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线单模光纤偏振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利用Poincare球理论首次全面分析了在线全光纤偏振控制器。结果发现该偏振器可以有八种不同路径,实现任意偏振态之间的转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2.
金属包层单模光纤偏振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计算金属包层单模光纤偏振器中两种正交偏振模式的损耗系数,偏振器的消光比与插入损耗的微扰分析方法。本法计算较简便,且能分析光纤芯区被部分刻蚀的情况,此情况的分析尚未报道。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各向异性晶体包层型光纤偏振器进行理论分析.首先用外插法计算了五硼酸钾晶体在长波长范围的折射率,接着以平面介质波导模型计算一侧包层被晶体包裹的光纤偏振器的消光比,又以W光纤模型计算全部晶体包裹的光纤偏振器.最后将两种偏振器性能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5.
6.
7.
利用将任意非圆柱等效为椭圆的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单模光纤中包层和芯层折射率分布不同心导致的偏振模色散,得到了两个偏振模式的传输常数差△β和偏振模色散△τ与偏心比、入射光的波长、芯层半径、相对折射率差的关系曲线,为实践中昼减小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椭圆度引起的偏振模色散相比,不同心引起的偏振模色散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折射效应的普通单模光纤频率偏移器和偏振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普通单模光导纤维弯曲产生的双折射效应而研制成的频率偏移装置和偏振控制装置.频率偏移装置的单边带抑制达30dB以上,它与光纤偏振控制装置一起是构成全光纤功能型传感器比较理想的光纤元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原有光纤循环延迟线单模光纤偏振控制系统存在的技术和理论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技术上引入了旋转挤压器,理论上引入了反向旋转矩阵.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证实了新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双参量偏振调制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双参量偏振调制光纤传感器结构。在理论上分析了从一个敏感晶体上分离出两种信息的可能性 :通过合理安排传感头中各部件 ,使得传感器同时输出反映两种信息的两路信号。在实验上获得了理论所预期的结果 :只使用一个传感头就可以同时测量电压与温度、力与温度。实验室条件下 ,温度传感的精度为± 1℃。在工作温度 2 0~ 110℃范围内 ,电压传感的温度稳定性在 0~ 10kV量程内为± 0 .5 % ;而力传感的温度稳定性在 0~80N量程内可达± 0 .1%。 相似文献
11.
12.
提出一种基于Jones矩阵的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数值模型, 对偏振控制器波片方位角的描述具有物理意义清晰的优点. 数值仿真得到均方根宽度为0.28 ps的超短脉冲, 时域对称且振幅稳定. 搭建了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光纤激光器, 系统可以自启动, 得到了重复频率为67.35 MHz的锁模脉冲输出. 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偏振控制器两个波片的方位角α1和α2都具有周期性, 周期分别为180°和90°. 由于随机双折射的影响, 实验测得的波片方位角调谐范围比数值仿真的结果小, 这一点通过在数值仿真模型中加入随机双折射的作用而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高非线性光纤(HNLF)中非线性 偏振旋转(NPR)效应的全光逻辑门实现方案. 将两路非归零码数据信号A和B以及一路直流光同时注入HNLF, 光功率变化导致的非线性双折射在两个偏振分量上引入非线性相对相移, 从而导致光信号的偏振态旋转. 在HNLF输出端, 通过波分解复用器和偏振分束器同时滤出数据信号和直流光的正交偏振态, 从而同时实现多种基础组合逻辑, 并可以在同一段HNLF中实现较为复杂的半加器、半减器逻辑功能. 理论分析了信号光在HNLF中的偏振态演化, 以及利用HNLF中的NPR效应同时实现多种全光逻辑门的原理. 并在实验中得到了10 Gbit/s全光信号"与”、"非”、"或”、"同或”、"异或”、"A· B”、"A·B”、半加器、半减器等逻辑功能, 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Comellas J. Perdigues J. M. Gené J. M. Prat J. Junyent G.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2004,36(15):1263-1274
A new first-order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PMD) compensation technique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in a 2.5 Gbit/s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It achieves adaptive compensation over a wide range of differential group delay (DGD) values, since it does not try to compensate it, but to eliminate one of the principal states of polarization by means of a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and a polarizer. The PMD parameter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are measured in real time through its spectrum analysis, and used as the feedback signal in a fuzzy logic algorithm controlling the liquid crystal device. The algorithm achieves a response time faster than the PMD variations in real links, also featuring endless operation. Moreover, a deterministic compact PMD emulator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test the PMD compensator system.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金属栅-开口环/硅环-金属栅”结构的透射式超表面偏振控制器, 研究了入射角度和抽运光对该器件传输及偏振态控制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当线偏振太赫兹波垂直入射时, 可对0.39-1.11 THz频段的太赫兹波实现偏振方向90°旋转, 偏振旋转效率为99%, 损耗为1 dB. 对于斜入射的情况, 偏振转换性能在0-60°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 且透过率达到90%以上. 同时, 通过调控抽运光强度的方式, 该器件能够实现对透射与反射太赫兹光束的强度调制, 调制深度均达到90%, 且可以实现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功能. 该器件可以作为未来太赫兹空间光通信和信息处理的宽带、角度不敏感、可调谐的偏振转换器和分束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磁场控制下的二维磁光子晶体太赫兹波偏振传输特性的研究,利用铁氧体磁光材料的磁导率随外磁场改变而变化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可控起偏、偏振分束和可调谐波片功能的光子晶体太赫兹偏振控制器件.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和严格耦合波分析分别计算了光子晶体带隙位置和透过率随外磁场强度变化的关系,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场分布和相位.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实现高偏振消光比的偏振起偏器和分束器,以及在1 THz附近-π-π相位范围的连续可调谐波片.
关键词:
太赫兹
光子晶体
铁氧体
偏振控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新型光纤环镜(FLM)的原理与特性,这种FLM由在普通光纤环镜中插入光纤型偏振控制器(PC)构成.通过等效光路分析建立了该FLM的理论模型,并对其反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通过改变PC的状态,即改变其双折射效应的快轴取向或强度,可连续调节FLM的反射率,反射率谱具有宽带特性,主要受光纤耦合器工作带宽的影响.此外,对FLM的反射特性还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也证实,通过调节PC状态,FLM反射率可在其最大和最小值之间连续调节,实验测得FLM最大和最小反射率分别可达93%和2%.根据PC双折
关键词:
光纤环镜
偏振控制器
光纤耦合器
反射率 相似文献
19.
Two-dimensional polarization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which can transform linearly polarized beam into two-dimensional polarization distributed beam has been presen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two-dimensional polarization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consists of two quarter-wave plates and a variable retarder array. The principles of the two-dimensional polarization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when the directions of fast axes of these three components meet a particular constraint equation set, these three optical components could be regarded as a two-dimensional polarization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radially and azimuthally polarized beams after an analyzer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A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was built by pressurizing laterally three segments of a commercial hollow-core photonic bandgap fiber. By varying the magnitudes of the applied pressures, the output state of polarization showed a good coverage of all the possible polarization stat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incaré sphe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