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编者的话     
今年十月是我国实验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贾有权教授诞辰95周年,我们怀着对他深深的敬意编辑出版这一纪念专辑。贾有权教授是著名的实验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曾任《实验力学》第一任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和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第三至第八届名誉理事。他献身我国力学教育与实验力学科学研究六十多年,在我国光弹性、全息动态、  相似文献   

2.
亢一澜 《实验力学》2016,(5):573-576
正1深切缅怀贾有权教授贾有权先生仙逝已有六载,又逢诞辰百年,值此之际回顾先生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思想,追思怀远,启迪我们对实验力学发展的思考。贾有权先生(1916.11~2010.07),是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实验力  相似文献   

3.
贾有权是我国著名的实验力学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市力学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力学规划组组员兼“力学实验方法及测试技术”学科组组长,天津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并任《力学学报》等六种全国  相似文献   

4.
???? 《力学与实践》1985,7(4):58-58
贾有权是我国著名的实验力学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市力学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力学规划组组员兼"力学实验方法及测试技术"学科组组长,天津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并任《力学学报》等六种全国 ...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今年十月是我国实验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贾有权教授诞辰95周年,我们怀着对他深深的敬意编辑出版这一纪念专辑。贾有权教授是著名的实验力学家与力学教育家,曾任《实验力学》第一任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和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第三至第八届名誉理事。他献身我国力学教育与实验力学科学研究六十多年,在我国光弹性、全息动态、云纹技术、流体双折射等实验技术方面,和在断裂力学、细观力学等研究领域,以及在众多的工程领域,进行了早期开创性工作,为我国实验力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贾有权教授1961年开始招收实验力学专业研究生,随后在国内开设了光弹性与实验应力分析等实验力学课程和讲习班,组织出版了多本实验力学教材,为我国实验力学培养了一大批后继人才。贾有权教授始终秉承固本求源,探索创新的科研理念,不断在实验力学前沿科学领域探索创新。同时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学研究要面向工程实践和服务国家建设。1984年他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了“实验力学与国民经济建设关系”一文,总结了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应用例子,论证了实验力学在促进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贾有权教授诲人不倦的育人精神,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为我们后来人作出了榜样。他求真创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纪念贾有权教授诞辰95周年,我们特邀了部分学者为本专辑撰稿,受邀作者中有实验力学的前辈与中年学者,也有海外实验力学领域的华人学者,还有一批青年博士生与博士后,三代学者映射了实验力学研究队伍近年来的稳步发展。专辑稿件内容丰富,包括有:大型结构变形的摄像测量、动光弹性法与应用,细胞牵引力显微镜反演方法,脉冲激光动态光力学方法与应用等实验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频闪法研究材料疲劳断裂性能,薄膜层材料的热屈曲实验,电子封装器件热变形的投影云纹检测,虚位移场方法研究材料性能,基于微梁技术的非制冷红外光学成像技术,三维微结构高频动态测试,湿热环境下加固构件的耐久性实验,复合材料结构状态识别感知技术,焊接接头超高周疲劳实验研究,厚壁管道周向导波检测技术研究,数字相关方法中的精度与速度等研究论文。专辑中的论文反映出在实验力学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研究中所取得的新进展,在工程测试技术研制与服务国家建设中所取得的新成果。 作为本专辑的编者,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以此弘扬贾有权教授始终为实验力学发展耕耘不懈的精神。我们深深感谢作者们对本专辑的贡献与支持,感谢各位论文评阅人为保证专辑质量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期望本专辑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教师和学生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8月25日是郑哲敏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忌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撰写此文,纪念我们的好理事长。十年动乱后,1977年钱学森理事长主持了中国力学学会的恢复活动。1978年郑哲敏先生被增补为学会的常务理事,并继钱学森、郭永怀之后,继任《力学学报》第三任主编(1979—1985年)。1982年,钱令希先生被选为第二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郑哲敏任常务副理事长,全面处理学会的各项常务工作。1986年郑先生当选为第三届理事长。之后,他一直是中国力学学会的名誉理事。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政协常委、《固体力学学报》主编、中国力学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上海力学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著名固体力学家——罗祖道教授因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不幸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日晚十时二十八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相似文献   

8.
《计算力学学报》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于 2 0 0 1年 1 2月 6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学报部分新老编委、编辑部新的组成成员及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编委会主编、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钟万勰教授主持会议。第三届编委会  相似文献   

9.
第六届《力学与实践》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9年6月26日在北京召开,第六届编委会主编王振东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洪友土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国力学学会祝贺新一届编委会的产生,并对历届编委会为刊物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在谈到《力学与实践》这本在力学界影响广泛,深受读者喜爱与关注,且发行量最大的期刊时说:《力学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科普特色,信息量大,读者面宽,深受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的喜爱,使她始终拥有较大的读者群,并且在宣传力学…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扩大会议于1990年10月8日至12日在北戴河外国专家休养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新选举产生的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李国豪、季文美、贾有权先生和三届理事以及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直属专业组组长,省、市力学学会理事长和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力学》2009,24(4)
由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三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于2009年7月28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天津大学、中科院力学所等大陆10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5名一线学者、教授等高层次青年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与来自台湾清华大学、成功大学等10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6名学者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大会由内蒙古工业大学邢永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清华大学(新竹)王伟中教授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二届实验应力分析学术会议于1979年7月3日至9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教育部委托天津市力学学会和天津大学举办。来自研究所、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的148个单位的实验应力分析工作者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了论文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二届实验应力分析学术会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第二届实验应力分析学术会议于1979年7月3日至9日在天津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教育部委托天津市力学学会和天津大学举办。来自研究所、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的148个单位的实验应力分析工作者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了论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实验力学》编委孙燕君教授因病于1988年1月31日逝世,终年六十二岁。孙燕君教授195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北方交通大学从事工程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5.
冷劲松  张志春 《力学进展》2010,40(3):351-351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新材料力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2月3至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来自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16家科研院所的40余名教授、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谢惠民教授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方岱宁教授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16.
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于2009年7月25至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亢一澜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惠民教授致开幕词,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方岱宁教授到会祝贺并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处孟庆国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内蒙古工业大学校长邢永明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7.
受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的委托,由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力学会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光测力学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混合法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远至新疆、内蒙、广西等的全国20个单位4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高等院校的代表约占76%、各工业部门研究所的代表约占21%。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代表人数大致相当,共占代表总数的70%以上。中国力学会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付梦莲高级工程师、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贾有权教授,实  相似文献   

18.
蒋咏秋简介     
蒋咏秋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编委、《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应用力学学报》顾问、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协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市政协委员。蒋咏秋教授1920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青年时代,日寇入侵、家乡沦陷,流亡陕南,考入陕南城固县的西北工学院,后又转入当时流亡到四川乐山县的武汉大学,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于1942年学成毕业。1947年他考上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生,他兴冲冲地到美国留学后,受到的却是和当时旧中国国 ...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固体力学学报>自一九八〇年第一期创刊以来,已经整整30年了, 其英文版已在国际期刊网上传播多年.它从襁褓初生,发展到今天,这一切既要铭记创刊时中国力学学会与固体力学专业组诸位前辈们的远见与辛劳,华中科技大学(当时的华中工学院)校系领导的热心支持,也要感谢国内外固体力学界同仁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2017,39(3):311-314
周培源先生是1946年建立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的首届理事,1951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5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1957年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文章回忆了时隔35年为周培源先生举办两次学术报告会的经过,介绍了建议将中国力学学会1988年开办的"青年力学竞赛",以周培源先生名字冠名为"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最高层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过程.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现已成为中国力学教育的品牌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