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样品经甲醇索式提取180 min及复合式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富集,用氨水-甲醇(1+99)溶液从柱上洗脱PFOS和PFOA使净化。洗脱液在45℃氮气吹干,残渣用流动相乙腈-5 mmol.L-1乙酸胺(42+58)混合溶液溶解定容至5 mL,取10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与5 mmol.L-1乙酸铵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淋洗,经C18色谱柱(100 mm×2.1 mm,5μm)分离。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及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PFOS和PFOA的质量浓度均在40.0μg.L-1以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1μg.L-1。在3个标准加入水平下进行了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PFOS和PFOA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0.0%~99.4%和91.6%~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13%。  相似文献   

2.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人参皂苷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了溶菌酶与人参皂苷Rg1和Re的非共价相互作用。非共价复合物的解离常数可以由溶菌酶和复合物的峰高直接计算得到。由各个体系得到的溶菌酶与Rg1和Re的一级解离常数KD, 1是一致的,但是二级解离常数KD, 2的差别较大。由此可以推断出复合物的峰高越强,结果的精密度越好。当固定溶菌酶的浓度不变时,复合物的解离常数会随着人参皂苷的浓度的增加而略微的增大。而当固定人参皂苷的浓度时,复合物的解离常数会随着溶菌酶的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计算结果还证明了人参皂苷Rg1与溶菌酶的结合能力大于Re。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分析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提取样品中PFOA和PFOS,二氯甲烷作溶剂,外标法定量,LC-MS/MS分析时间1 m in。电子电气产品中PFOS不同加标质量分数(0.25,0.75和1.25 mg/kg)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6%、92.8%和94.7%;PFOA不同加标质量分数(0.50,1.25和2.25 mg/kg)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1%、91.5%和93.4%;PFOS和PFOA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3.3%和4.2%~4.9%。测定了金属框架涂层和氟聚合物材料中PFOS和PFOA的含量,PFOS含量分别为16μg/m2和0.89%,PFOA未检出  相似文献   

4.
全氟辛酸、全氟辛基磺酸乙醇胺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试表面张力、泡沫性质与粘度性质,研究全氟辛酸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和全氟辛基磺酸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的性质。实验表明,反离子对全氟辛酸盐和全氟辛基磺酸盐表现出相同规律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反离子的疏水性和空间体积两个方面,分别导致了cmc顺序: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以及与之相反的γcmc顺序: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粘度大小顺序为: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有机反离子的粘度要大于无机反离子。这与分子量、氢键大小的关系是一致的。总体来说发泡能力: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这和γcmc的顺序相符。有机反离子的发泡能力要高于无机反离子。另外,对于同种反离子,全氟辛基磺酸盐的胶束化能力、粘度和发泡能力均明显高于全氟辛酸盐,但是全氟辛基磺酸盐的γcmc要略高于全氟辛酸盐。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分子结构中磺酸根头基的负电荷要小于羧酸根,这样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酸根的头基与反离子的结合能力要弱于全氟辛酸根,从而导致了溶液表面吸附层中全氟辛酸盐在反离子的协同作用下排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5.
