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有机添加物对Cu-Co-Fe合成醇催化剂的修饰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杰  杜宝石  田宏  辛勤  李灿 《催化学报》2000,21(1):40-42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Co-Fe合成醇催化剂,通过改变有机添加物,对Cu-Co-Fe催化剂前驱物的结构和表面状态进行修饰和改性,考察了不同有机添加物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规律. 不同添加物可以修饰调节催化剂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加入草酸或丙烯酰胺,可使CuO(111)和Co3O4(110)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减小,孔径较大的过渡孔分数增大. 柠檬酸为添加物时,催化剂中CuO和Co3O4晶粒度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孔径主要分布在小于10 nm的细孔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CO/H_2催化合成低碳混合醇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低碳混合醇可作为掺合汽油的助溶剂、燃料和代油品,一经分离则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价值很大。催化剂是合成过程的关键,七十年代以来该领域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如美国Dow公司开发的MoS_2体系,意大利Sham公司研制的“甲基燃料”合成催化剂及法国IFP开发的混合氧化物型“乙基燃料”合成催化剂等,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催化剂的表面  相似文献   

4.
载体表面修饰对Cu-Co-Fe/Al2O3合成醇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  魏音  郑林  周焕文  杜宝石 《催化学报》2001,22(5):419-422
 采用不同pH值的HNO3或KOH水溶液对Al2O3载体表面进行修饰,研究了修饰后Cu-Co-Fe1.2/Al2O3合成醇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面性质和还原行为的变化规律.发现载体的表面修饰不仅能影响活性组分的物相结构和分散度,而且能改变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和催化剂的孔径分布.在低pH值溶液中修饰的载体上,Co组分容易分散,而在高pH值溶液中修饰的载体上,Cu组分容易分散.随着修饰液pH值的增大,Cu-Co-Fe1.2/Al2O3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先降低,经过最低点后升高,而催化剂的平均孔径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5.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氏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  相似文献   

6.
沉淀介质对合成醇Cu-Co-Fe系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杰  杜宝石  辛勤  黄海微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成低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温度则会使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减弱.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方法是用乙醇修饰催化剂,并降低其中NaNO3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沉淀法制备Fe-Ti系合成醇催化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徐杰  王文祥  苏运来 《催化学报》1994,15(6):432-438
  相似文献   

8.
影响Cu-Co合成醇催化剂活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_2—C_5醇的生成主要与钴组分有关,而铜能显著增加钴的活性,且有利于抑制烃的生成。还原形成的金属钴晶体形态因添加铜而发生了改变。XPS方法表明催化剂在活性状态时,铜和钴之间可能存在电子转移。在影响催化剂活性稳定性方面,结构因素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并行考察了用溶剂化金属原子分散(SMAD)、浸渍、共沉淀三种方法制备的Cu-Co催化剂的一氧化碳加氢反应(563K,6MPa,H2/CO=2)性能及附态CO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1)三种催化剂上反应产物均为C1-C5正构醇及正构烃,总醇的选择性依下列次序增:SMAD<浸渍<共沉淀。(2)表面低配位钴中心上多重吸附态CO的红外吸收峰的面积分数,对不同催化剂的变化规律,与醇选择性的变化一致;(3  相似文献   

10.
11.
影响Cu—Co合成醇催化剂活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景春  蔡水玉 《催化学报》1990,11(5):366-371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金属催化剂上,由CO和H_2选择合成高级醇是合成气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IFP在1982年提出的Cu-Co催化剂至今还是重要的体系,对合成C_2醇有较好的选择性,但这类催化剂存在热稳定性差、活性低的缺点,为改善催化剂的性质需添加热稳定性高的载体和助剂。有关Cu-Co催化剂体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加入第Ⅲ组分对其性质的影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Cu/Co比不同的五个Cu-Co-Al合金样及其碱抽提产物-RaneyCu-Co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Cu-Co-Al合金由CuAl2、CuAl2及Al13Co4三种物相构成。随Cu/Co原子比(0.17-23.1)增高,Al13Co4及CuAl物相逐渐减少,直到消失,CuAl2物相产生且逐渐增多。RaneyCu-Co催化剂由两种Cu-Co固溶体组成,一种富铜,另一种富  相似文献   

