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育的意义和特点,归纳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施行工学结合教育的意义,并且提出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的类型,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教师配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是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学模块的合理搭配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是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实习实训条件的健全是“干”字形能力培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与企事业用人单位需求相衔接,也是高职教育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发展和创新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园林技术专业为例,在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符合现阶段园林技术专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敬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3,(8):62-64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特点探索适应金融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金融行业的调研、分析,结合金融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设计实施“四环相扣、双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金融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剖析工学结合由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以创业创新班为例,在确立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实现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共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春洁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23(3):85-88,104
新时期高等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教学改革的系统要求。是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它的内涵是实现基于工作流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文章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9.
覃朝晖;何伟军;谭江涛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2,(Z2):143-144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维度与国家及部委属重点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地方综合性大学具有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两大特点,本文坚持"一基一本"的培养原则,构建了突出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两特点、三面向、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何晨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7):175-176
工学结合主要以职业为指导方向,学生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本文简单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工学结合模式在艺术类人才培养中的推广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推行工学结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余学院光伏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结合新余学院光伏专业实际,探讨工学结合"双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高校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玉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11):250-250
工学结合就是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要在学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即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工作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即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又经过学校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即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和职员。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13.
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管理学科的迅速发展,管理类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必须积极改革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照通才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类人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环境育人理念,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努力营造育人环境,校园申报了国家级3A景区,成为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积极利用校(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园(国家级3A景区华夏民族文化风情园)"景区一体化的环境优势,建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全真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凸显环境育人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涉及到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等多个教育教学过程环节.作者认为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应该更多的关注人,以生为本,确实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么样培养人这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时期下进一步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专业培养理念、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师资建设等问题都需要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经验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行业标准为基础,以专业培养方向为目标,构建合理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创业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颖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4,(1):75-77
“内外交替、全岗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最新理念,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现实意义。积极探索“内外交替、全岗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双培养,增强学生的双证率、就业对口率、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巩固学校所在区域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的行业地位。 相似文献
19.
夏建红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9-141
“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工学结合最大的特点是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上岗位,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主的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