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苯乙酮类化合物和碳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3个含有甲氧基的苯甲酰乙酸乙酯类化合物,在70%的浓硫酸催化下与取代的苯酚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具有甲氧基的4-芳基香豆素4a-4d,在新制的碘化铝的催化下脱甲基,合成了4个含有多羟基的化合物5a-5d.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过IR、1H NMR、ESI-MS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AGEs形成自由基活性来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2.
马涛  杨金会  牛明杰  叶子平  李方辉 《应用化学》2017,34(10):1140-1149
3种香叶基黄烷酮是从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水果中分离出的3种具有相似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我们以廉价的2,4,6-三羟基苯乙酮,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取代、氯甲基甲基醚保护、羟醛缩合、分子内的麦克加成反应以及脱甲基甲基醚合成了3个香叶基取代黄烷酮。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四氮唑蓝(MTT)法测试了合成化合物对肺癌细胞A459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肺癌细胞活性,其中化合物2抗肺癌活性明显优于化合物1和3,其半数抑制浓度为25.6μmol/L,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水杨醛、对甲基苯胺(或对氟苯胺,对甲氧基苯胺)、9,10-2H-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甲醛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三个含DOPO基的1,3-苯并噁嗪化合物3a-3c.第一步,水杨醛与对位取代苯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亚胺(1a-1c);第二步,DOPO对亚胺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仲胺(2a-2c);第三步,仲胺与甲醛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进行关环反应形成含DOPO的1,3-苯并噁嗪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表征了化合物3a-3c,同时采用热失重分析技术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a-3c由两对对映体组成,质谱条件下2a-2c和3a-3c均经裂解失去稳定的DOPO基团;3a-3c热降解反应包含两个热失重过程,分别在250和400℃下出现最大热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2-甲氧基噻吩、3-甲氧基噻吩、3,4-二溴噻吩和取代苯乙酮为原料,经过溴甲氧基取代反应、VilsmeierHack反应、羟醛缩合和Van Leusen吡咯合成法,设计并合成了3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取代噻吩基吡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认,同时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CHO、HCT-116、MGC80-3、SGC-7901以及HUVEC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部分化合对MGC80-3细胞有较强(IC_(50)≤20μml/L)或中等(20μmol/LIC_(50)≤50μmol/L)增殖抑制作用,其中[4-(3,4-二甲氧基噻吩-2-基)-1H-吡咯-3-基](4-苯基苯基)甲酮(4a-2)和[4-(3,4-二甲氧基噻吩-2-基)-1H-吡咯-3-基](3-溴苯基)甲酮(4a-7)的IC_(50)值分别为8.6和8.5μmol/L;化合物4a-7对HCT-116细胞有中等抑制活性;化合物4a-2和4a-7对SGC-7901细胞有中等增殖抑制活性;并且几乎所有化合物对正常人体细胞HUVEC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3,4′,7-三羟基黄酮和3,3′,4′,7-四羟基黄酮是中草药舒冠通糖浆的主要成份,该药对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有一定疗效。为系统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我们在前文基础上又合成了5个新的4′-羟基-7-取代黄酮及5个3′-甲氧基-4′-羟基-7-取代黄酮。在此过程中,又合成了4个新的2′,4-二羟基-3-甲氧基-4′-取代查尔酮。其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6.
丰翠  闵曼  谢蓉蓉  任建辉  陈琳 《应用化学》2018,35(5):538-543
以2,3,4-三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脱甲基、Knoevenagel缩合、亲核加成等反应合成了2个香豆素基Schiff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1H NMR))和质谱(MS)确证。 并采用淬灭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和羟自由基等方法对其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3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淬灭活性,其中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淬灭活性高于母体化合物7,8-二甲氧基-3-氨基香豆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李敏欣  黎勇坤  刘蓓  尹芃程  高慧  毛泽伟 《化学通报》2019,82(11):1043-1046
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茋类化合物。为了寻找活性较强的新型分子,以白藜芦醇为原料出发,经Vilsmeier甲酰化和Knoevenagel缩合,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香豆素类白藜芦醇衍生物 (E)-7-羟基-5-(4-羟基苯乙烯基)香豆素(3a-3c),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化合物3a具有与地塞米松相当的抗炎活性,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延玺  李玉梅  于静  丁万见 《化学学报》2007,65(17):1845-1850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水溶性的3'-磺酸钠-4',7-二羧甲氧基异黄酮(L1)和3'-磺酸钠-4'-羟基-7-羧甲氧基异黄酮(L2), 采用IR, UV, 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和母体大豆甙元(D)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free radical, 简称DPPH)的清除活性; 并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在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电荷布居分析, 计算了它们抽氢反应的生成热(∆Hf), 从而从理论上探讨了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两种水溶性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要优于母体大豆甙元, 对于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 实验和理论结果都显示其清除活性要优于大豆甙元.  相似文献   

9.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立言  王晓钟  陈英奇 《有机化学》2008,28(12):2126-213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合成异黄酮类化合物1, 2和3的方法. 以1,3-二甲氧基苯或1,3,5-三甲氧基苯为原料, 经Hoesch反应或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脱甲基反应、增碳关环一系列反应得到关键的甲氧基异黄酮化合物, 然后甲氧基异黄酮经过不同浓度氢溴酸的选择性水解反应制得含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金蔚蔚  吴文彦  张倩  夏鹏 《有机化学》2008,28(9):1566-1571
2-溴-4-[1-(E)-亚乙基-2-对甲氧基苯基-丁基]-1-甲氧基苯(3)是在合成3’-甲氧基己烯雌酚(2)过程中获得的意外羟基消除产物. 报道了2-溴-4-[1-(E)-亚乙基-2-对甲氧基苯基-丁基]-1-甲氧基苯在不同条件下的脱甲基反应产物以及双键转位反应的情况. 部分重要中间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抑制活性结果显示, 己烯雌酚骨架上的基团对该类化合物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甲氧基为活性有利基团, 而酚羟基全部游离时化合物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