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木糖醇和L—阿拉伯糖醇都是戊糖醇,二者分子构型仅是C_4上羟基在空间排列位置不同。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不能使二者有效分离。但是二者与La~(3+)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络合能力不同;用水淋洗,可以有效地分离。采用该法分离出工业木糖醇中不宜食用和药用的L—阿拉伯糖醇,得到了纯度为99.8%,收率达70.04%的木糖醇。  相似文献   

2.
柱层析法分离木糖醇和山梨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层析、D031、001×7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它们的H~+、NH_4~+、Co~(2+)、Ba~(2+)、Ak~(3+)、Fe~(3+)或Cr~(+3)等离子基型对木糖醇和山梨糖醇的柱层析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层析H~+、Fe~(3+)型和D031H~+型树脂能有效地分离木糖醇和山梨醇。最适宜温度均为55℃,最适宜洗脱液流量:层析H~+及Fe~(3+)型树脂分别为4.8ml/min和2.8ml/min,D031H~+型为3.0ml/min。以10~(-3)mol/dm~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3%正丙醇溶液为洗脱液能明显提高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分离木糖醇结晶母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001系列离子交换树脂抗衡阳离子型式、树脂交联度、树脂粒径等因素对木糖醇结晶母液分离为糖组分和糖醇组分的影响.筛选出了具有较好分离效果的 001×8(Ca)(0.15mm~0.30mm)树脂.对柱温、柱长径比、进料量、进料浓度、洗脱速度、洗脱液pH等操作因素进行了分离条件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对未糖醇结晶母液进行分离,得到去除糖组分的糖醇组分回收率为92.3%,完成了木糖醇结晶母液的阶段性分离纯化任务.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多元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兖了木糖醇、阿糖醇、山梨糖醇在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上的分离。探讨了树脂类型、洗脱剂流量和酸度及层析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工业规模分离多元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1BXB结构基础上, 通过分子对接方法构建木糖异构酶与抑制剂木糖醇的复合物模型, 为合理设计解除木糖醇对木糖异构酶的抑制及进一步揭示木糖醇对该酶抑制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型甜味剂——木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糖醇作为新型甜味剂,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木糖醇的理化性质、医用价值及木糖醇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7.
蔗渣水解液及发酵液中糖及糖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HPLC测蔗渣水解液及发酵液中木糖、木糖醇等。在SpherisorbNH2柱上用乙腈+水(80+20)分离,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15min内同时分离测定木糖、木糖醇及其它五种糖。线性范围在 0~7.5 g/L,相对偏差小于4.1%。  相似文献   

8.
许莉  丁成荣  林环  王旭  林瑞森 《化学学报》2007,65(23):2797-2801
应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298.15 K时甘氨酸、L-丙氨酸或L-缬氨酸与不同组成的木糖醇-水混合溶剂构成的三元系溶液的密度, 计算了氨基酸的表观摩尔体积、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 根据结构水合作用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氨基酸两性离子部分与木糖醇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 且随木糖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氨基酸在木糖醇水溶液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为正值, 甘氨酸的迁移偏摩尔体积大于L-丙氨酸和L-缬氨酸的. 氨基酸在木糖醇水溶液中的水化数随溶液中木糖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聚α-乙烯基吡啶大孔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胆红素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交联聚α-乙烯基吡啶珠状树脂,对树脂的交联度及致孔剂等因素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度在10%、致孔剂用量为200%时,可获得高比表面积的树脂。聚α-乙烯基吡啶珠状树脂对胆红素的清除率可达91%。但共血液相容性较差,对血液中白细胞及血小板的破坏达50%。使用时需包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脂吸附法处理水杨酸生产过程中含酚废水,选择H—103吸附树脂进行了工艺条件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H-103树脂对废水中苯酚和水杨酸的平均吸附率大于99%,树脂工作吸附量为100~105mg/ml湿树脂,COD_(Cr)值去除率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1.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含磺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含磺胺废水。实验表明,DRHⅢ树脂对磺胺具有良好的吸附-解吸效果。原废水中磺胺浓度约为17.2g/L,COD约为13750mg/L,经树脂吸附处理后,废水中COD去除率约86%,磺胺的吸附率88.2%,树脂的解吸率为97.5%,磺胺的回收率约86.0%,其纯度达99.8%。在废水有效处理的同时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对Au~(3+)具有高吸附容量的聚乙烯苄硫脲大孔型螯合树脂(硫脲树脂)。大孔型交联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以1,4-二氧六环为溶胀剂,无水乙醇为溶剂与硫脲反应,功能基转化率达理论值的98.8%。树脂对Au~(3+)的吸附容量为819mgAu~(3+)/g树脂,最佳时达920mgAu~(3+)/g树脂。硫脲功能基与Au~(3+)的螯合比是1,探讨了pH对Au~(3+)吸附率的影响,研究了硫脲树脂对Au~(3+)的吸附速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探讨了树脂的结构。硫脲树脂可从电镀的废水中回收纯金,回收率≥95.7%,纯度为99.98%。  相似文献   

