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所谓"多动点",就是题目中的动点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某一动点运动时会带动或制约其他一些点的运动.由于动点的增多,牵涉面加大,如果不掌握一些方法,往往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理不出头绪来.现就这种情况下求某一动点轨迹问题以及求最值等问题谈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求动点轨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译法 .如果动点满足的条件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 ,则只需直接将动点的坐标代入 ,便可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2 )定义法 .如果动点的轨迹是某种确定的曲线 ,则可根据该曲线的定义建立其方程 .3)转移法 .如果动点P随着另一动点Q的运动而运动 ,且Q点在某一已知曲线上运动 ,那么只需将Q点的坐标用P点的坐标来表示 ,并代入已知曲线方程 ,便可得到P点的轨迹方程 .4 )交轨法 .如果动点P是某两条动曲线的交点 ,则可联立这两条曲线的方程 ,并消去其中的参数 ,便可得到P点的轨迹方程 .5 )参数法 .如果动…  相似文献   

3.
李诗秀 《数学通报》2005,44(10):38-40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时,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较复杂,不易寻找出动点的流动坐标x、y之间的关系,怎么办?分析动点运动的规律及引起动点运动的相关制约量,引入合适的参数,以参为媒,通过参数间接沟通x、y之间的代数关系,再消参数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称作参数法,  相似文献   

4.
若动点P(x,y)的变动依赖于另一动点Q(x0,y0),而Q在某已知曲线F(x,y)=0(或具有某种规律的图形)上(这时把从动点P叫做轨迹动点,主动点Q叫做点P的相关点),求出关系式{x0=f(x,y) y0=(x,y) (*),并代入方程F(x,y)=0,得所求轨迹(或轨迹所在曲线)方程F[f(x,y),g(x,y)]=0,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相似文献   

5.
巧构平面解析几何模型求无理函数的最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数学通讯》2007,(4):17-18
求无理函数的最值常见的方法有代数换元法、三角换元法、导数法等.但是有一些无理函数因其解析式结构的特殊性.用以上常规的方法不易求其最值,若能仔细分析无理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点,数形结合。构造出相应的平面解析几何模型,利用其“形”的特征,可转化为求平面解析几何模型(曲线)上的一动点到模型外两定点的距离和(差)的最值.或动点与定点连线的斜率最值,或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该动点到定直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值,从而暴露了问题的本质,使复杂抽象的函数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本文根据动点所属不同的平面解析几何模型。分类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种方法,求所给直线、圆、椭圆上一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的最值,以及求椭圆上一动点到一焦点与椭圆内(外)一定点距离之和的最值.  相似文献   

7.
动点型问题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一个或几个动点,并对这些点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相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进行研究考查.常见的动点型问题有单动点型和多动点型两类.当一个问题是求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关系时,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求解;当求图形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和一些特殊的值时,通常建立方程模型去求解. 一、单动点型 倒1已知,如图l,在直角梯形COAB中,OC∥AB,以O为原点建立平 面直角坐标系,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8,0),B(8,10),C(0,4),点D为线段BC的中点,动点P从点0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BD的路线移动,移动的时间为t秒.  相似文献   

8.
求平面上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是解析几何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之一,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和学生学习解析几何时的一个难点.由于给出平面上动点的条件往往各异,因此求其相应轨迹方程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在不同条件下求轨迹方程的几种常方法.  相似文献   

9.
耿玉明 《数学通讯》2003,(11):15-16
在解析几何教学中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历来是教学重要专题之一 ,而椭圆曲线的两种定义又是研究圆锥曲线各种性质的基本出发点 ,如果在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中充分利用圆锥曲线定义 ,常常会达到言简意明、异曲同工的效果 .下面就其运用作一些举例介绍 ,以飨读者 .1 运用第一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例 1 如图 1,已知椭圆 x2a2 + y2b2 =1(a >b >0 ) ,点P为其上一点 ,F1,F2 为椭圆的焦点 ,∠F1PF2的外角平分线为l,点F2 关于l的对称点为Q ,F2 Q交l于R ,当P在椭圆上运动时 ,求动点R的轨迹方程 .解 ∵l为∠F1PF2 的外角平分线 ,且F2 ,Q两点关于l…  相似文献   

