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非金属矿物对硫化氢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些非金属矿物具有吸附性[1 5]。本文测试了硅藻土、浮岩、沸石和麦饭石等非金属矿物的主要理化性能,研究了上述矿物在不同条件下对硫化氢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粒度、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及吸附机理。在适当的条件下,各种材料对硫化氢的吸附率均能达到90%;吸附能力依次为硅藻土>麦饭石>沸石>浮岩。1 实验部分1 1 材料和试剂采集原矿标本硅藻土(抚松露水河)、浮岩(长白山天池)、麦饭石(长白山遥林)、斜发沸石(长春市净月潭),经粗选、粉碎、制备成不同粒径的吸附剂。X荧光光谱仪(PW140/10型,荷兰)和等离子直读光谱…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CO2吸收填料塔的传质效率,研究了填料片表面润湿性能变化对传质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CO2吸收的气液接触传质实验装置,并对两种具有不同液固接触角的平板进行了吸收传质对比实验,实验采用15wt%的MEA溶液为吸收剂,原料气CO2与空气比例为1:3.通过实验给出了润湿性能对吸收传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润湿条件下的流动和传质行为细节,建立了基于VOF方法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模拟了与传质实验对应的不同液固接触角时液体降膜流动与传质行为,得到了不同润湿性能时的降膜流动速度分布及浓度分布图像,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定量解释了接触角变化导致液膜流动结构和吸收传质效果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朱军成  刘义  黄伟国  周博  殷俊 《中国化学》2006,24(10):1295-1300
The microcalori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wo newly synthesized Schiff base compounds (H2L3' and H2L3) on Escherichia coli, trying to obtain the action on both of multiplying bacteria and non-multiplying bacteria at one experiment. The metabolic power-time curves of the bacteria treated with the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the therm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from which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of the two compounds have good activity on aerobic multiplying metabolism of E. coli, with the value of ICso 75.8 and 168.8 mg/L respectively, but have not effective action on fermentation metabolism of E. coli. The action of the compounds on the non-multiplying metabolism was investigated by taking the heat output of E. coli in the stationary phase as the guideline of the activity. The value of MSCso (minimum stationary-cidal concentration 50) of them is 118 and 187.5 mg/L, respectively. So, H2L^3 has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on on E. coli than H2L^3 either for multiplying bacteria or non-multiplying bacteria, and their activity on the aerobic multiplying bacteria of E. coil is mainly shown. It does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calorimetric method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5-巯基-2-氨基-1,3,4噻二唑(AMT)和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MATD)在硫-乙醇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缓蚀剂的加入有效降低了铜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抑制了铜电极的腐蚀,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为AMTMATD。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和在铜(111)面的吸附形态。两种缓蚀剂的缓释效率的理论评价与电化学测试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硫化氢作为目前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其排放量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家的重视,为此工业生产中各种处理硫化氢的工艺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鼓泡式与塔吸收式的吸收方法进行对比讨论,同时在鼓泡式吸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定出氢氧化钠吸收硫化氢以及硫化钠吸收硫化氢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6.
以活性炭为载体,碱金属化合物为活性组分,制备出负载固体碱,对其吸附硫化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固体碱吸附硫化氢能力较强,在固体碱孔外主要进行化学吸附,在固体碱孔内以物理吸附为主,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能力分别与固体碱、固体碱孔内所负载活性组分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一锅法"合成了两种Mannich碱1-(3-氧代丁基)硫脲(OBT)和1-(3-氧代-3-苯丙基)硫脲(OPPT),并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两种Mannich碱对H62黄铜在5%(w)NaHCO3水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5%NaHCO3水溶液中这两种化合物对H62黄铜均有较好的缓蚀效果,缓蚀效率大小顺序为OPPTOBT。并且OBT与OPPT均为阴极型缓蚀剂。两种化合物在铜表面上的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其在铜表面上的吸附行为服从Langmiur吸附等温式,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3个手性Betti碱的L-丙氨酰衍生物, 并用它们来催化环己酮与硝基烯的Michael加成反应. 发现1a是其中最有效的催化剂, ee值最高大于99%, dr值最高大于99∶1. 考察了催化剂结构与用量、添加剂用量、底物结构等因素对反应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活性炭为载体,碱金属化合物为活性组分,制备出负载固体碱,对其吸附硫化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固体碱吸附硫化氢能力较强,在固体碱孔外主要进行化学吸附,在固体碱孔内以物理吸附为主,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能力分别与固体碱、固体碱孔内所负载活性组分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个新型香豆素/Betti碱主体化合物1,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乙腈/水溶液中进行主体1和碱金属、碱土金属相关离子(Li+,Na+,K+,Rb+,Cs+,Be2+,Mg2+,Ca2+,Sr2+,Ba2+)的相互作用研究时,发现仅Rb+,Ba2+离子对主体1有敏感的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响应,而其它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无敏感性光响应。紫外光谱显示,Rb+,Ba2+离子使主体1产生明显的红移(ε=4.66×102L·(mol·cm)-1,Δ=91nm),肉眼可观察到明显的由浅黄向橙红色的颜色变化,并使主体1的荧光光谱发生一定程度的猝灭。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酰胺(AM)、N-羟甲基丙烯酰胺(AM/HMAM)、甲醛和二甲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聚合物Mannich碱驱油剂。通过红外以及特性粘数对该Mannich碱进行了结构表征。该Mannich碱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105℃时,粘度保留率为60.42%;ρ(NaCl)=8 000 mg·L-1时,粘度保留率为50.07%。岩芯驱替实验表明该Mannich碱能建立较好的阻力系数(16.0)和残余阻力系数(4.2),并能提高模拟原油采收率12.92%。  相似文献   

