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成了稀土与 6 甲基皮考林酸氮氧化物 (HL)及 2 ,2′ 联吡啶 N ,N′ 二氧化物 (bipyO2 )的三元固体配合物LnL3bipyO2 ·nH2 O(Ln =La3 ,Sm3 ,Eu3 ,Gd3 ,Tb3 ,Dy3 ,Yb3 )。元素分析、差热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组成为 {Ln(C7H6 O3N) 3·(C10 H8N2 O2 )·H2 O}(n -1 )H2 O(n =2 5~ 3 0 )。荧光光谱表明 :三元配合物LnL3bipyO2 ·nH2 O的荧光强度比二元配合物LnL3·mH2 O的要弱 ,与二元配合物不同的是 :TbL3bipyO2 ·3H2 O在 4 89 3nm处峰的相对强度比 543 8nm处峰的相对强度要强。  相似文献   

2.
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biPyO_2)与稀土的二元配合物已有报道,其三元配合物的报道较少。本文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制备出轻稀土与biPyO_2、水杨酸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4.
首次合成了稀土-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4,4′-联吡啶-N,N′-二氧化物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Ln(TTA)30.5(4,4′-bipyN2O2),通过紫外、红外以及热谱分析,讨论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6.
何韫  朱文祥 《合成化学》1999,7(3):265-269
合成了稀土珉本甲酰三氟丙酮(BTA〈以L代表)和4,4’-联吡啶-N,N‘-二氧的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Lal3L和LnL3L0.5。通过元素分析,IR、UV,荧光光谱和电导测试,对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以无水CoCl2和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为原料,在DMF溶剂中合成了一种多核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方法测得它的组成为[Co3(bipyO2)4Cl4]Cl2,并对该配合物的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对氨气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由它制作的传感器可望用于涉氨化工生产中氨浓度的自动测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具有二维结构的吡啶羧酸类稀土配位聚合物{[Ln2(bpdc)3(H2O)2]·5H2O}n,(Ln=Nd(1),Eu(2);bpdc=2,2′-Bipyridyl-3,3′-dicarboxylic acid)。单晶衍射分析显示1、2结构相似,均属于单斜晶系,P2/c空间群。1、2的晶胞参数分别为a=1.241 00(19)nm,b=0.748 35(59)nm,c=2.060 50(20)nm,β=94.84(1)°;a=1.241 00(19)nm,b=0.743 01(20)nm,c=2.052 50(30)nm,β=94.95(2)°。配合物是由之字形一维链构成的二维网络结构,其拓扑符号为{3^9;4^18;5}。热重测试结果表明1、2热稳定性较好。配合物2显示出很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金(Ⅲ)与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bipyO_2)形成的三种新化合物:[H(bipyO_2)][AuCl_4]、[Au(bipyO)Cl_2]Cl和[Au(bipyO_2Br_2]Br。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和红外光谱以及综合热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均为1:1型电解质,化合物(Ⅰ)是bipyO_2与H~+通过氢键形成[H(bipyO_2)]~+阳离子,(Ⅱ)和(Ⅲ)则为bibpyO_2与Au(Ⅲ)直接螯合组成七原子环的混合配体配阳离子[Au(bipyO_2)X_2]~+,X=Cl~-或Br~-。  相似文献   

12.
运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配合物[Ni(Phtpy)2](CH3COO)2(化合物1),(Phtpy=4′-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05 60(8)nm,b=1.103 07(9)nm,c=2.020 14(15)nm,α=94.383 0(10)°,β=100.983 0(10)°,γ=106.312 0(10)°,V=1.883 1(3)nm3,Z=2,R1=0.087 2,wR2=0.183 1.配合物中存在3种氢键和多种π-π相互作用,使其成为一个3D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Mn( )能与许多氮氧化合物形成配合物 ,Wilde对 Mn( )与 2 ,2 -联吡啶及 1 ,1 -二氮杂菲的均配配合物作过详细研究 [1,2 ] ;Mn( )与 2 ,2 -联吡啶 - 1 ,1 -二氧化物 ( bipy O2 )的配合物也有综述 [3] .Mn( )与 bipy O2 的配合物大多是以 Cl O- 4、NO- 3、[Pt Cl4 ]2 -为阴离子 ,少数是卤离子 .它们均形成配位体数目为 3的单核螯合物 ,这些配合物是在水或乙醇中合成的 .Mn( )与 bipy O2 的多核聚合物还未见报道 .本文用 DMF为溶剂 ,以无水 Mn Cl2 和 2 ,2 -联吡啶 - 1 ,1 -二氧化物为原料 ,合成了 Mn( )与bipy O2 的三聚…  相似文献   

