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报道了合成的8种4,6-二甲基嘧啶-2-硫代乙酸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LnL3.nH2O,其中HL=4,6-二甲基嘧啶-2-硫代乙酸,Ln=La,Ce,Pr,Nd,Sm,Eu,Gd,Tb,n=4或5。在配合物中配体羧基脱去质子后采用螯合双齿的方式与稀土离子形成配位键,同时,配合物中含有4或5个结晶水。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部分配合物对常见的HL-60人白血病细胞、BGC-823人胃癌细胞、Bel-7402人肝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2-巯基-4,6-二甲基嘧啶配体(HL)及其锌(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分析(ESI-MS)、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DSC热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出配体和配合物可能的组成和结构.对绿豆、小麦、玉米的培养实验表明,10-4g/g浓度的锌(Ⅱ)配合物溶液对种子的生长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4,6-二甲基-2-巯基嘧啶和草酰氯为原料合成了硫代二草酰二(3,5-二甲基嘧啶)(L)及其锰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锰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锰配合物的阳离子与DNA磷酸基团的氧负离子形成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4.
嘧啶类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嘧啶类衍生物;除草剂;嘧啶类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8-羟基喹啉-2-甲醛和2-肼基-4,6-二甲基嘧啶为原料直接缩合合成8-羟基喹啉希夫碱(QD),以其为活性配体,运用溶剂热法合成8-羟基喹啉希夫碱-锰(Ⅱ)配合物,用X-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果表明,Mn(Ⅱ)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由一个Mn原子、两个氯原子和一个配位QD配体组成。Mn(Ⅱ)配合物中的金属中心Mn(Ⅱ)原子通过QD配体上的N1、N2和N5进行螯合,形成五配位的三角双锥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稀土氯化物、钼酸钠和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3(ADP)(MoO4)2(CH3OH)4Cl5·2H2O(RE=La3+,Sm3+,Y3+,Er3+,ADP=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三元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属于广谱抗菌剂.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初步研究了三元配合物的抗癌能力,结果证明其具有使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轴向有机配体对Schiff碱配合物模拟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斌 《化学学报》2000,58(8):971-974
研究了13种轴向有机中性配体(咪唑、嘧啶、吡唑、吡嗪、哌啶、4-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三苯基膦、噻吩、呋喃、吡咯)对Schiff碱双锰配合物在模拟酶催化PhIO单加氧化环己烷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轴向有机配体均能提高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一般轴向配体碱性愈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愈高。  相似文献   

8.
稀土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稀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稀土与配体形成配合物后其抗肿瘤活性强于配体。目前,国内外研究安全、有效、可控的稀土配合物的抗肿瘤药物已经成为热点,已研究出多种稀土配合物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机制分析。本文对已研究出的多种稀土配合物如邻香兰醛缩氨基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氧氟沙星稀土配合物、嘧啶类稀土配合物和芦丁素稀土配合物等进行分类,并对其抗肿瘤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
二乙氧基嘧啶胺Ni(Ⅱ) 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嘧啶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 不仅增强原药物的活性、延长持效期和半衰期, 而且还能降低毒性. 研究表明[1] Pt和Pd的嘧啶类配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但对人体特别是肾脏等器官的毒性大; 若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u, Zn , Co, Ni等代替Pt或Pd, 则可能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10.
成功地合成一种新的四齿配体2,5-二(4-((2-吡啶-1氢-苯并[d]嘧唑)甲基)苯基)-1,3,4-噁二唑(L),并且将该配体作为第二配体合成出双核Eu3+配合物[Eu(TTA)3]2L(TTA二2-噻吩三氟甲基乙酰丙酮),配合物[Eu(TTA)3]2L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吸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充分表征.为了讨论配...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2016,(3)
环金属钌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和光物理性质,在诸多光电领域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电子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后期金属化"、"前期金属化"、"转金属化"三种方法.环金属配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多样性.环金属配合物由环金属配体和辅基配体与金属螯合形成.环金属配体包括N^C、N^N^C、N^C^N和C^C^C-类型多齿配体.辅基配体主要包括吡啶、咪唑、三唑、嘧啶等杂环.碳-金属键的引入大大降低了钌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通过改变环金属配体和辅基配体的结构,可以对金属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有效调控.金属钌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对敏化电池的性能以及电子转移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6-氨基嘧啶、取代苯甲醛与丙二腈的三组分反应合成了4种吡啶并[2,3-d]嘧啶受体分子,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其与F-,Cl-,Br-,AcO-,4HSO-,2 4H PO-等阴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该类受体分子与阴离子形成氢键配合物,导致吡啶并[2,3-d]嘧啶受体的光谱发生变化.测定了配合物的结合比和稳定常数,发现受体化合物对AcO-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其它多种阴离子无影响.Job曲线表明受体分子与阴离子间形成1∶1型的配合物.1H NMR滴定进一步证实了氢键作用的存在及参与类型.  相似文献   

