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尝试对共沉淀法进行改进, 利用自制的加料装置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 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循环伏安(CV)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目标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得到的样品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 样品形貌规则, 粒径细小均匀. 改性后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放容量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0.1C倍率下充放电测试表明, 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超过145 mAh•g-1, 50次循环后, 容量没有明显衰减. 0.2C和0.5C倍率下的平均放电容量分别为130及120 mAh•g-1, 循环过程中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阮艳莉  唐致远 《化学学报》2008,66(6):680-684
尝试对共沉淀法进行改进, 利用自制的加料装置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 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循环伏安(CV)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目标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得到的样品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 样品形貌规则, 粒径细小均匀. 改性后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放容量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0.1C倍率下充放电测试表明, 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超过145 mAh•g-1, 50次循环后, 容量没有明显衰减. 0.2C和0.5C倍率下的平均放电容量分别为130及120 mAh•g-1, 循环过程中样品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LiFePO4: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FePO4是继尖晶石型LiMn2O4[1]之后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具有结构稳定,工作电位适中(3.45VvsLi/Li )、可逆容量高、无毒价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有关LiFePO4的结构[3]和性能[4]研究引人关注。目前,LiFePO4主要是采用高温固相法[5]来合成,尽管简单方便,但由于该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很难得到纯度高、粒径小、电性能好的LiFePO4。因此人们尝试用微波加热[6]、溶胶-凝胶[7]、共沉淀[8]等制备方法,希望得到理想的LiFePO4材料,但是采用水热法制备LiFePO4鲜见报道。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固相法和球化工艺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粉体.该粉体由直径为10-15μm的团簇体组成.以合成材料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伏安特性表明,在循环过程中,锂离子插入和脱出具有单一的可逆机制.在不同温度下,材料的交流复阻抗谱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池电化学阻抗明显减小.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17mA/cm2的电流密度下,材料工作电压平稳,电极极化效应较小,容量接近其理论值.在17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容量没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而在170mA/cm2电流密度以上时,电池容量迅速降低,且电极极化效应比较显著.经过较大的电流密度测试后,材料在小电流密度下仍然保持着接近理论容量的循环容量.  相似文献   

5.
以LiH2PO4和廉价的Fe2O3为原料,葡萄糖为有机碳源,通过选择高价V5+进行铁位掺杂固相合成碳包覆复合改性的LiFe1-xVxPO4/C(x=0,0.01,0.03,0.05,0.07,0.1)材料。700℃下处理得到结晶性好、电化学性能良好、较高振实密度ρ=1.2g·cm-3的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掺入的钒为高价态V5+,能产生更多的过剩电子,从而提高了电子电导率,且V5+的掺入没有改变Fe的价态。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V5+的掺入降低了电荷迁移阻抗,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其中优化的材料LiFe0.95V0.05PO4显示了不同倍率下良好的充放电比容量,在0.1C、1C、2C和5C倍率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5、146.5、135.3和125.9mAh·g-1,5C循环500次后容量为119.5mAh·g-1,容量保持率为94.9%,材料循环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微波法制备掺碳LiFePO4正极材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athode material LiFePO4 of lithium-ion battery was synthesized by microwave heating. The “carbon-included” LiFePO4 with improved conductivity was synthesized by the addition of graphite. And the influence of microwave-heating time on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charge/discharg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s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XRD, SEM, XPS, CV and charge/discharge testing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LiFePO4 product after 9 min in microwave oven had more advantages than other products.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法合成LiFePO4 / C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微乳液方法合成了纳米LiFePO4 / C正极材料。制备样品分别用XRD和SEM进行表征,充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600 ℃制备样品为单一物相,平均粒径90 nm,在室温2.0~4.0 V (vs Li) 放电电压范围和15 mA·g-1放电速率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59 mAh·g-1。制备样品同样展现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5 mA·g-1速率下40次循环后,制备样品放电容量仍保持首次放电容量的98.9%。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样品颗粒的纳米尺寸、均匀分布以及表面碳层包覆提高了活性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以乙二醇为溶剂,P123为软模板剂,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其振实密度约为1.2g·cm-3。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BET对样品的成分、晶型,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鸟巢状LiFePO4由单晶纳米片组成,具有开放的三维多孔分级结构。通过时间单因素实验探讨鸟巢状分级结构LiFePO4的生长机理,其生长过程可以概括为:成核定向生长团聚定向生长。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在0.1C倍率下充放电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32.5mAh·g-1。  相似文献   