14.
Mn(Ⅱ)能与许多氮氧化合物形成配合物,Wilde对Mn(Ⅱ)与2,2-联吡啶及1,1-二氮杂菲的均配配合物作过详细研究[1,2];Mn(Ⅱ)与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bipyO2)的配合物也有综述[3]. Mn(Ⅱ)与bipyO2的配合物大多是以ClO-4、NO-3、[PtCl4]2-为阴离子,少数是卤离子. 它们均形成配位体数目为3的单核螯合物,这些配合物是在水或乙醇中合成的. Mn(Ⅱ)与bipyO2的多核聚合物还未见报道. 本文用DMF为溶剂,以无水MnCl2和2,2-联吡啶-1,1-二氧化物为原料,合成了Mn(Ⅱ)与bipyO2的三聚体配合物. 测定了其组成,并发现该配合物对较高浓度的氨气有很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对镉(Ⅱ)与对苯二甲酸和2,2'-联吡啶配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在优化构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主要贡献的激发态为16,17和26激发态而不是第一激发态,振子强度f为0.205 2,0.320 2和0.323 4,对应的吸收波长为308.57,307.33和258.35 nm,与实验值310和253 nm相近.  相似文献   

16.
N.N′-双亚香草基乙二胺(BVEA)既有香草醛的芳香气味,又有可能与金属离子配位的-OH、-OCH_3、-C=N基团,所以试制和研究BVEA的稀土离子配合物可能在实用上有意义。文献上仅有Pujar关于BVEA的Zn~(2+),Cd~(2+),Hg~(2+)配合物的文章,至今未见到有关BVEA的稀土配合物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7.
水热条件下采用Sm(NO3)3·6H2O,1-萘乙酸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作为反应物合成出一个双核钐金属配合物Sm2(1-npac)6(dmpy)2·(H2O)3(1)(1-npac=1-萘乙酸,dmpy=5,5′-二甲基-2,2′-联吡啶),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 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该结构。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双核钐(Ⅲ)配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以及C-H…π和π…π的堆积作用,双核分子进一步被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分析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橙色荧光, 荧光寿命为0.87 μs (598 nm)。  相似文献   

18.
对新合成的钬-苯甲酸-联吡啶三元配合物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对配合物的振动频率作了归属,初步讨论了配体与镧系金属钬的配位方式。结果发现,在拉曼光谱中,配合物苯甲酸钬-联吡啶的羧基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的波数差Δν(νas-νs)为126 cm-1,小于其相应钠盐的波数差Δν(νas-νs)(150 cm-1)。依照红外光谱的配位规律,其配位方式应为桥式、螯合桥式三齿或螯合双齿。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钬与苯甲酸六个氧原子配位方式为:两个螯合双齿和四个桥联双齿,所以拉曼光谱在表征羧酸根与金属配位方式的规律与红外光谱配位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出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与氯化钕形成的配合物单晶Nd(bipyO_2)_2Cl_3·6H_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对该晶体进行了组成及性质鉴定.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C).晶胞参数a=17.456A,b=7.491A,c=21.078A,α=γ=90°,β=100.66°,V=2708.9A~3.Nd~(3+)离子与两个bipyO_2,四个H_2O分子和一个Cl~-离子形成配位数为九的配阳离子,其中Nd-O(bipyO_2)平均键长为2.511A,Nd-O(H_2O)平均键长为2.500A,Nd-Cl键长为2.899A。  相似文献   

20.
对2个4,4′-二甲基-2,2′-联吡啶锰(Ⅱ)配合物在生理条件及H2O2的存在下对DNA切割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配合物分别存在下的DNA切割反应具有相似的动力学反应特征。其中对超螺旋DNA切割成缺口DNA步骤,均表现为三级反应,即反应速率分别与底物DNA的浓度、配合物的浓度和H2O2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同时得到了2个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Ea)、活化焓(ΔH^≠)和活化熵(ΔS^≠)等动力学参数,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氧化切割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