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紫杉醇全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化民  李叶芝 《合成化学》1998,6(3):238-247
评论了紫杉醇合成了合成战略,合成路线,逆合成分析及展望,参考文献9篇。  相似文献   

2.
绿色合成,作为当代有机合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前沿,已成为化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从催化剂、绿色溶剂、合成手段、合成方法、计算机辅助绿色合成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实现绿色合成的有效途径,并对绿色合成的目标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35篇。  相似文献   

3.
微波合成SrTiO3的工艺、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微波会成这一材料合成新方法制备SrTiO3,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微波合成产物的结构,确定出制备纯净SrTiIO。的合成条件.对微波合成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探索,从合成产物的显微结构、粒度分布、比表面积、烧结性能等方面比较了微波合成与常规固相合成的差别,结果表明微波合成与各种常规方法相比有合成时间短、合成工艺简单、合成产物性能好等特点,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材料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4.
液相组合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家喜  麻远 《化学通报》2002,65(3):145-152
综述了液相组合化学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液相组合合成中的分离纯化方法和合成方法策略,基本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利用固相载体协助分离纯化法,相萃取分离纯化法和色谱法,主要合成方法策略有平行合成策略和索引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5.
同步多重有机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多种同步多重有机合成技术及其在药物筛选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多针同步合成,光引导定位平行合成,一珠一肽合成及编码组合合成。  相似文献   

6.
碳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碳酸二乙酯是绿色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它的合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重视。本文简述了近些年来碳酸二乙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光气法、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脱羰基法、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法以及生化法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乙醇氧化羰基合成法。  相似文献   

7.
申文杰  胡津仙 《合成化学》1997,5(4):331-337
介绍了甲醇,异丁烯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的催化剂,热力学,动力学。综述了合成MTBE的主原原料异丁烯的生产过程,并总结了甲醇,异丁醇和甲醇,叔丁醇合成了MTBE的研究开发进展,参考文献16篇。  相似文献   

8.
许家喜  杨俊海 《合成化学》1998,6(3):248-254
综述了固相法合成糖肽的最新进展,论述了合成策略和所用聚合物载体,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合成糖肽的方法,参考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9.
MCM-22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素娟  徐龙伢  王清遐 《化学通报》2003,66(10):651-653
以己内酰胺催化加氢得到的有机混合物水溶液(OMS)为模板剂合成了纯MCM-22分子筛,考察了晶化条件对合成产物的影响。采用XRD、SEM和NH3-TPD对所合成MCM-22分子筛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碱度是影响合成产物的重要因素,合成纯MCM-22的硅铝比范围不大,同时原料中水含量对合成产物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改变硅铝比及水蒸气处理可以调节MCM-22分子筛的酸性。  相似文献   

10.
阚显文  赵广超  胡斌  方宾 《合成化学》2002,10(5):391-396
综述了药物中间体电合成技术的研究,从直接电合成、间接电合成、成对电合成及超声电合成法四个方面介绍了电合成技术在药物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参考文献43篇。  相似文献   

11.
对脂肪酶在丙酮介质中催化香草醇和壬酸甲酯合成辣椒素酯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HPLC方法测定酶催化合成产物辣椒素酯的浓度,确定了反应初速度;采用双倒数作图分析法和产物抑制试验法研究了本合成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辣椒素酯的酶催化合成是按乒乓反应机制进行的.研究还确定了酶反应动力学方程和Vmax、KmA、KmB的值,并对其...  相似文献   

12.
荧光增白剂4,4′-二(4-磺酸钠苯乙烯基)二苯甲酮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Heck反应合成了4,4′-二(4-磺酸钠苯乙烯基)二苯甲酮.对Heck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使用壳聚糖负载钯为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情况.通过研究影响该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优化了实验条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K3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紫外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世民  马永钧 《分析化学》1998,26(2):184-187
用薄层池循环伏安法和现场薄层池紫外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维生素K3(VK3)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薄层池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VK3的电化学反应为二步1e准可逆过程,现场薄层池紫外光谱电化学的实验结果和Nernst图解分析表明:电解还原反应的最后产物为2-甲基-1,4-萘酚。该反应偶合有前行化学反应;还原产物经电解氧化的产物为2-甲基-1,4-萘酚。该反应偶合有前行化学反应;还原产物经电解氧化的  相似文献   

14.
The reaction between boron trifluoride methanol complex and sodium methoxide in methanol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onductivity as the reaction indicato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and a mechanism of this reaction was proposed. Moreover, proper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proposed for boric acid preparation using this reaction.  相似文献   

15.
在高压反应器中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甲醇解聚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等对解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利用凝胶色谱分析了反应后固体产物的组成,利用羧甲基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建立了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解聚反应的活化能为87.8kJ/mol。  相似文献   

16.
BMD/UP体系非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饱和聚酯是最常用的一种热固性材料,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是较受关注的两个方面,利用双马来酰亚胺作为第二组分对不饱和聚酯进行耐热改性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其动力学过程对于固化反应温度、时间等工艺合理优化控制,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BMD/UP体系中反应的复杂性,本文采用n级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The principle and experimental law of testing sets to test reaction temperature change were introduced. Using “powder sputtering plane thin-film SnO2/CeO2 alcohol sensor”,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change was tested and the law of versus gas concentration was given by the inserting method. The rate equation of surface reaction was deduced and reaction probability of surface molecule was calculated. The general reaction rate equation includes two kinds of experiential formula—hyperbolic and power function formula and the concept of molecule reaction probability is minor, which in general is 10-3-10-5.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and epoxy system was studied by a novel rheological method. The reaction process was determined by rheological tes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stages in the reaction between PBT and epoxy, which were reaction-controlling stage (stage I), reaction-stagnation stage (stage II) and diffusion-controlling stage (stage III). In addition, the stage I was select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kinetics by the rheolog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between PBT and epoxy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 pseudo-first-order reaction due to the excessive amount of epoxy group. Furthermore, the reactio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stage I determined by the rheological method was 143 kJ/mol. To confirm these results, the reaction kinetics was also evaluated by the endgroup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could also be classified as a pseudo-first-order reaction. Moreover,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reaction was 116 kJ/mol,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value obtained by the rheological method.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低热固相反应的冷融熔机理和冷溶熔机理,其中冷融熔机理主要针对于不含结晶水的反应体系,冷溶熔机理主要针对于含结晶水的反应体系,并对低热固相反应动力学提出冷融熔/冷溶熔、扩散、反应、成核、生长的五步机理。两种机理都避开了分子在固相晶格中的扩散,从而对低热固相反应的扩散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释,并给出了低热固相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判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UV-LED(=365 nm)为紫外光源,在自制的恒温石英玻璃光催化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芳香醛的非均相光催化缩醛反应.以乙醇等作为溶剂和反应物,快速高效和高选择性地合成了苯甲醛二乙基缩醛(BDA).在光强为0.6 mw/cm2,苯甲醛初始浓度为0.05 mol/L,催化剂TiO2(P25)用量为5.0 g/L,反应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苯甲醛二乙缩醛的产率可达99.86%.研究表明,氧气的存在是顺利发生光催化缩醛反应的重要条件.反应液pH值、醇溶剂种类及苯环对位取代基等因素都会对光催化缩醛反应速率和产率产生影响.pH值及醇溶剂的pKa越小,缩醛反应速率越快.苯环上对位取代基会抑制缩醛反应的进行,其中供电子取代基相对吸电子取代基更有利于缩醛反应进行.结合实验,提出了光催化缩醛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