10.
唐永  徐秀 《数学通讯》2005,(10):24-26
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考查,新考纲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因此空间图形中求动点轨迹的一类题型便应运而生.由于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中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几何体,以正方体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更受命题者的青睐.这类问题考查的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提法非常新颖,而且需要空间和平面知识的结合,所以学生很不适应.笔者在此特举几例,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全国及自主命题各省市高考题中的立体几何考题涌现出一种新颖的创新命题形式——以立体几何体为载体的轨迹问题,它重点体现了在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的知识交汇处设计图形,不仅能考查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又能巧妙地考查求轨迹的基本方法.本文将结合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的类型,对相应的解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动态问题中,有一种题型是求多动点最值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个动点分别"表演",把其余动点控制起来,让它处于暂进静止状态,"以静察动"、"寻找战机"、"俟机突围".例1如图1,直角梯形纸片ABCD中,AD⊥AB,AB=8,AD=CD=4,动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运动,将△AEF沿EF翻折,点A落在直角梯形ABCD内部P点,则PD的最小值为.  相似文献   

13.
潘彩辉 《中学数学》2023,(24):81-82
动点问题因抽象性强、对学生想象力要求高的特点,成为初中数学各类测试中失分较为严重的一类问题.根据设问背景,动点问题可被分为几何图形类动点问题、抛物线类动点问题、实际情境类动点问题这三类.本文中结合案例,展示二次函数在解决动点问题中的具体运用过程,引导学习者关注解题思路、把握解题细节,促进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多动点轨迹方程的求法,是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问题.事实上一个轨迹命题中,不管有多少个动点,总可以分成两类,即主动点和从动点,从动点随主动点的运动而运动.主动点的轨迹方程往往为已知或者容易求出,而从动点的轨迹方程是待求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多动点轨迹方程的求法.1 代入法在多动点轨迹问题中,如果主动点只有一个,其它动点都是从动点.此时,只要能找出主动点与从动点(待求的)之间的联系,并用从动点的坐标去表示主动点的坐标,然后代入主动点所满足的方程,化简整理即可.  相似文献   

15.
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既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点,又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然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由于难以进行“动态”处理,“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加之多数情况下只有在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后,才能知道轨迹的真实形状,因而学习过程更觉抽象乏味.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中的动画、追踪、轨迹等功能恰好填补了传统教学的空白,为轨迹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结合实践谈谈其在辅助轨迹教学中的作用.1 发现轨迹形状利用画板创设轨迹发现的情境可有效地化解难点.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参数是求动点轨迹的重要方法.而参数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解题速度和解题质量,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参数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是解轨迹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在较为复杂的轨迹条件下通过参数沟通动点坐标间的联系,从而获得轨迹方程。因此,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合理地选择参数。一般说来,在某一动点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参与变化的最往往不止一个,可以是几何量,也可以是物理量,它们都有被选作参数的可能。那么,怎样选择参数才是合理的呢?下面提出若干例子,逐一简析,供参考。(一)动点坐标应能表示成参数的单值函数。  相似文献   

18.
求平面上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是解析几何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之一,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和学生学习解析几何时的一个难点.由于给出平面上动点的条件往往各异,因此求其相应轨迹方程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在不同条件下求轨迹方程的几种常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常与综合性知识点融合,以动点问题的形式频繁出现在中考数学压轴题的位置.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文中主要以二次函数动点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为例展示,如何解决这一类题型.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遇到许多轨迹问题,为了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就有必要让有关图形运动起来,且把动点的轨迹留下来.虽然现在制作动画的工具很多,但数学中的轨迹问题有其特殊性,曲线的位置要求准确无误,且在运动过程中曲线的大小和形状在不断的变化.如何实现这一动态的过程呢?笔者用Authorware4.0的内部函数解决了这一问题.下面举一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其制作过程.1 问题已知定圆x2+y2=1和定点A(m,0),动圆P经过点A且与定圆相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此问题在求解时应分点在圆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