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2-萘酚的分析方法。对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萃取时间、离心时间、盐浓度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下(30μL氯苯作为萃取剂、0.8 mL乙腈作为分散剂、萃取时间为2 min、3000 rpm离心时间为5 min、不加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1000μg/L(r=0.9998),检出限为0.05μg/L(S/N=3)。2-萘酚质量浓度为100μg/L时,方法的萃取率为91.4%~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4.7%(n=11)。采用该方法对4种实际水样中的2-萘酚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5.5%~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3%~12%之间(n=3)。本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的痕量2-萘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丙酮溶液为载液,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Cr(Ⅵ)的方法。考察了显色剂中二苯碳酰二肼浓度、显色剂酸度、反应圈、流速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法测定Cr(Ⅵ)线性范围为0~100μg/L,检出限为0.36μg/L,对海水中的Cr(Ⅵ)进行分析,回收率在95.0%~102.0%。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轻纺消费品水迁移相中痕量甲醛的分析方法。水迁移相甲醛首先与2,4-二硝基苯肼(2,4-DNPH)衍生化反应生成甲醛-2,4-二硝基苯腙,优化的反应时间为15 min,2,4-DNPH浓度为5 mmol/L,HCl浓度为50 mmol/L;在分散液液微萃取过程中,以500μL乙腈为分散剂、50μL四氯乙烯为萃取剂瞬间完成衍生物的萃取富集后,进行HPLC-ESI-MS/MS分析,分析时间为3.5 min。水相中甲醛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01~1 mg/L,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7,检出限为0.25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在82.8%~113.5%,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2.1%~9.2%,平均富集倍数为120。方法已经应用于轻纺消费品水迁移相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联苯-联苯醚混合物为萃取剂,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此萃取剂为无卤素萃取剂,密度大于水,可通过离心分离,萃取过程可在3 min内完成。对萃取剂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5.00 m L水样用200μL萃取剂和0.30 m L分散剂(甲醇)的混合物进行萃取,室温下萃取30 s,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萃取率≥90%,富集倍率为22.5~24.7。萃取液经DB-624毛细管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检测,检出限为0.003~0.032μg/L。检测三氯甲烷的线性范围为0.500~100.0μg/L,三氯乙烯和三溴甲烷的线性范围为0.100~20.0μg/L,四氯化碳、四氯乙烯、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的线性范围为0.050~10.0μg/L。在上述线性范围内,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0.998。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1%~7.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0%~102.9%之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散液相微萃取-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螯合剂,CCl4为萃取溶剂,乙醇为分散剂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Cr(VI),并考察了pH、萃取时间、温度和盐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LLME萃取5 mL水样的最佳条件为:pH 2.0,温度为35℃,螯合剂0.012 g/L,萃取溶剂30μL,分散剂0.5 mL。在此条件下,水样中铬(VI)的检出限为0.005μg/L,线性范围为0.05~2.00μg/L,对0.20μg/L,1.00μg/L Cr(VI)标准液分别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和2.4%。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简便、快速、有效的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2,4-二氯酚的分析方法。对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萃取时间、离心时间、盐浓度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00μg/L(r=0.99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n=6),检出限为0.19μg/L。该法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的痕量2,4-二氯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散剂乙醇(0.5mL)和萃取剂四氯化碳(30μL)的协同作用,可使水样(5.0mL)中痕量铅(Ⅱ)与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0.012g·L-1)所形成的螯合物,在pH 7.0及55℃的条件下迅速借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进入四氯化碳的液滴中,从而达到样品中痕量铅的分离与富集。其含量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予以测定。铅的线性范围在1.00~40.00μg·L-1之间,其检出限(3s/k)为0.15μg·L-1。应用本法测定了自来水和河水中痕量铅,加标回收率在96.8%~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5%。  相似文献   

8.
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20μL四氯化碳作萃取剂,1.0 mL乙腈作分散剂,超声萃取1 min。在优化条件下,多环芳烃的富集倍数达到216~511,方法在0.05~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73~0.9983之间,检出限为0.0020~0.14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82%~12.45%(n=6)之间。该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散剂乙醇(0.5mL)和萃取剂四氯化碳(30μL)的协同作用,可使水样(5.0mL)中痕量铅(Ⅱ)与吡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0.012g·L-1)所形成的螯合物,在pH 7.0及55℃的条件下迅速借分散液相微萃取(DLLME)进入四氯化碳的液滴中,从而达到样品中痕量铅的分离与富集。其含量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予以测定。铅的线性范围在1.00~40.00μg·L-1之间,其检出限(3s/k)为0.15μg·L-1。应用本法测定了自来水和河水中痕量铅,加标回收率在96.8%~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水中15种硝基苯类物质的方法.筛选出了具有高密度且能够适用于电子捕获检测器的萃取剂.优化了色谱条件,对萃取剂种类及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DB-35毛细管柱对15种硝基苯类物质具有最好的分离效果.使用程序升温,初始80℃ 保持2 min,以5℃/min速率升温至180℃,可以在22 min内完成分离.以100μL氯苯作为萃取剂、400μL甲醇作为分散剂,对5.00 mL水样在室温下进行萃取,仅需30 s即可达到萃取平衡,15种目标物的萃取率均可达到90%以上,富集倍数达到45.0~48.8.离心分离,取下层沉积相进行气相色谱测定,使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方法的定量限为0.03~0.15μg/L,线性范围为0.20~50.0μg/L,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3%~8.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6.0%~103.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