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在6μm谱段测量了自由基分子NH2υ2带的σ谱(△MJ=±1)。重复了前人已测过的谱,结果与之较好符合。并观测到了新谱,在14支激光谱线下共获得约115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其中在6支激光谱线下新测得的谱线91支。  相似文献   

2.
自由基分子NH2ν2带CO激光磁共振π谱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在6μm谱段测量了自由基分子NH2ν2带的π谱(ΔMJ=0).测量了前人已测过的谱,结果与之较好符合.并观测到了前人没有观测过的新谱,在3支激光谱线下共获得约13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其中在2支激光谱线下新测得的谱线10支.利用我们已经测得的[8]σ谱的新的共振谱线的数值和已取得的激光磁共振谱线的标识方法,可预期得到NH2的一些新的分子参数.  相似文献   

3.
NO2ν2振动带的CO2激光磁共振垂直谱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使用CO2激光器测量了分子NO2v2振动带的垂直谱(△MJ=±1).观测到了前人没有测过的新谱,在22支激光谱线下新获得100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使用CO_2激光器测量了分子NO_2v_2振动带的垂直谱(ΔM_J=±1).观测到了前人没有测过的新谱,在22支激光谱线下新获得100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  相似文献   

5.
首次定量地研究了氧对F_2/H_2链反应化学激光谱线输出数目、单谱线出现时间和谱线强度的影响。各振动能级的单谱线出现次序均呈现正J移规律。v=1至v=6的转动能级都存在非平衡分布。实验测定到P_6(4)→P_1(9)和P_6(6)→P_1(11)激光的级联跃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6.
利用调QNd∶YAG倍频激光泵浦KTP非线性晶体为介质的参量振荡器,产生了608.3nm~903.1nm宽带参量调谐激光,线宽1.4nm,光-光转换效率30%。当泵浦光增强到12mJ时,在参量激光谱线的近傍,长波方向出现了一条新谱线,与参量调谐激光谱线同步移动,谱线间隔随参量激光波长的增加而增加,两条谱线波数(能量)差(720cm-1)是一个定值,这是参量激光激发出斯托克斯拉曼激光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高电荷态离子1 2 9Xe30 (15 0keV)轰击金属Ni表面 ,激发的 2 0 0— 10 0 0nmNiⅠ和NiⅡ的特征光谱线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用电荷态足够高的离子作光谱激发源 ,无需很强的束流强度 (nA量级 ) ,便可有效地产生原子和离子的复杂组态间跃迁所形成的可见光波段的特征谱线 ,特别是NiⅠ和NiⅡ偶极禁戒的电四极跃迁E2和磁偶极跃迁M1的特征光谱线 .通过分析发现 ,在禁戒跃迁的谱线中 ,有些是电子组态相同而原子态不同的偶极禁戒跃迁光谱线而且NiⅡ的 6 84 84nm谱线较强  相似文献   

8.
紫外预电离放电引发的非链式脉冲DF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预电离的横向放电方式和稳定光学谐振腔,使用无毒无腐蚀性的六氟化硫(SF6)和氘气(D2)作为工作物质,研究了工作气体配比、总气压对放电引发非链式脉冲氟化氘(DF)激光器输出能量的影响。实验发现SF6与D2的最佳比例为10:1,最佳总气压为10.5 kPa。使用DF激光谱线分析仪对激光输出谱线进行了测量,得到了17条P支跃迁谱线,激光能量集中在3.876μm附近的几条谱线。利用烧蚀光斑的方法测得输出激光束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发散角均为1 mrad。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充电电压为39 kV时,激光单脉冲输出能量达到最大值3.58 J,此时激光脉冲宽度为215 ns,峰值功率为16.65 MW,电光转换效率为2.08%。  相似文献   

9.
首次观察到液氮温度下BeAl_2O_4∶Cr~(3+)系统中压力对荧光谱线的影响,系统地测量了室温和液氮温度下,在0—120kbar压力范围内~2E→~4A_2跃迁谱线。结果表明,R_1、R_2、S_1和S_2谱线随压力变化的红移率各不相同,但每条谱线各自在室温与液氮温度下的红移率相同。同时也观察到随温度降低这些谱线位置的紫移。  相似文献   

10.
在狭缝微等离子体中,研究了Ar Ⅰ(2P2→1S5)光谱线的展宽和频移随放电参数的变化.为了测量谱线频移,采用低气压(10 Pa左右)氩气放电发射的Ar Ⅰ光谱线作为参考线.实验在氩气含量为99.92%的氩气/空气放电中,测量了气压从1×104Pa增大到6×104 Pa时Ar Ⅰ谱线的频移和展宽.结果表明随着气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11.
R.A.McFarlane[1]以空气放电获得六条氮离子激光谱线 ; Heard和 Peterson[2]用汞-氮放电在可见光蓝-绿区获得氮离子激光谱线; Cheo和Cooper[3]用脉冲放电方式获得氮离子激光谱线.本文以纯氮为工作物质,采用在脉冲放电回路中串入电感,拉长放电脉宽,适当降低放电峰值电流的技术,获得五条氮一次电离态的激光新谱线:其波长分别为 648.2,464.1,462.1,460.7,460.1毫微米.并对 NII 648.2毫微米谱线,研究了其激光强度与气压的关系,进行了电流及激光脉冲波形测量.激光脉宽比电流脉宽大得多,激光产生于放电余辉中,为复合激光. 本文用脉冲轴向放电…  相似文献   

