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固相法氯化聚乙烯增韧聚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氯乙烯与固相法氯化聚乙烯的相容性与氯含量、共混方式以及CPE链结构的关系,动态力学性能表明PVC/CPE为部分相容体系,CPE中类似PVC的链段与PVC形成相间过渡层,共混方式影响共混体系的相容程度,透射电镜结构表明CPE呈连续网络结构分布于PVC粒子表面,共混条件一定时,共混物的抗张强度随相容性的改改善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刚性有机填料同时增韧增强改性硬PVC韧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刚性有机填料(简称ROF)是用作塑料改性剂的刚性有机聚合物,如PS、PMMA、SAN等。实验发现将少许ROF填充到硬聚氯乙烯韧性体中,能使基体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同时提高,获得既增韧又增强的双重效果。克服了传统的弹性体增韧改性损害基体强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短玻璃纤维增韧硬质聚氯乙烯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玻璃纤维增韧硬质聚氯乙烯的机理研究叶林忠,吴其晔(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青岛,266042)关键词短玻璃纤维,硬质聚氯乙烯(R-PVC),增韧机理弹性体增韧塑料机理的研究已经向模型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l‘],刚性粒子增韧塑料的机理正在逐渐完...  相似文献   

4.
PVC/CPE blend modified by rigid particles has good combined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rigid particles (PMMA. PS. CaCO,) 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PVC/ CPE system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arent viscosity (aha) were decreased, extrusion surface smooth and Newtonian fluidity were slightly improved by filling a little amount of rigid ploymers (PS. PMMA) to PVC/CPE blends. The fluid activition energy (E,). Newtonian fluidity. extrusion surface smooth and ba of PVC/CPE blends were increased by filling CaCO3 and die swelling ratio was decreased.The newtonian fluidity. En and ηa of PVC/CPE/CaCO3 blends can be decreased by filling rigid polymers,and good extrusion surface smooth and low die swelling ratio unchanged.  相似文献   

5.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共混体流变性的影响杨文君,吴其晔,杜华(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青岛,266042)王建民,李应华,张宝善(齐鲁石化研究院,淄博,255434)关键词塑料改性,流变性,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刚性粒子我...  相似文献   

6.
氯化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共混体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氯化聚氯乙烯(CPVC)是聚氯乙烯(PVC)的氯化产物。它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耐油、隔氧等性能。它的使用温度、抗张和弯曲强度与PVC相比有很大提高。这些特性加上氯元素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使CPVC可望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有关CPVC共混体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然而多数的研究范围较窄,尤其是关于CPVC共混体系流变性研究很少见。本文首次广泛研究了不同组成的CPVC/CPE共混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了聚丙烯(iPP)和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溶液浇铸膜的形态结构.共混物中CPE含量≤70%时不妨碍iPP球晶两种结构(交叉结构和条状结构)区域的生成.在CPE含量≥80%时,分散相iPP形成近乎直角(80°)交叉的稀疏的片晶网络.在共混物的全组成范围内,CPE结晶在iPP片晶上附生生长,二者结晶C轴的交角为50°  相似文献   

8.
刚性粒子增韧聚合物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冲击力场中,在材料冲击面上的压强近乎无穷大,韧性来源于材料的局部位移。理论上能提高材料局部快速位移的手段都能提高材料的韧性。对于所有以颗粒形式增韧的体系,颗粒和基体之间形成弹性过渡区,从而实现“破裂—下楔—压缩—应力方向改变”是增韧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通用树脂,但其脆性大、热稳定性差、加工性能不佳等,需要进行改性。通过用热塑性弹性体(TPE)对PVC进行共混增韧改性,可得到高性能的PVC复合材料。共混改性为PVC增韧改性的最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本文概述了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共混体系的种类和制备方法,同时对影响热塑性弹性体...  相似文献   

10.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了聚丙烯(iPP)和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溶液浇铸膜的形态结构.共混物中CPE含量≤70%时不妨碍iPP球晶两种结构(交叉结构和条状结构)区域的生成.在CPE含量≥80%时,分散相iPP形成近乎直角(80°)交叉的稀疏的片晶网络.在共混物的全组成范围内,CPE结晶在iPP片晶上附生生长,二者结晶C轴的交角为50°  相似文献   

