结果与分析。对于气相,给出了纯净气流(α=0)、平均粒径dp=350μm的颗粒(α=0.12%、0.21%、0.335%)存在时的气流在管内不同断面上时均速度分布情况及不同颗粒浓度时气流速度结构的比较;对于固相,给出了三种不同固相浓度时颗粒在管内不同断面上时均速度的分布情况,并对三种固相浓度时颗粒与气相的速度分布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室中的模拟研究 ,探计了不同的颗粒浓度 (体积分数 )造成散射光强度和分布的差异对于Sauter平均直径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对同一种砂粒试样 ,由于砂粒浓度造成的散射光的强度和分布的不同 ,对Sauter平均直径的测量结果基本上没有影响。还用CCD相机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玻璃砂进行显微放大成像 ,得到砂粒的Sauter平均直径 ,此法对测试系统的校验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纳米疏水性SiO2粉末作为阻燃剂和流动增强剂作用下丁烷爆炸速度与压力的耦合规律,在自行设计并搭建的基于LabVIEW控制系统的爆炸测试平台上开展了实验,通过休止角测试、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分析了粉末团聚情况,分析了混合粉末抑制爆炸的机理,同时,实验了不同比例和不同浓度下纳米疏水性SiO2改善CaCO3粉末流动性并协同其抑制丁烷爆炸的效果,对爆炸火焰速度和压力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疏水性SiO2可以使混合粉末的休止角降低,流动性增强,改善粉末的扩散效果和贮存能力,改变混合粉末的比例和浓度对燃烧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粉末通过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热解结合燃烧区域的自由基,使火焰传播速度和爆炸超压显著下降,但过大的粉末浓度会促进初期的爆炸,并且两种粉末协同对爆炸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一粉末。在混合粉末的抑制作用下,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时速度几乎降至最低,压力波形由持续上升变为单峰曲线。此外,在SiO2和CaCO3两种粉末质量比为1∶1混合、粉末质量浓度为106 g/m3时,对丁烷体积分数为4.20%的丁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最佳,火焰传播平均速度和最大爆炸超压的衰减率分别为85.5%和59.6%。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PTS单路样机激光触发开关D-dot电压探头的设计和检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用电容分压原理制作的D-dot探头适合测量兆伏量级的高电压脉冲。但当探头处于电场分布较为复杂的环境时,设计探头时需要考虑探头与被测电极以及其它电极之间的结构电容,只有满足探头与被测电极间的结构电容远天于与其它高压电极形成的电容时,才能获得较真实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光纤惯性测量装置”的测试要求、测试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设计方案,对该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分析了测试程序的特点。通过对软硬件进行部分修改,该系统可以完成不同类型惯性测量装置的误差建模和综合测试。  相似文献   

8.
在滑倒摔伤事故中地面光滑是1个关键因素,以往许多研究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而本研究是用建筑地面抗滑性能测定仪对大学校园的干燥和潮湿2种地面条件进行了实地检测,考虑了不同湿水时间、不同测试方向以及橡胶机械磨损对地面摩擦系数的影响。通过对某食堂地面的测定来说明不同测试位置对地面摩擦的影响,并比较了潮湿条件下的摩擦损失值。为了确定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可能的相关性,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冲击片雷管桥箔爆炸的物理含义以及桥箔爆炸中电参数测量的重要性。利用电流测量线圈和高压探头等测试手段,系统测量了特定的点火装置在充电电压V0=7.3kV条件下几种不同尺寸桥箔的电爆炸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与实验用点火装置相匹配的桥箔尺寸。  相似文献   

10.
爆炸箔起爆器小尺寸飞片速度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套爆炸箔起爆装置,通过精确控制桥箔-飞片-加速腔三者的定位,在飞片表面镀一定厚度的铝膜(铝膜的质量与飞片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合理选择VISAR探头的工作距离和与干涉腔延迟时间相关的条纹常数,屏蔽测试系统以及加设滤光片等,利用VISAR测试技术有效解决了小尺寸飞片速度的测试问题。给出了两种尺寸0.7 mm0.025 mm和0.5 mm0.025 mm飞片的速度测试结果。结果表明,采取新的措施后,获得了信噪比好、能正确反映爆炸箔起爆器驱动飞片物理过程的信号和飞片速度历史。  相似文献   