12.
研发光泵分子太赫兹激光器是填补"THz gap"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甲胺分子(CH3NH2)是这种太赫兹激光器的良好媒质之一,因为它的C—N伸缩振动带的中心频率(约1 044cm-1)与CO2气体激光器的辐射带很接近。我们精密地观测记录了甲胺分子C—N伸缩带的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其兰姆凹陷饱和吸收光谱,清晰地标识了大量的红外跃迁谱线。以此及前期工作为基础,我们对由CO2激光泵浦的甲胺分子太赫兹激光谱线进行了标识,并根据里兹组合原理对其进行了确认,发现频率闭环残差与实验测量误差符合得很好,从而证实了新标识的太赫兹激光谱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李宏年  赵绪义 《发光学报》1995,16(4):298-305
本文在室温下测量了GdOBr:Eu的常压和高压荧光谱,光谱范围在13000~21500cm-1之间,压力至12GPa.常压下,清晰可辨的荧光谱线共有43条,这些谱线由Eu3+4f6组态内5D0-2至7F0-5的跃迁产生。由荧光谱线得到26个晶场能级(Stark能级).谱线绝大部分随压力红移,少数几条谱线随压力先蓝移后红移。所有谱线的强度随压力升高而减弱。7F0-5的能级随压力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而5D0-5各能级均随压力的升高几乎线性地降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液芯光纤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β-Carotene的CS2溶液的吸收与荧光的特性对CS2的一、二阶Stokes谱线阈值的影响.实验发现随溶液浓度(10-8-10-6 mol/L)增加,CS2的一阶Stokes谱线的激发阈值相对变高;并且与纯CCS2芯液的受激拉曼散射相比较,在低抽运能量激发下,就观察到CS2的二阶Stokes谱线.这主要是由于在CS2的受激拉曼谱线产生的过程中,β-Carotene的CS2溶液的吸收和荧光共同影响了CS2的一、二阶Stokes谱线的阈值.我们进行了理论上的拟合与分析,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
以皮秒Nd∶YAG激光器抽运光学参变发生 /放大器做激发源 ,得到了NO分子在 4 90~ 5 80nm波长范围内通过C2 Π态共振增强的多光子离化谱 ,离化谱由有规则的谱线序列组成。将理论计算的峰值位置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确定了离化通道为 :NO(X2 Π) 3hνNO(C2 Π) 2hν(orhν) NO+ +e ,离化信号强度随激光强度的近五次方变化关系进一步验证了此结论。分析讨论了谱线强度的分布不符合夫兰克康登原理的可能原因。根据谱线峰值位置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C2 Π态振动常数′ωe=(2 35 4 .9± 6 .4 )cm-1,′ωe ′χe=(14 .7± 2 .5 )cm-1及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2 .4 4± 0 .0 8)× 10 3 N·m-1。结果可为用激光离化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不同泵浦光偏振态及氢气气压时,氢的振动及转动受激喇曼散射的竞争效应.在5atm的氢喇曼池中,以波长为532nm的椭偏激光为泵浦源,当椭圆的压缩系数为tg26°~tg32°时,获得了60多条Q(1)和S(1)混合谱线.并在低压氢及线偏或准线偏光泵浦条件下,观察到迄今尚未见报道的受激R(1)喇曼谱线.  相似文献   

17.
利用Nd :YAG锁模序列脉冲激光 (10 6 4nm)抽运充有高压H2 的拉曼池 ,输出光束经棱镜分光后投射在屏上 ,在可见光及近紫外光区用彩色胶卷摄得 15个受激拉曼散射光斑 ;经 1m光栅摄谱仪摄谱 ,在 36 5— 6 0 5nm波长范围内得到 6 5条受激拉曼谱线 .通过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 ,证明除了H2 的振动拉曼频移量 4 15 4 6cm- 1 外 ,还有多个振动及转动拉曼频移量共同参与作用 ,从而产生了从紫外到红外众多波长的受激拉曼散射光 .  相似文献   

18.
选支CO—CO_2复合激光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室温封闭的选支CO-CO_2复合激光器及其工作特性.从5.2~6.3μm和9.2~10.8μm.光谱区获得近二百条激光谱线,强线功率分别达2.5W(CO)和10W(CO_2).并讨论了复合激光器中CO和CO_2分子的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用一台作为主控振荡器的可调谐CO_2波导激光器注入同步的方式实现TEA—CO_2激光器的频率调谐,采用的是特殊注入方法。在不同运转条件下,改变激光谱线、主控振荡器功率、偏离谱线中心频率等参量进行了同步实验。  相似文献   

20.
水汽分子对CO_2谱线加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以高分辨力连续可调谐中红外差频激光为探测光源,结合可调长光程怀特池,利用直接吸收的方法探测了CO2的10011←10002带R支以及部分P支在室温下的水汽加宽吸收光谱。在2422cm-1到2457cm-1范围内共有26条吸收谱线被探测到,采用Voigt线型对吸收谱线进行拟合,得到了CO2光谱的水汽加宽系数,结果显示CO2的水汽加宽系数平均比干燥空气的加宽系数大52%。利用实验测得的CO2的水汽加宽系数与HITRAN04数据库中CO2谱线的线位置、线强和干燥的空气加宽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了在实际大气中(海平面,10km光程)不存在水汽和存在水汽(含有2.0kPa水汽)时该波段CO2的大气透过率,结果表明潮湿空气与干燥空气之间的最大透过率差约为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