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液膜和PVC膜电极一般都采用含一定浓度主要响应离子的溶液作内充液,在膜内侧以离子导电方式建立一个恒定的电位。因此,每一种电极都需要它自己的内充液。若对于某一类电极能有通用的内参比体系,对于生产与使用都将带来方便。离子缔合型电极的活性材料(如季铵盐、碱性染料、四苯硼酸盐等)一般是“广谱”的,即能对多种离子产生Nernst响应。在本文前三报中,我们发现对于离子缔合型的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研究了以功能高分子为活性材料的稀土离子选择电极,发现除功能高分子活性材料的结构对稀土离子选择电极性能有影响外,活性材料的制备工艺对电极性能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经研究了功能高分子活性材料的稀土离子选择电极。然而至今尚未见到这种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极膜中稀土离子价态方面的报道。本文报导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压片镨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近年来我们利用功能高分子为活性材料,做成了多种电极,其中用压片法研制的氯离子电极具有内阻小,响应迅速,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我们试用压片法制备镨电极,得到了测量线性范围为1×10~(-1)~5×10~(-4)M,斜率为52,内阻小于400kΩ的电极。 1.电极的制备 采用热压成膜法。取含镨(纯度为99.99%)的高分子材料研成粉末,倒入模具内加热软化,加压成膜,冷却后脱模。从制得的大块膜片中取下一小圆块,粘接到电极杆上,加入内充液,插入Ag/AgCl内参比电极就成为镨离子电极。电极第一次使用时,先在氯化镨溶液中活化24h,用后再存放于该溶液中。  相似文献   

5.
2.1.2 沉淀草酸稀土时草酸的加入量及溶液的酸度条件与稀土的氢氧化物和氟化物相比,草酸稀土沉淀的溶解度相对较大,因此,溶液体积不宜太大和稀土离子的量不宜太少是进行草酸稀土沉淀时的两项基本要求。为使草酸稀土的沉淀尽可能地完全,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6.
液膜型阴离子洗涤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国际上曾对阴离子洗涤剂离子选择性电极开展了不少研究,如采用十六烷基吡啶、三辛基甲基铵、Ferrorin、Hyamine、结晶紫等阳离子染料为配对阳离子,分别试制了十二烷基硫酸根,辛基硫酸根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但是这些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都不够好,至多只能用作电位滴定的指示电极,用于直接电位法的尚未见有报导。我们试验了长碳链的季铵阳离子三庚基十二烷基铵与阴离子洗涤耕十二烷基苯磺酸形成的离子对化合物作为电极的活性材料,试制了新的液膜型阴离子洗涤耕  相似文献   

7.
目前多数离子选择电极都采用含一定浓度主要响应离子的溶液作内充液,在膜内侧以离子导电方式建立一个恒定的电位。因此,每一种电极都需要它自己的内充液。若对某类电极能有一种通用的内参比体系,则对生产和使用都很方便。本文主要介绍离子缔合型离子选择电极的通用内参比体系,同时对晶体膜、涂膜和玻璃膜电极的情况也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8.
氧化镧离子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氧化镧混合在不同母体材料中,研制出几种类型的氧化镧离子电极,并研究了电极的性能。首次发现,电化学聚合的含有氧化镧的聚吡咯薄膜可以作为镧离子选择性电极膜。还发现,虽然都用同一种活性材料,各种电极随母体材料不同其性能有所不同.最佳电极线性范围为1×10~(-1)~1×10~(-5)mol/L。内充液式和石墨为基底的镧离子选择电极,适宜的pH范围为2.8~6.1。以二次标准加入法测定已知样品,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功能高分子是新近开发的离子选择电极活性材料。本文叙述了功能高分子膜离子选择电极的发展和现状,叙述了交流阻抗等方法在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稀土分析的专著和综述相继发表。但讨论离子选择电极分析稀土的报道甚少。一般认为离子选择电极虽然是简易有用的工具,用於稀土分析尚存在困难。我们经过数年的探索研究,认为离子选择电极在稀土分析中,还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拟就国内外这方面的进展和研究趋势分电极制备,稀土化合物中稀土与非稀土的分析、非水溶剂中稀土的电位滴定以及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四方面进行讨论。 (一)稀土离子选择电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型电极系以电子传导为依据,响应快,斜率较理想。国外已报导的有:以CeO_2作为电极膜材料的稀土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含Fe(Ⅱ)玻璃膜的Fe(Ⅲ)离子选择性电极等。本文介绍一种以二甲苯胺兰(11)(简称DMPAB,下同)为活性材料的PVC涂铂铁(Ⅲ)电极。该电极对铁(Ⅲ)离子的响应斜率约为57~59MV,除钒(Ⅴ)、铬(Ⅵ)、铈  相似文献   

