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素磺酸盐用作表面活性剂驱油牺牲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驱油是提高石油采收率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该技术成本昂贵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岩石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而造成损失。使用牺牲剂来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价格低廉的木素磺酸盐(LS)作为表面活性剂驱油牺牲剂的可行性。在同玉门油田表面活性剂体系配伍时,研究了改性 LS 的吸附特性,抗吸附损失作用及其对表面活性剂体系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 LS 的吸附符合 Langmuir 方程;使用改性 LS 的水溶液对地层岩石进行预冲洗,可显著地减少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减少量>60%)。因为改性 LS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并可以提高其耐盐性。因此,改性 LS 作为表面活性剂驱油时的牺牲剂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实验测定了溴代烷基三甲胺的吸附对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电泳速度的影响.在Stern双电层模型的基础上,从电泳数据求得了吸附等温线,改进了计算吸附位数与吸附自由能的方法,并讨论了可能的吸附机构.  相似文献   

3.
一定pH值和一定浓度下,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产生沉淀。作者利用这一原理,研究了肌酸激酶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关系,并据此发展了滴定法和表面张力法两种简便测定蛋白质对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模型和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 ,着重介绍了不同体系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低密度聚乙烯等3种聚合物对几种小分子的吸附作用,观测了吸附小分子后的聚合物的形态变化以及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在这3种聚合物中的解吸,实验表明低密度聚乙烯吸附能力较差,不适作吸附的基体材料,而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吸附小分子能力较强。小分子在聚合物中按时间的自然指数形式递减规律解吸,解吸扩散系数数量级达10-7cm2/s。  相似文献   

6.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混合后很容易形成沉淀,因而以往在应用上将这两种表面活性剂视为配伍禁忌。但是最近几年,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理论性质的研究受到了一种程度的重视。研究发现,该混合体系具有与单纯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离子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十分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张文敏  朱瑶 《化学学报》1990,48(8):737-741
在无乳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粒径均匀的聚苯乙烯胶乳, 发展了应用表面张力计测定吸附等温线的连续平衡法, 得到不同盐浓度下聚苯乙烯胶乳对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等温线, 它们属于Giles分类的L2 型或L1 型, 采有两阶段吸附模式讨论了吸附机理, 吸附层结构及等温线类型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无乳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粒径均匀的聚苯乙烯胶乳.发展了应用表面张力计测定吸附等温线的连续平衡法,得到不同盐浓度和温度下聚苯乙烯胶乳对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等温线.它们属于Giles分类的L_2型或L_4型,采用两阶段吸附模式讨论了吸附机理、吸附层结构及等温线类型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直接测定粘附张力、推算表面活性剂在低能固体表面上吸附的方法。与文献结果比较, 说明此法可行, 且较γ-θ法~[4]方便、准确、重复性好。研究了C_(12)H_(25)-SO_4Na、C_(16)H_(33)N(CH_3)_3Br、C_7F_(15)COONa水溶液与聚四氟乙烯、石蜡、甲基化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醋界面上的粘附张力及吸附, 结果表明: (1)各种表面活性剂在四种固体上的饱和吸附量顺序皆为~ΓPTFE>~ΓAE>~ΓMG>~ΓPMMA与各固体对水粘附张力增加的顺序相同; (2)改善固体亲水性的能力, 对于碳氟固体, 碳氟表面活性剂优于碳氢表面活性剂, 对于碳氢固体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二元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层分子交换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通常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能降低溶液的表面能,该现象称为协同效应或复配增效^[1,2]。由于多元体系组成复杂,迄今仅能用正规溶液理论导出的非理想性参数(又称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βs)来表征^[3-5],βs愈负,复配增效效果愈好。但如何从分子水平去理解βs至今尚不清楚。本文用二维晶格模型得出协同效应可用溶液表面层的分子交换能来描述,并推导出由βs计算该交换能的相应公式。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扩散颗粒动力学模拟方法(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模拟了 中性聚合物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介于微观和宏观 上的一些性质,直观地用三维图形描绘了聚合物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聚集形成, 并通过聚合物的末端的变化表征了聚集过程。结果发现: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 加,聚合物呈现自由伸缩→形成松散的棒状结构→再出现胶束状珍珠链结构→最终 在六角状和层状相中分布的过程。DPD模拟方法能够直观地得到聚合物在表面活性 剂溶液中的聚集形态。  相似文献   

12.
表面活性剂溶液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介了动态表面张力的定义、测定方法及吸附动力学,对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溶液动态表面张力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浓度、温度、添加剂及化学结构因素对动态表面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膨胀石墨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膨胀石墨为吸附剂,研究它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情况。主要探讨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膨胀石墨粒度及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膨胀石墨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速率较快;最大吸附量约为259.50μg/g,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石油石化等领域。从微观上认识其相互作用机理对指导其生产实际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此方面的研究倍受关注。随着分子模拟技术的发展,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已经被广泛开展,并获得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本文综述了耗散粒子动力学(DPD)和粗粒度分子动力学(CG-MD)在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分别对中性聚合物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在溶液相和界面相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揭示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结构形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模拟水解酶的研究中,模拟模型中配体的功能已经受到普遍重视,冠醚是外腔疏水而内腔亲水的物质,因此已被用作模拟水解酶模型中的配体。这些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金属离子镶嵌在冠醚环中所形成的穴状配合物模型,二是以冠醚基作为支链的冠醚化Schiff碱配合物。穴状配合物模型作为模拟水解酶用于催化磷酸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节致孔剂的种类和数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孔分布的丙烯酸酯树脂. 为了研究该树脂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行为与吸附机理, 分别采用(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吸附质进行吸附研究. 数据表明孔径对吸附过程有重要影响, 而树脂的比表面积只是在合适的孔径时才对吸附行为起主要作用. 与商业树脂XAD-7和HP2MG相比, 自合成树脂50#和38#对吸附质有非常好的吸附效果. 吸附平衡等温线都能够被Langmuir和双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 研究表明, 丙烯酸酯树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静电引力和氢键是主要作用力, 它们对吸附过程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用镶炭泡塑处理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废水,并通过实验证实,经活化的泡塑对LAS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且发现将活化过的活性炭填镶进去,可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处理剂,对含LAS废水的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制备纳米粒子和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对乳液的双相反转的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提高,乳液类型从O/W转变成W/O型,再转变成O/W型,即发生双相反转现象。基于实验现象提出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模型,即单层吸附和双层吸附导致纳米粒子由偏亲水向偏疏水再到偏亲水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