14.
射频等离子体对合成低碳醇用CuCoAl催化剂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CuCo/γ-Al2O3催化剂,应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处理。以CO加氢合成低碳醇为模型反应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通过X射线物相分析(XRD)、氢氧滴定(HOT)、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强化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吸附性能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技术改性处理提高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散度,细化了铜物种的晶粒尺寸,增加反应活性位并调变了活性位对吸附物种的吸附强度,改进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等离子体改性处理的催化剂比未处理的样品CO加氢反应活性和低碳醇的时空产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低碳醇合成Raney Cu—Co催化剂的研究:Ⅰ.反应性能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563K、6MPa及H2/CO=2的条件下,考察了Cu/Co比不同的几个RaneyCu-Co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RaneyCu-Co催化剂上CO加氢产物主要为C1-C6正构醇及C1-C8正构烃。烃和醇产品的分布均符合Schulz-Flory方程,但醇产品的链增长几率(0.3-0.55)均小于烃产品的值(0.6-0.75)。Cu/Co比不同的催化剂在进入活性稳定区之前。均经过了一个不尽  相似文献   

16.
应用XPS能谱技术和合成气中压反应等对醇合成用铜钴基催化体系进行了表征研究。还原后的铜钴催化剂样品表面上钴以Co^2+和Co^2+形式共存,铜主要是Cu^0物种。在反应条件下处理后,发生了再氧化现象,即钴主要以Co^2+形式存在,铜变为Cu+或Cu^3+物种。从催化剂的XPS和XAES结果可知,铜和钴之间具有强有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改良铜钴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醇合成的反应活性和碳链增长,助剂钼在样品还  相似文献   

17.
合成气制低碳醇Cu—Co尖晶石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Cu-Co系催化剂可从合成气制C1-C6正构低碳醇。Cu-Co尖晶石化学组成均匀,能使活性中心均匀分布,为良好的催化剂前驱体。本工作用共沉淀法与灼烧法制备了Cu-Co尖晶石化合物。XRD,DTA,TG等研究表明,当Cu/Co比为0.05-0.5时,得到单相的尖晶石化合成物可作为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前驱体。其中,共沉淀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当Cu/Co比为0.35-0.45时共沉  相似文献   

18.
张业  钟炳 《燃料化学学报》2000,28(2):111-115
采用类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得超细Mo-Co-K催化剂。研究了还原态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考察了不同钼钴比、钾盐助剂呈和反应条件对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在300℃、6.0MPa,10000h^-1的反应条件下,超细Mo-Co-K(Mo/Co=7:1,K含量为1%)催化剂上低碳醇的时空产率达到624.4g/kg-cat.h,醇选择性与48.5%,OH/C1OH=1.08。  相似文献   

19.
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合成低碳醇用铜钴基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CO加氢合成低碳醇用新型CuCo/ZrO2催化剂, 研究了等离子体气氛氮气、氢气和先氮气后氢气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并应用BET、XRD、XPS、TG和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与常规焙烧制得的样品相比, 射频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可有效抑制烃类生成, 提高总醇选择性, 大幅提高反应活性和低碳醇的时空收率. 表征结果显示, 等离子体技术使催化剂前驱体在低温下分解形成活性相, 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 促进催化剂活性组分晶粒细化并提高其分散度, 催化剂表面的铜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鲍骏  刘涛 《分子催化》2000,14(5):349-35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钴钼超细粒子氧化物,将其与K2CO3干混后进行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不含钴的氧化态样品,主要以颗粒度较大的MoO2物种存在;添加钴后,样品粒子的颗粒度大幅度降低,钴钼组分主要以CoMoO3物种的形式存在,当钴含量增加时,CoMo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