王媛  张彭义 《化学进展》2010,22(1):210-219
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是人工合成全氟化合物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大量的环境调查数据表明它们普遍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生物体甚至人体中,呈现出全球分布的态势,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已成为一类新的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PFOA和PFOS的环境来源和传输途径,解析了人体暴露的三种主要途径以及在食物、饮用水和空气/灰尘中的污染现状,并就围绕着它们所开展的污染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测定血清基质与肝匀浆基质中全氟辛酸与全氟辛烷磺酸及其前体化合物的方法.相对应的生物基质中的目标化合物分别用水或甲醇超声提取后,过固相萃取柱(Waters Oasis(R) WAX 3cc)进行净化,并分别使用甲醇洗脱前体化合物,90%氨水-甲醇洗脱全氟辛酸...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中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 PFOS)检测具有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控制意义,目前主要依赖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内标法技术。文中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地下水直接进样,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溶液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的外标检测方法。标准溶液在0.05~1μg·L-1范围内,浓度与响应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超过0.99,方法的检出限达到PFOA:0.01μg·L-1,PFOS:0.01μg·L-1;回收率为PFOA:101%~103%、PFOS:94.0%~9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PFOA:1.4%~3.5%(n=6),PFOS:1.3%~9.6%(n=6)。结果表明,该方法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地下水中PFOA和PFOS的大批量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了防己诺林碱与双链核酸及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防己诺林碱可选择性地与G-四链体结合. 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对防己诺林碱与核酸的结合模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防己诺林碱可能通过末端堆积作用与G-四链体结合, 而通过插入作用与双链核酸结合. 结合模式的差异导致防己诺林碱选择性地与G-四链体结合.  相似文献   

9.
王晨  金辰  严鹏  肖进新  赵孔双 《化学学报》2009,67(19):2159-2164
通过表面张力和电导率测定, 研究了全氟辛酸铵/四烷基铵(C7F15COON(CnH2n+1)4, n=0, 1, 2, 3, 4)与聚氧乙烯(PEO, 分子量20000)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68)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对PEO-C7F15COON(CnH2n+1)4混合体系, 只有全氟辛酸铵、全氟辛酸四甲铵与PEO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对F68-C7F15COON(CnH2n+1)4混合体系, 只有全氟辛酸四丁铵未发现与F68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说明全氟辛酸盐的反离子越大, 其与高聚物间的相互作用越弱. 增加高聚物的疏水性可以增强表面活性剂与高聚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浩  邵明媛  贾婧怡  刘明艳  裴帆 《色谱》2018,36(12):1279-1283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双酚A和壬基酚多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样品用水超声溶解,乙腈沉淀蛋白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基质内标法定量。以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50 mm×4.6 mm,1.9 μm)分离,流动相为3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流速0.30 mL/min。在该优化条件下,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双酚A和壬基酚的定量限分别为0.5、1.0、10.0和5.0 μg/kg,方法回收率为86.1%~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2.87%~9.53%。测定了多种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双酚A和壬基酚多残留的同时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1.
李卉卉  韩德伟  袁谷 《化学学报》2007,65(16):1543-1547
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研究了6种识别分子与HIV-1基因调控区DNA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在研究中比较了不同识别分子与靶序列DNA结合的强弱, 发现双萘酰亚胺衍生物4对此序列DNA具有高亲合性的结合, 并分析了识别分子与DNA复合物的碎裂机理以及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喷雾质谱法(ESI-MS)研究了12-氨基乙酰脱氢枞胺(12-ADA)与5种单链DNA-dA6,dT6,dG6,dC6,d(AT)3的相互作用.考察了12-ADA与这5种DNA以不同的摩尔比(1:10,1:1,10:1) 混合时,形成的12-ADA-DNA非共价复合物及其电喷雾质谱行为.结果表明,12-ADA-DNA复合物容易负电离并主要形成-3和-4价离子;12-ADA与各DNA复合物的化学结合计量比随12-ADA和DNA的摩尔比增加而增大.12-ADA与DNA摩尔比从1:10增大至10:1时,12-ADA与DNA化学结合计量比从1:1增大至4:1.  相似文献   

13.