12.
早在六十年代末就有人利用铅离子选择性电极做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法测定SO_4~(2-)离子。国内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污水及含稀土化合物中的SO_4~(2-),利用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等干扰元素。在稀土亚砜化合物的研究中硫含量的测定是其组份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分析项目。我们采用氧瓶燃烧法处理样品,使大部分稀土生成不溶于亚硝酸钠吸收液中的氧化物,其残留量(残留在吸收液中)可加入NaF除去,过量的氟离子及样品燃烧生成的CO_2通过酸化以后蒸除。最后以铅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Pb(NO_3)_2溶液作滴定液进行电位滴定。  相似文献   

13.
气敏电极亦被称为气体扩散电极,是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极,。这种间接传感气体的电极,使用的气透膜不能渗透离子,而把测试溶液与内溶液分开,内溶液位于扩散膜与内玻璃pH电极或离子选择电极之间,当气体扩散进入内溶液反应达成平衡后,由内电极作出响应,所以选择性特别好。CO_2电极是最先的一种,同一原理又有所谓气隙电极,用气隙代替气透膜,传感电极表面贴有泡沫塑料润湿电解液。目前气敏电极应用普遍的有NH_3  相似文献   

14.
卤化银/银粉固态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文献已有报导,我们在制备了碘电极的基础上,又用卤化银和高纯银粉为电活性材料制备了普通型,小型杯状和针状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这三种不同形状的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定1×10~0-5×10~(-5)M的氯离子和1×10~(-1)-3×10~(-6)M的溴离子。小型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定20μl样品溶液中的氯、溴离子。我们用自制的氯、溴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北京401地区水源井中的氯,溴离子,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稀土分离流程中,需要能随时测定稀土含量而又简便的分析方法,离子选择电极可能适应这种需要。我们在稀土电极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重稀土离子选择电极,并以该电极膜制成重稀土流通池,将其应用在流动注射分析中,可能是重稀土分析中较理想的方法之一。1 主要仪器和试剂 主要仪器有PW 9409酸度计(Philips),FlA-T_2通用流动注射仪(东北电力学院仪器仪  相似文献   

16.
稀土草酸盐的福里埃红外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草酸盐的红处光谱研究至今还很少,为此我们研究了钷以外的镧系元素和钇的远、中红外光谱,对草酸钕做了简正座标分析,对稀土草酸盐的主要谱带进行了指认。将纯度>99.9%的稀土氧化物溶于硝酸,在热硝酸稀土溶液中加草酸溶液以结晶出稀土草酸盐,晶体经过滤后用稀草酸溶液洗涤三次,在60℃下真空干燥两周。经分析,稀土草酸盐的组成为RE_2(C_2O_4)_3·nH_2O,各稀土元素对应的n值由表1可知。结晶样品分别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一种,它能用来测定溶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敏电极的特点,文献规定在一次分析结束后,必须用去离子水清洗溶入电极内充液中的二氧化碳,使电位达到450mV左右(即纯水的电位值),才能进行下一次分析。该清  相似文献   

18.
纳米结构的钯与金-钯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位扫描法将Pd(II)离子沉积到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纳米结构的金属钯薄膜电极.然后在酸性溶液中控制适当的阴极电位,使该薄膜电极的钯吸收足量的活性氢,进而以吸收的氢作还原剂将Au(III)离子还原,制得Au-Pd双金属薄膜电极.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法等测试表明,该电极Au-Pd沉积层对乙醇的氧化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吡啶、N,N-二甲基苯胺通用的离子选择电极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氧化铬双吡啶络合物在有机合成中作为氧化剂而得到应用,作为化学传感器电活性材料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导。我们以三氧化铬双吡啶络合物为电活性材料研制了吡啶、N,N-二甲基苯胺通用的PVC膜离子选择电极。  相似文献   

20.
离子缔合型离子选择电极,是指以离子缔合物为活性材料的一类流动载体电极。基于生成离子缔合物的离子缔合反应,在分析化学中应用很广。例如在溶剂萃取中,从上世纪用乙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