11.
丁腈橡胶对聚甲醛树脂的增韧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丁腈橡胶(NBR) 对聚甲醛(POM) 树脂的增韧机理,并比较了POM/NBR 体系和POM/ 热塑性聚氨酯(TPU) 体系的异同.结果表明,高丙烯腈(AN) 含量的NBR 有着和TPU 相近的溶度积参数,且其分子上的氰(CN) 基或双键对POM 分解时产生的甲醛及大分子自由基的捕捉作用,有利于改善NBR 和POM 之间相容性,因而可和POM 树脂形成良好的合金体系;当NBR 含量达40wt% 时,POM/NBR 体系出现脆 韧转变,从逾渗机制、剪切带机制、类互穿网络(IPN) 作用机制等角度进行考察的结果证明,NBR 对POM 树脂的增韧行为以及POM/NBR 共混合金体系的脆 韧转变规律与POM/TPU 体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纳米级CaCO_3粒子与弹性体CPE微粒同时增韧PVC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平均粒径为 30nm的超细级纳米CaCO3 与氯化聚乙烯 (CPE)对聚氯乙烯 (PVC)共混体系二元协同增韧效应及机制 .结果表明 ,当共混体系中有一定量的CPE时 ,纳米CaCO3 的加入可以明显地提高共混物的韧性 ,而不降低共混物的强度和刚性 .纳米CaCO3 在PVC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的分散 .当纳米CaCO3 的用量为 8份 (质量 )时 ,PVC CPE 纳米CaCO3 共混物的冲击断面产生了大量的有规则的网丝状结构 ,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 81 1kJ m2 ,比不加纳米CaCO3 的共混体系高 7 3倍 .CPE的加入对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无影响 ,纳米CaCO3 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动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3.
纳米级SiO2填充PVC/CPE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纳米材料被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已成为材料学中跨世纪的研究热点[1].纳米级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纳米材料中的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型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纤维三大合成材料之中[2].其中,纳米级SiO2是纳米材料中的重要一员,它被称作跨世纪的高科技材料[3].因此, 本文就纳米级SiO2填充PVC/CPE复合材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PVC/ABS共混塑料的结构,结合其流变性能,机械性能,探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VC/ABS共混望料的热性能,抗冲击强度介于纯PVC和ABS之间,而缺口冲击强度则优于PVC和ABS,且当ABS含量为30%时有个最大值,这是由于PVC/ABS共混塑料的微观结构造成的。PVC/ABS共混塑料随着ABS含量的减少,“橡胶”粒子变小,当ABS含量为30%时,二组分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界面粘结对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丙烯腈(AN)含量不同的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研究了界面粘结对PVC/NBR共混物脆韧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体层度T相等时,过强的界面粘结,使PVC/NBR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降低,并且其产生脆韧转变的临界基体层厚度Tc减小.界面粘结对于聚合物共混物的增韧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损伤区分析给出:随着界面粘结强度增大,空洞化过程受阻,减弱能量的耗散,并且不利于诱导剪切屈服损伤的产生,因而不利于增韧;但是界面粘强度过小,意味着共混物的相容性太差,致使分散相粒径过大,也不利于增韧.所以对增韧来讲,共混物的界面粘结强度存在一个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1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共混体系流变行为及形态的研究汪晓东,励杭泉,金日光(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北京,100029)关键词共混合金,线性互穿网络,双连续相,网络增韧机理通常聚合物的增韧机理是在树脂中引人柔性链段[1]形成复合物(如橡塑共混物),这些...  相似文献   

17.
纳米刚性微粒与橡胶弹性微粒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试验、DSC 分析以及材料断面形貌与结构分析等手段,对以纳米二氧化硅(SiO2) 为刚性微粒、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 为弹性微粒组成的聚丙烯(PP)/ 纳米SiO2/EPDM 的同时增强增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种微粒可同时大幅度提高PP 的韧性、强度和模量,当PP/ 纳米SiO2/EPDM 为80/3/20 时,两种微粒体现较明显的协同增韧效应.纳米SiO2 可提高PP 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度,并使球晶细化.纳米SiO2 刚性微粒在PP连续相中以微粒团聚体形态分布,构成团聚体的平均微粒数约为6 ~7 ,其与PP基体表现出较强的结合牢度.PP/ 纳米SiO2/EPDM 的综合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工程塑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纳米材料被称为“2 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 ,已成为材料学中跨世纪的研究热点[1 ] 。纳米级无机粒子 /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纳米材料中的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型材料 ,可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纤维三大合成材料之中[2 ] 。其中 ,纳米级SiO2 是纳米材料中的重要一员 ,它被称作跨世纪的高科技材料[3] 。因此 ,本文就纳米级SiO2 填充PVC/CPE复合材料进行探讨。1 实验部分自制 纳米级 (和普通超细 )SiO2 ,平均粒径约为 5 0nm ,比表面积约为 30 0m2 /g ,经过特殊表面处理 ,再用偶联剂、分散剂处理 ,1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