韩凤梅  祁春华  陈勇 《分析化学》2007,35(7):993-997
以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作用为例,提出了一种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研究蛋白药物非共价结合的新的质谱滴定法。本方法的主要假定条件是:当蛋白与小分子配体间有一定亲合力、且作用配体的量浓度大于作用蛋白的量浓度时,蛋白复合物总浓度与作用蛋白总浓度近似相等。将该质谱滴定法在毛细管温度180℃;锥孔电压35V的条件下,研究了葛根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特性,结果表明,葛根素与人血清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7.59×104mol/L,8.01×104mol/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6.8和9.4;葛根素与α1-酸性糖蛋白和人血清蛋白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所得结果与用荧光淬灭分析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顾奕  郭明  吕达  侯平  殷欣欣 《色谱》2018,36(1):69-77
利用毛细管电泳(CE)技术建立了全氟辛酸(PFOA,C8HF15O2)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在生理条件下构建配体(PFOA)-受体(HSA)相互作用模型,通过淌度移动法、区段-区段动力学(plug-plug kinetic,PPK)法、简化的Hummel-Dreyer(HD)法研究其与HSA的相互作用。简化的HD法运用非线性方程、Scatchard方程和Klotz方程获得PFOA-HSA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进而分析了模型适用度。结果表明,淌度移动法、PPK法、简化的HD法均适用于PFOA-HSA体系相互作用的分析,其中简化的HD法最优。模型适用度分析得出非线性回归方程为最适理论模型。相互作用参数测试表明PFOA-HSA相互作用体系之间发生的结合反应只有单一类型的结合位点且结合稳定。相关工作阐明了人血清白蛋白与PFOA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为PFOA毒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全氟辛酸铵和全氟壬酸铵及其不同比例混合物的0.1mol/L氯化铵水溶液表面张力曲线。讨论了它们的胶团化作用、吸附作用和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改进了Ingram-Luckhurst自单一表面活性剂活性张力曲线得到混合溶液表面张力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ESI-MS在研究不对称催化反应上的应用,包括ESI-MS技术测定不对称催化反应产物ee值和ESI-MS技术表征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复合物,并进一步讨论了以此两种ESI-MS技术为基础的不对称反应对映选择性的评估和高通量手性催化剂筛选.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超声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纺织品中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辛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方法。通过单因子选择实验、正交实验等方法建立了纺织品中PFOA和PFOS的超声波萃取方法和PFOA的衍生反应条件。并采用加大流速和降低温度的方法,实现了3种PFOA和PFOS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分离及测试。方法的检测限为0.00591~0.02319μg/g;精密度为2.1%~9.7%;加标回收率为92.2%~101.9%。方法适用于纺织品中痕量PFOA和PFOS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前处理技术的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迁移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水、1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和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作为3种水性食品模拟物与食品接触材料充分接触,进行迁移试验,对迁移液采用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进行目标物的萃取富集,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和用量、涡旋时间、盐浓度、离心速率及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食品模拟物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萃取效率的影响。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出限分别为0.5和1 μg/L,定量限分别为2和5 μg/L;在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下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6.4%~116.9%,相对标准偏差为4.3%~14.4%(n=6)。该方法准确高效、环境友好,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迁移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与钠离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中常常观察到钠离子与一些多肽或蛋白质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这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可能与生物的一些功能和活性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结合作用,我们应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与钠离子在溶液中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中发现脯氨酸和苯丙胺酸与钠离子有较强的非共价键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和R_FSO_3CH_2R(1)及R_FSO_3CF_2R′_F(2)不同,R_FSO_3CF_2H(3)(RF=CF_3,3a;ICF_2CF_2OCF_2CF_2,3b;Cl_2CFCF_2OCF_2CF_2,3c;ClCF_2CF_2OCF_2CF_2,3d)和亲核试剂的反应较为复杂。除X-(X=F,Cl,I)及C_2H_5OH与3反应时只发生C—O键断裂外,其它试剂如RCO_2~-,C_6H_5S~-等既可进攻硫原子又可进攻碳原子,但以前者为主,碱性较强的试剂如RO~-还可夺取二氟甲基的氢原子而产生二氟卡宾,在3中由于甲基碳上存在两个氟原子,确实有着一定的屏蔽作用,因此阻碍了某些试剂对它的亲核进攻,但由于这个碳上还连有一个氢原子,所以这种屏蔽作用并不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