12.
以3,5-二溴-2-羟基苯甲醛和1,2-二氨基乙烷、3-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化合物N,N'-双3,5-二溴-2-羟基苯甲醛缩1,2-二氨基乙烷(DBSE)和N-3,5-二溴-2-羟基苯甲醛缩3-氨基苯甲酸(DBSA)。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定了其发光性能,另外通过TG-DTG测定了其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DBSE为蓝绿光发射,DBSA为紫色光发射;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均达260℃以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不同时间下、不同的温度下、不同的极性溶剂中、不同浓度的Co2+离子滴定的情况中,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变色发光性能,整体来看DBSE的光致变色性能优于DBSA,而热致变色性能DBSA优于DBSE。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希夫碱配体—缩肼基硫代甲酸苄酯三苯胺甲醛(L)及Cu L2配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体与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剂中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 30及紫外-可见光区有很强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两种对氨基苯磺酸金属配合物,[Zn(H_2O)_2](p-NH_2C_6H_4SO_3)_2·2H_2O(1)和[Cd(H_2O)_2](p-NH_2C_6H_4SO_3)_2(2)。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检测确定其晶体结构,并且详细描述了两种配合物的配位行为和晶体结构特点。由数据可知,两种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均与磺酸根离子配位,且都属于Monoclinic晶系,P2_1/n空间群。使用Biginelli反应作为探针研究了两种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具有较高催化性能,相较于配合物2,配合物1的催化活性更高(CCDC:1:2038965;2:2038966)。  相似文献   

15.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纯(8, 0)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B原子、N原子以及BN原子对掺杂的(8, 0) SWCNTs对硫化氢气体分子的传感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 与纯碳纳米管相比, B原子掺杂的SWCNT显示了对H2S分子的敏感性, 其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在吸附H2S分子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而N原子和BN原子对的掺杂没有改善SWCNT对H2S分子的吸附性能, 因此我们建议B原子掺杂的SWCNT作为检测H2S分子的新型气相传感器.  相似文献   

16.
梁炳恒  周四红 《化学教育》1996,17(10):28-28
硫化氢燃烧实验污染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吸收装置,既减少了硫化氢点燃前后造成的污染,又利于学生观察现象和认识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7.
以具有(α+β)等轴组织和α/β粗片层组织的TC11钛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TC11合金薄板样品在恒总应变幅控制下的弯曲疲劳性能及其损伤行为,通过对疲劳开裂路径和断裂的观察与表征,探讨了疲劳损伤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恒总应变幅控制下的等轴组织TC11钛合金薄板的弯曲疲劳性能明显高于粗片层组织合金;等轴组织合金的...  相似文献   

18.
以H3PW12O40和H4SiW12O40(简写为PW12和SiW12)为效应物, 测定其对酪氨酸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通过非变性聚丙烯凝胶(Native-PAGE)电泳确定酪氨酸酶是多家族基因编码, 其分子量为3×104~3.4×104, 4.2×104~4.6×104, 6.4×104~6.8×104, 且均具有活性, 测定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 并结合酶动力学法研究其抑制机理. 结果表明, 当PW12和SiW12浓度分别达到13和25 mmol/L时, 酪氨酸酶的活力完全被抑制, 即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当所加酶量为0.0173 mg/mL时, PW12和Si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半抑制率 (IC50)分别为1.57和2.31 mmol/L, 它们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均为可逆过程. 其中, PW12对二酚酶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 其KIKIS分别为0.34和0.43 mmol/L, SiW12对二酚酶的抑制类型表现为竞争型, 其KI为0.59 mmol/L. 综合考虑IC50值和抑制常数等参数, PW12对酪氨酸酶二酚酶的抑制能力优于SiW12.  相似文献   

19.
两种含硫光学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权  任卉  孙凯  杨柏  高长有 《高分子学报》1999,1(3):368-372
光学树脂以其质量轻、耐冲击、价格便宜、加工成型方法简单等特点已在眼镜片、建材、光学透镜等许多领域代替光学玻璃而得到广泛应用[1].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同应用场合对材料的某些性能还有特殊要求[2,3].目前市场上广泛...  相似文献   

20.
利用迈克尔(Michael)加成反应机理,对硫化氢(H2S)与丙炔酸乙酯反应体系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产物1,1'-二丙烯酸乙酯硫醚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1,1'-二丙烯酸乙酯硫醚的光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S与EP只能加成一次,生成丙烯酸乙酯硫醚结构的产物;产物1,1'-二丙烯酸乙酯硫醚结构稳定,不能与巯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也不能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利用该研究结果,可以用多官能度邻酯基炔烃衍生物与硫化氢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具有多硫醚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于材料合成的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