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角紫外光谱研究了不同pH值下微乳体系中稀土Nd^3 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微乳体系中Nd^3 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机理。同时,制备了它们的固态聚合物,测定了红外光谱特性,表明BSA在SDS微乳体系中确与Nd^3 离子发生了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pH6.30、37℃条件下,采用离心超过滤技术测定了11种稀土离子(Ⅲ)与牛血清白蛋白(B8A)的专一性结合常数K_s和非专一性结合常数K_(ns)观察到K_s随稀土系列原子序数(Z_(RE))的变化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和"钆断现象",而K_(ns)~Z_(RE)类似于一元羧酸-稀土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变化规律。求出Tb(Ⅲ)-BSA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分别为ΔH_s=44.5±0.8kJ/mol,ΔS_s=243.2±2.4Jmol·K,ΔH_(ns)=19.9±1.1KJ/mol,ΔS_(ns)=141.4±3.2J/mol·K。根据不同pH下测得的Tb(Ⅲ)与BsA结合的K_s和K_(ns)拟合出BSA分子中参与稀土配位的基团的质子解离常数pK=4.60,进而确定出这些基团主要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残基侧链中的β、γ-COO ̄-。  相似文献   

3.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铜离子(Cu^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Cu^2+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并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4.
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铁(Ⅲ)(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DTA-Fe(Ⅲ)可以进入牛血清白蛋白的疏水腔,使蛋白质非极性区的生色基暴露于极性溶剂;EDTA-Fe(Ⅲ)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测定了EDTA-Fe(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利用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牛血清白蛋白与EDTA-Fe(Ⅲ)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使用同步荧光技术探讨了EDTA-Fe(Ⅲ)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光谱法研究苯甲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体外相互作用。苯甲酸钠的加入使得白蛋白紫外吸收光谱中210nm处的峰值逐渐降低,峰位红移。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量结果显示随着苯甲酸钠的加入白蛋白中α-螺旋的百分含量减少。白蛋白中色氨酸残基的荧光被苯甲酸钠淬灭。以上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引起了BSA构象的变化,1mg的BSA中加入10mg苯甲酸钠,就会造成BSA损伤。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氨蝶呤(M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HAc-NaAc(pH 3.4)缓冲介质中,MTx能引起BSA的荧光猝灭,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为5.50×105 L·mol-1,结合位点数为1.此外还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考察了MTX对BSA构象的影响,MTX的加入使得BSA构象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Norfloxac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确定了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测定和计算不同温度下该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根据热力学方程求得了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讨论了两者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同时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诺氟沙星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观测到生理pH7.43条件下秋水仙碱使BSA的紫外吸收峰增强,特征荧光峰淬灭.Stern-Volmer淬灭曲线显示,秋水仙碱对BSA的荧光淬灭很可能是一个单一的静态淬灭过程.当λex=295nm时,秋水仙碱可以淬灭BSA中97.1%的Trp残基.  相似文献   

9.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蒲公英提取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提取物和溶剂种类这两个因素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花或叶的甲醇提取物使BSA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其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无明显红移;蒲公英花或叶的乙醇提取物使BSA的荧光产生猝灭,且其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明显红移;甲醇溶剂对荧光强度有比较大的影响,而乙醇则无明显影响.随着提取液浓度增加,蒲公英甲醇提取物与BSA相互作用的△F呈线性增加趋势,蒲公英乙醇提取物与BSA相互作用的△F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紫杉醇(Taxol)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称BSA)的相互作用.在生理条件下(含0.10 mol/L NaCl的Tris-HCl缓冲溶液,pH7.40),以286 nm为激发波长,在288~5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荧光光谱,BSA有较好的荧光效应,紫杉醇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紫杉醇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不同温度时结合常数的大小推测紫杉醇对BSA的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1.
以三苯甲烷类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RL)为荧光探针建立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近中性范围内,碱性品红与蛋白质有较强的结合,该产物的荧光强度与蛋白质的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响应范围为0~5.0μg/mL,最低检出限可达19.6μg/L,用于实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研究了R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模型,发现结合反应符合Pesavento提出的相分配模型,求得不同温度下RL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依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RL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2.
牛血清白蛋白对牛红细胞SOD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戊二醛交联法研究了牛血甭白蛋白对牛红细胞SOD的化学修饰,修饰酶活力回收率为51.2%,氨基修饰率为33.1%,SOD经牛血清白蛋白修饰后提高了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并保持良好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14.
荧光法研究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荧光法研究了氟罗沙星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现象,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读物计算了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根据Foester能量传递原理计算出氟罗沙星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研究了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15.
头孢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了头孢拉定(Cefradine)、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由Lineweave-Burk双倒数图,分别求出了在284,290 nm波长激发下它们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BSA内源荧光主要由Trp-214色氨酸做贡献.依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出了头孢拉定与Trp-214的距离r284,激发=2.37 nm,r290,激发=2.40 nm;头孢羟氨苄与Trp-214的距离r284,激发=2.35 nm,r290,激发=2.37 nm;证实药物的稳定性及半衰期与结合常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二(1-甲基庚基)磷酸酯(DMHPA)-稀土(RE)萃取体系中凝胶态形成的条件,发现DMHPA的浓度、皂化度、稀土负载率等其它诸因素对凝胶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在含二价过渡金属Cu^2+和Ni^2+离子的有机相中未观察到凝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水溶液中,纳米银粒子的紫外吸收峰随牛血清蛋白(BSA)浓度的增加而红移并且吸光度降低,表明纳米银粒子能与BSA发生相互作用,红外光谱也证实这种作用的存在。水溶液中,纳米银粒子具有一个较弱的反二级散射光谱,BSA存在下,其反二级散射大大增强并产生相应的散射光谱,最大波长位置位于470nm。BSA在O—8μg/ml范围内与散射峰强度△I成正比。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可用于痕量BS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用氧化铁凝胶在溶液中进行对稀土离子的吸附实验,得到的数据符合Flory-Huggins等温式,计算了标准摩尔吸附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吸附熵和标准摩尔吸附焓。零电荷点和等电点的测量结果表明发生了特性吸附。氧化铁凝胶骨架上的OH基团是产生特性吸附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