9.
LiFePO4在饱和LiNO3溶液中的锂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二次电池,均利用有机电解液。然而,有机体系锂离子电池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类新型的二次电池[1 ̄10],使用水溶液电解液代替有机电解液,消除了因有机电解液与电极材料反应形成枝晶可能造成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使其在低电压电池如铅酸电池、碱锰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有很大的竞争潜力[10]。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来组装水溶液锂离子电池,文献报道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LiMnO4[1 ̄9]、LiNi1-xCoO2[10],但是LiMnO4在循环约20次后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机械活化将快离子导体Li3 V2(PO4)3包覆在LiFePO4 表面, 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复合正极材料9LiFePO4@Li3 V2(PO4)3. 用XRD, SEM, HRTEM, EDS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 包覆后的材料含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单斜晶系的Li3 V2(PO4)3 和正交晶系的Li3 PO4; LiFePO4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Li3 V2(PO4)3, 且部分V3+进入LiFePO4晶格内部, 使其晶格参数减小, 包覆后的LiFePO4的交换电流密度和锂离子扩散系数均提高了1个数量级.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包覆后的LiFePO4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 在1C和2C倍率下, 包覆后的LiFePO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较包覆前分别提高了34.09%和78.97%, 经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提高了27.77%和65.54%; 并且5C时容量为121.379 mA·h/g(包覆前LiFePO4在5C下几乎没有容量), 循环35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4.03%.  相似文献   

11.
以三价铁化合物作为铁源,采用碳热还原法一步合成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碳硫分析法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含碳量(质量分数)以及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掺碳量对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FePO4的电性能与烧结温度、时间以及掺碳量有密切的关系,在优化试验条件下制备的正极材料LiFePO4,以电流密度为17 mA·g-1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1.8 mAh·g-1,8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为137.7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7.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球形LiNi0.5Mn1.5O4@Li3PO4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其结构与电化学性能。XRD和SEM表明,Li3PO4包覆影响了球形LiNi0.5Mn1.5O4的晶格常数。CV和EIS表明,质量百分数5% Li3PO4包覆的LiNi0.5Mn1.5O4具有比纯LiNi0.5Mn1.5O4更高的锂离子嵌脱可逆性,更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说明在锂离子扩散过程中,质量百分数5%Li3PO4包覆的LiNi0.5Mn1.5O4具有更高的电子电导率。充放电测试表明,原位Li3PO4改性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电化学活性,进而提高了高倍率放电容量。质量百分数5% Li3PO4包覆的LiNi0.5Mn1.5O4提高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Li3PO4的包覆、纳米颗粒组成球形的粒径引起的高的电子电导率和小的电化学极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球形LiNi0.5Mn1.5O4@Li3PO4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及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其结构与电化学性能.XRD和SEM表明,Li3PO4包覆影响了球形LiNi0.5Mn1.5O4的晶格常数.CV和EIS表明,质量百分数5% Li3PO4包覆的LiNi0.5Mn1.5O4具有比纯LiNi0.5Mn1.5O4更高的锂离子嵌脱可逆性,更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更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说明在锂离子扩散过程中,质量百分数5%Li3PO4包覆的LiNi0.5Mn1.5O4具有更高的电子电导率.充放电测试表明,原位Li3PO4改性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电化学活性,进而提高了高倍率放电容量.质量百分数5% Li3PO4包覆的LiNi0.5Mn1.5O4提高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Li3PO4的包覆、纳米颗粒组成球形的粒径引起的高的电子电导率和小的电化学极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MoO3氧化物前驱物对磷酸铁锂(LiFePO4)进行少量的掺杂,并用XRD、SEM、CV及恒流充放电测试对产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少量的掺杂并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其中650 ℃焙烧的1% Mo掺杂的LiFePO4材料性能较好,该材料在以0.2 C的倍率充放电时,充放电曲线具有平稳的电压平台和较大的充放电容量,首次放电容量能达到  相似文献   

15.
金属氧化物掺杂改善LiFePO4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氧化物前驱体对磷酸铁锂(LiFePO4)进行少量金属离子掺杂,并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对掺杂的LiFePO4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的掺杂离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大电流放电性能。1.0 mol%的Nb5+掺杂LiFePO4的0.1 C放电容量约150 mAh·g-1;即使在3 C倍率下放电,也有117 mAh·g-1的容量。掺杂的效果与掺杂离子的半径、价态密切相关,半径小、价态高的离子对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有利。在掺杂量较小时(<2.0 mol%),掺杂效果与掺杂离子的浓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LiFePO4以其价格便宜,稳定性好,无毒等优点而倍受关注。但是非纳米LiFePO4的电子导电率低及扩散系数小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而纳米电极材料以其特有的优点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合成纳米级LiFePO4 的不同方法及所得材料的对电化学性能和相关机理,以及纳米LiFePO4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述了近年来有关LiMPO4(M=Fe、Mn、Co、V)系列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进展,重点讨论了LiFePO4材料改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该类材料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不同碳源对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唐致远  阮艳莉 《化学学报》2005,63(16):1500-1504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 采用XRD, SEM和激光粒度分布(LSD)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目标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考察了葡萄糖、乙炔黑以及石墨等不同碳源对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42.5 mAh/g, 循环30次后, 容量衰减只有2.5%. 分析了不同碳源对目标材料性能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活化的天然石墨为碳源,采用固相辅助回流法成功合成了双相碳改性的Li2FeSiO4复合材料。采用XRD、SEM、HRTEM和Raman光谱分析了Li2FeSiO4/(C+G)复合材料的物相、形貌及其微观结构;并研究了活化石墨用量对Li2FeSiO4/(C+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石墨以石墨微晶和无定形碳的形态共存于Li2FeSiO4/(C+G)材料中,活化石墨用量为5%时所得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较高(170.3 mAh·g-1),循环5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为88.7%,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