11.
魏琪  袁朗 《力学与实践》2000,22(2):49-52
对水-甲醇混合工质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水-甲醇混合工质热管与纯工质(水)热管之间,以及在不同倾角条件下,热管轴向壁温分布均有较大差别,这是由于甲醇(易挥发组分)轴向浓度分布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标准20 L球形爆炸装置,在相同测试条件下, 分别测量了石松子粉尘、甲烷和不同浓度配比的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并将测试结果与Le Chatelier’s law、Bartknecht curve、Jiang method等混合体系爆炸下限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于爆炸下限的甲烷和低于爆炸下限的石松子粉尘混合后仍具有爆炸危险性。石松子粉尘爆炸下限随混合体系中甲烷体积分数的增高而减小。Le Chatelier’s law、Bartknecht curve、Jiang method均不能准确预测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Le Chatelier’s law对甲烷体积分数φ与甲烷爆炸下限φL之比φ/φL<0.5的混合体系爆炸下限的预测值偏小,而对φ/φL>0.5的混合体系预测值偏大;Bartknecht curve在预测φ/φL>0.5的混合体系爆炸下限时适用性较好,而对于φ/φL<0.5的混合体系预测值偏小;Jiang method不适用于预测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  相似文献   

13.
超声反射纵波法检测钢轨应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的应力状况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因此对钢轨应力的研究特别重要.用超声波测量应力的方法由于其对被测材料无损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重点叙述了利用反射纵波法(the reflected longitudinal waves)来检测钢轨应力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如果用于实际测量,可以提高钢轨检测的工作效率,大大节约在铁路维护上的开支,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系数,加速实现人民铁路的高效运营.文中详细介绍了整套实验测量系统、所用的探头、探头放置的位置、信号耦合与放大电路图以及实验测量结果,并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应力变化引起的钢材料特性变化导致了声传播速率的变化,且应力变化与声传播速率的变化呈线性关系.该结果证明了超声波测量钢轨应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热色液晶测量射流撞击壁面温度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曦  周鹏 《实验力学》1996,11(3):246-250
本文叙述了热色液晶测温技术的原理,对色度-温度关系进行了标定。并利用该技术测量了在射流撞击下的壁面温度分布。文中给出了在不同射流高度下壁面温度分布的等值线,并讨论了液晶测温技术的灵敏度及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5.
张锐  陈光明 《爆炸与冲击》2005,25(2):189-192
根据国家标准组建了爆炸极限实验装置,对实验原理及爆炸极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测试了作为R502替代制冷剂的HFC-161混合物及不同体积比的HFC-125/HFC-161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得到了爆炸极限曲线及爆炸范围,分析了HFC-125对HFC-161的阻燃规律。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自行开发的三元混合物HFC-161/HFC-125/HFC-143a的爆炸性,得到了可安全使用的配比区。  相似文献   

16.
应用LDV测试技术对垂直方管内三种不同栅距的网所形成的湍流流动做了详细测量,网栅栅距M分别为14mm,10mm,6mm实验给出了管内不同位置湍流流动的各种参数沿流动方向的衰减规律,并就三种网栅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这种网栅流动所具有共同规律和在不同栅距对湍流结构及脉动大小的不同特点,从而对这种网栅所形成的湍流流结构较为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诸多优点,目前在欧美诸国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探头规格、技术标准和操作程序的差异,影响CPTU测试成果的因素很多,而且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CPTU测试成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在CPTU资料整理和应用中引起重视。最后,简要论述了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混合流体Rayleigh-Benard对流是研究对流稳定性,时空结构和非线性特性的典型模型之一。本文利用流体力学扰动方程组的数值模拟,讨论了偏离传导状态具有强SORET效应的混合流体行进波对流的温度场和浓度场的成长过程,分析了充分发展对流情况下的对流振幅,Nusselt数及混合参数与相对瑞利数的关系。并给出了行进波相速度对相对瑞利数的依赖关系。结果说明混合参数的曲线与行进波相速度的分布曲线是类似的。文末,给出了垂直速度,温度和浓度场的分布并讨论了相对瑞利数对场的分布及不同场之间的相位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点接触润滑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力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整个润滑区域内基于统一Reynolds方程的混合润滑模型,根据流变模型计算流体摩擦力,根据边界膜极限剪应力模型计算微突体接触摩擦力,二者相加得到混合润滑摩擦力.分析了粗糙度幅值和纹理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及非牛顿流变模型对流体摩擦系数的影响.模拟跨越整个润滑区,即弹流润滑、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得到完整的Stribeck曲线.结果表明,表面越粗糙,混合润滑的摩擦系数越大,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时粗糙度幅值影响很小.交叉斜纹的润滑效果优于横向纹理.不同极限剪应力流变模型计算的摩擦系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对混合在氮气中丁二酮三重态~3Au的激光诱导磷光性质的实验结果表明,磷光寿命是温度的函数,与密度及浓度无关;而初始磷光强度是密度的线性函数,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用观察氮气中少量丁二酮磷光寿命与磷光初始强度的方法可以测量流场的温度与密度分布,磷光寿命长的特点可以用来测量速度分布,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多普勒测速中因固体微粒质量大而滞后于气流的问题,因而可以在具有高加速度的流场中使用,本文还对磷光衰减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实验一致,上述同时测温度与密度的方法尚未见诸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