13.
D201BR树脂的性能及应用于苦卤提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南开牌D201BR树脂的性能及应用于从苦卤中提溴。实验表明,将含溴量为0.9~1.70克/升的苦卤顺流通入树脂柱,当流速为2~4米/小时,pH为5,操作温度在5~22℃时,树脂吸附率可达94~97%,饱和树脂可用二氧化硫或亚硫酸钠溶液洗脱。洗脱率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六种含有乙二醇、多甘醇及多甘醇单醚功能基的树脂。树脂的功能基转化率达93.4—97.5%。树脂2—6对Au(Ⅲ)的吸附率达90—100%,对Pt(Ⅳ)为40—50%,但对共存的Pd(Ⅱ)、Cu~(2+)、Ni(2+)、Cd(2+)等离子甚少吸附。六种树脂的吸金容量在226.3—93.8mg Au(Ⅲ)/g树脂之间。被吸附的金可用3%。硫脲-1N盐酸容液洗脱。洗脱率达95.8%以上。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法提取L-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L-苯丙氨酸的方法,针对本研究体系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苯丙氨酸,以浓度为0.5%氨水进行洗脱,收集的流份经D354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浓缩结晶后得L苯丙氨酸成品,总提取收率为80%。  相似文献   

16.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 K时木糖醇在纯水和碱金属卤化物水溶液中的稀释焓, 根据McMillan- Mayer理论计算了木糖醇在溶液中的二到四阶焓相互作用系数. 结果表明, 木糖醇在碱金属卤盐溶液中的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2均为正值, h2值随着碱金属阳离子或卤素阴离子半径的增大皆依次增大. 根据木糖醇参与的溶质-溶质, 溶质-溶剂等弱相互作用, 对该种多元醇在碱金属卤盐水溶液中的焓相互作用系数的变化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微型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无糖口香糖中的木糖醇和山梨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建国  宋莉华  周伟红 《分析化学》2007,35(11):1661-1664
采用微型的毛细管电泳-安培(CE-AD)测定装置对市售的3种无糖口香糖中的木糖醇和山梨醇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铜盘工作电极,在0.65V的检测电位下,用70mmol/L NaOH缓冲溶液,4kV的分离电压,木糖醇和山梨醇在10min之内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其中木糖醇的线性范围为5×10-5~1×10-2mol/L,山梨醇的线性范围为5×10-5~5×10-2mol/L(r>0.9997),检出限分别为5×10-6mol/L和2.5×10-6mol/L。该方法测定样品中木糖醇和山梨醇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分别为3.7%、4.5%和98.1%、91.1%(n=10)。将该方法用于好丽友口香糖、益达口香糖、华艾康口香糖中木糖醇和山梨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离子交换分离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矿中微量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10#呱啶树脂分离富集金,研究了410#呱啶树脂吸附金的介质、解吸剂的种类,优化选择了吸附介质的浓度、解吸液的浓度、解吸时间等条件,建立了410#呱啶树脂分离富集-硫脲解脱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金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1%-6.49%(Ft=7),回收率为97%-107%。  相似文献   

19.
以对氟苯乙烯,二乙烯苯为原料合成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考察了磺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及卤原子,树脂类型对树脂耐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氟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体需用发烟硫酸在110℃才可磺化,大孔磺化对氟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树脂在190℃水中20h的磺酸基降解率为24.7%,而普通磺酸树脂的磺酸基降解率为53.3%。  相似文献   

20.
用两种二步法将交联度6%的大孔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制成了聚乙烯基苯甲酸树脂,产品氯含量均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