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立春  郑长龙  秦玫 《化学教育》2012,33(11):83-85,92
运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方法,对16位教师在常态课中化学实验"教学行为组合"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新手教师的显著特征是"不提出实验问题"和"教师设计实验方案";专家教师的显著特征是"提出探究性实验问题"、"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和"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2.
马志成 《化学教育》2002,23(7):29-30,40
1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基本结构(略) 2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实验程序 化学实验探究模式是以实验为基本手段,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依据"问题→理论探究(假说)→实验探究(验证)→科学推论(结论)→迁移拓展(应用)"的思路进行贯彻实施,以"苯酚"一节教学为例,设计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型化学实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周宁怀 《大学化学》1990,5(5):37-41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一些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它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教学效果也好.本文扼要阐述国外微型有机实验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着重讨论了普通化学微型实验,举例说明它的特点与功能.最后叙述国内开展微型实验研究与推广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4.
王旭 《化学教育》2007,28(5):30-32,52
以大学化学系新生为实验对象,以分析天平为实验材料,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遗忘进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遗忘曲线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习质量的看法和建议,从而补充了动作操作遗忘进程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中的遗忘规律。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7个地市有代表性的县级高中为调查对象,对化学实验室基本设施情况、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及师生的共情能力等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县级高中化学实验室基本设施配备良好,但缺乏实验员,通过对比发现化学实验的开设并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成绩。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将实验考试纳入高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微型化实验由于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基于此,从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内容、创新性、与探究教学的整合这五个方面对微型化学实验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从而为微型化学实验应用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邹标  胡志刚 《化学教育》2015,36(21):50-52
通过设计组合与改进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分离与提纯、定性检测、定量测量、制备新物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林捷 《化学教育》2019,40(1):62-66
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时,结合实例说明应重视探究实验的适时评价:实验前(课前)准备阶段,侧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主动评价;实验过程中的引导,侧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生生之间的主动评价和必要的师生之间的适时评价;实验后侧重师生的指导督促评价,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和提升,并及时对实验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改革的新方向—微型实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一、微型化学实验的基本特点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赴美学者马祖圣对微型化学实验技术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于1975年与另一学者 V.Horak 合作出  相似文献   

10.
提高高分子化学实验效果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为例,探讨如何提高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作用:一是将验证性实验扩展为研究性实验,即将同一实验内容改变实验条件分给不同组进行,而后汇总讨论;二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广泛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和后续课程进行衔接,丰富了实验内涵.研究性实验和丰富实验内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从而提高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学实验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一些高等学校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模式承袭了几十年前的方式,由基本操作、性质实验、合成实验和部分鉴定实验等几部分组成.即使新版教材有所改进,仍然大体保留上述几部分内容[1,2].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如果高等学校开设的实验还是较旧的内容,滞后于课程改革的形势,将会影响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下面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谈谈我们的设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冯晓颖  陈然 《化学通报》2016,79(11):1084-1084
AP化学课程衔接高中与大学化学课程,实验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验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是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结合笔者在美国AP化学实验课中的教学实践,本文概述了AP化学实验评价体系,并对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环节的具体评价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马春生  倪娟 《化学教育》2016,37(15):1-3
对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科学风险认知和决策意识进行探索与思考,分析了中学化学实验中科学风险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科学风险认知和决策的方式,阐述了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风险认知和决策意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化学课堂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CCITIAS)为研究工具,对专家型化学教师的一节实验课堂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专家型化学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行为组合,促进师生高效语言互动,凸显课堂“留白”艺术,创设“时空化”实验课堂。  相似文献   

15.
依据 GRAPA 评价法和设计性实验的特点,设立高师化学教学论设计性实验活动标准,构建教师评价量表与学生自评量表,并开展实践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RAPA评价法兼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功能,能够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创新意识与自我监控的能力,值得进一步完善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韩莉  张卫  马荔 《化学教育》2020,41(6):47-51
对“思想实验”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意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将“思想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启发式教学策略,优化了现行的化学实验教学流程。采用引导学生对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进行反向逻辑推理和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第12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命题、考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实验竞赛过程中反映出的当前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南京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科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研究规律为主线构建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合成与表征+化学原理与测量?化学功能分子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基于项目的研究实验”实验课程新体系,按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平台。新课程体系综合考虑了化学一级学科的整体性和关联学科的交叉性,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学生中实施,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蒽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是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普遍开展的一个经典实验。本文推荐蒽与马来酸酐Diels-Alder反应的计算化学实验,该实验采用Gaussian 16程序中的密度泛函方法对蒽和马来酸酐Diels-Alder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本实验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和计算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理解,提升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中学化学教材编写如何体现化学的学科特色,实现实验的教学功能,美国高中化学教材《化学:物质与变化》的实验编排独具匠心,凸显了实验地位,使之对化学学习起到引领作用,通过优化实验题材,拓展了化学学习的范围,展示了实验的各种功能,改进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