13.
Sinularia属珊瑚中嘧啶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和鉴定了采自中国南海硇州岛软珊瑚Sinularia Bassica样本中新的嘧啶类化合物。样本用工业酒精提取,提取物溶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后,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极性不断增大的溶剂体系(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再经过HPLC分离,得到2,4(1H,3H)-嘧啶二酮、5-甲基-2,4(1H,3H)-嘧啶二酮、1,3-二甲基-2,4(1H,3H)-嘧啶二酮和5-甲氧基-1,3-二甲基-2,4(1H,3H)-嘧啶二酮4种新的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1HNMR和13C NMR等光谱数据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4.
用溶液法合成了钴的配合物[Co(Hdhpmy)(H2O)3]·3H2O(H3dhpmy=4,6-二羟基嘧啶-2-硫醇乙酸),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标题配位聚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弱的π-π相互作用将单分子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而氢键使配合物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4-(4-吡啶基)嘧啶-2-磺酸钠(NaL2)与金属盐(M=Mn,Zn,Co,Fe)组装分别得到4个配合物,其分子式为[ML2·4H2O]·2H2O。氢键在这些化合物的超分子结构中起了重要作用。4种配合物中磺酸基的氧原子没有螯合金属离子,而是作为氢键的受体,同时水分子作为氢键给体和受体起到双重作用。另外,在配合物2~4中,杂环上的碳原子也起到供体的作用与磺酸基的氧原子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16.
选择具有(N^N)(N^N)位点的四齿配体2,2’-联嘧啶fbpm)作为桥联配体,利用铱配合物Ir(dfppy)2(bpm)Cl作为配体与稀土配合物Ln(TTA)3·2H2O配位,得到了Ir^III-Ln^III(Ln=Nd,Yb,Er)双金属配合物[Ir(dfppy)2(bpm)Ln(TTA)3]Cl.通过荧光滴定的方法,测定了该铱配合物与稀土离子之间的络合稳定常数.通过对铱配合物及Ir^III-Ln^III(Ln=Nd,Yb,Er)双金属配合物在可见区光谱的测定,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铱配合物发光的猝灭,说明从铱中心到稀土中心发生了能量传递.同时,利用可见光选择性激发铱配合物可以获得在稀土Nd^III,Yb^III,E^III离子红外区的发光.说明了铱配合物Ir(dfppy)2(bpm)Cl作为配体可以较好地敏化稀土离子的红外发光.  相似文献   

17.
环金属钌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和光物理性质,在诸多光电领域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电子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环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后期金属化”、“前期金属化”、“转金属化”三种方法。环金属配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多样性。环金属配合物由环金属配体和辅基配体与金属螯合形成。环金属配体包括NC、NNC、NCN和CCC-类型多齿配体。辅基配体主要包括吡啶、咪唑、三唑、嘧啶等杂环。碳-金属键的引入大大降低了钌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通过改变环金属配体和辅基配体的结构,可以对金属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有效调控。金属钌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对敏化电池的性能以及电子转移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旺  刘永亮  郭宝铭  钟为慧 《合成化学》2012,20(1):90-93,106
在微波辅助下,Baylis-Hillman加成物与4-氨基-6-氯嘧啶或2-氨基-噻唑反应,快速合成了两类嘧啶酮衍生物——3-取代-7-氯-4H-嘧啶[1,2-b]哒嗪-4-酮和6-取代-5H-噻唑[3,2-a]嘧啶-5-酮,收率81%~9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19.
铜(Ⅱ)的嘧啶类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二价铜与多取代嘧啶类(L1或L2)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它们的性质、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u(L1)Cl2]·12H2O和[Cu(L2)Cl2]。  相似文献   

20.
二种含嘧啶、偶氮苯基取代二炔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5-(2-硫甲基-4-甲基)-嘧啶基-戊二炔-1-醇的Cadiot-Chodkjewicz不对称偶联反应,该产物经酯化得到了二种嘧啶、偶氮苯基取代戊二炔醇的衍生物。新化合物的结构已被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元素分析等数据所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