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金属配位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引入到同1个超分子体系中,设计合成了2个超分子单体1和2.通过这2个超分子单体分级自组装形成的交联网状超分子聚合物构建了一种多重刺激响应性和良好自修复性能的超分子凝胶.同时,进一步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苯乙烯引入到这种超分子体系中,以赋予超分子体系新颖的发光性能.单体分子1是由中间为双苯并24-冠-8的冠醚连接2个四苯基乙烯荧光生色团,两端为2个三联吡啶分子构成的1个主体分子.单体分子1两端的三联吡啶基团可以与过渡金属Zn(OTf)2进行金属配位形成线型超分子聚合物3;而中间的冠醚基团与双二级铵盐客体分子2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交联超分子聚合物4.当该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浓度达到30 mmol/L时,可形成荧光超分子聚合物凝胶.通过核磁共振(1H-NMR和DOSY)与黏度等测试方法,证明了线形和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并进一步通过流变的测试证明了超分子聚合物凝胶的形成及其良好的自修复性能.除此之外,由于引入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金属配位固有的刺激响应性,该荧光超分子聚合物凝胶表现出对温度、p H值、K+离子和竞争配体的刺激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2.
π-共轭体系因其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超分子自组装在制备结构复杂、规则的功能纳米材料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且是调控材料宏观性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π-共轭体系超分子自组装已经成为近年来信息、材料、生物等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π共轭体系超分子自组装的机理、外界环境的导向作用、自组装形态以及其在光电器件、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的基本方法和电子给-受体仿生超分子的研究;对金属卟啉配合物超分子自组装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离子自组装超分子液晶是超分子体系中相对较新颖和引入注意的领域,它在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文献报道的由含铵离子的液晶分子或非液晶分子与含羧基的聚合物和含磺酸离子的聚合物自组装成超分子液晶及含金属离子(锌、铜、锂、氧钒基)的金属离子配位自组装超分子液晶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周冬香  孙涛  邓维 《有机化学》2012,32(2):239-253
对基于环糊精的超分子自组装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环糊精为轮、高分子为轴的聚轮烷的制备及其修饰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无高分子参与的环糊精的超分子自组装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并且对这些超分子在智能材料、生物医药和聚合催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超分子自组装中的非共价键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氢键、π-π堆积作用、配位作用、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疏溶剂作用等多种非共价键协同作用在超分子自组装研究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阎云 《大学化学》2009,24(5):1-6
简单介绍基于氢键、主客体化学、以及金属配位作用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着重概述了金属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特点及其与异电荷物质的静电自组装。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两亲性杯芳烃分子在不同维数下组装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零维组装(囊泡、胶束、树枝状分子和分子箱)、一维组装(纳米管,纳米线及纤维)和二维组装(LB膜、超薄分离膜及界面组装);探讨了不同维数下组装体的形成机理和驱动力,主要包括氢键作用、金属配位作用、静电作用、包结络合作用以及疏水相互作用;控制和调节不同维数下组装体的转变,有助于组装体材料在许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氢键的自组装超分子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炳莲  李敏 《化学通报》2003,66(12):821-827
氢键自组装超分子是超分子体系中相对较新颖和引入注意的领域,它在化学和生物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文献报道的一系列由不同氢键缔合方式形成的自组装超分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氢键的自组装超分子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炳莲  李敏 《化学通报》2004,67(2):124-131
氢键自组装超分子是超分子体系中相对较新颖和引人注意的领域,它在化学和生物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文献报道的一系列由不同氢键缔合方式形成的自组装超分子。  相似文献   

11.
多肽分子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手性小分子,能够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包括纳米螺旋、纳米管、手性凝胶等在内的有着独特生物效应和光学活性的手性纳米材料。这类材料具有易于功能化修饰的优点,在化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成功对多肽手性自组装结构进行精准多级调控,是进一步实现其功能化应用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多肽分子氨基酸序列组成与构型等内部因素,以及溶液pH、溶剂、添加剂等外界因素对多肽分子手性自组装行为的影响,并归纳得出其关键作用机制;同时,还介绍了多肽手性自组装材料在手性催化、手性检测、模板合成、手性光学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纳米团簇的超分子自组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纳米材料的应用过程中, 纳米团簇或纳米粒子的组装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纳米团簇的超分子化学组装方法可分为两类, 即胶态晶体法和模板法。胶态晶体法是利用胶体溶液的自组装特性将纳米团簇组装成超晶格, 可得到二维或三维有序的超晶格。模板法是利用纳米团簇与组装模板间的识别作用来带动团簇的组装, 可应用的模板有固体膜、单分子膜、有机分子、生物分子等。其中, 单分子膜模板是研究最多也是最为成熟的一种; 生物分子间严密的分子识别功能使其成为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组装模板, 而且用生物分子模板有可能实现不同纳米团簇间的组装。  相似文献   

13.
分子自组装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影响分子自组装过程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组分及介质的选择、体系的热力学平衡、聚合物的自组装合成和聚合物聚集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自组装分子电子器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组装技术是解决有机功能分子与电极连接问题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近-来在构筑分子电子器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成为分子电子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自组装技术在制备分子器件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自组装分子器件的前景和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源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自组装现象,近年来多肽的自组装逐渐成为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合理调控多肽的分子结构以及改变外界的环境,多肽分子可以利用氢键、疏水性作用、π-π堆积作用等非共价键力自发或触发地自组装形成形态与结构特异的组装体.由于多肽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能,利用多肽自组装技术构建的各种功能性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及生物矿化等领域内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多肽自组装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多肽自组装技术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型,概括了多肽自组装的机理,并进一步阐述多肽自组装形成的组装体形态及其在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子自组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高玉霞  胡君  巨勇 《化学学报》2016,74(4):312-329
天然产物来源广泛、手性结构独特、具有多修饰位点、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 与其他非天然产物的自组装体系相比, 具有更多的优势. 简单修饰的天然产物在溶剂中容易形成氢键、π-π堆积、范德华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 促使分子有序排列形成聚集体, 成为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重要构筑基元. 同时, 其独特的手性结构在分子有序排列过程中, 通常会实现手性由分子层次到超分子层次的传递和放大, 因此, 可用于构建螺旋带、纳米管等多种手性组装体. 天然产物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也使得基于此类化合物的组装体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细胞成像等生命科学领域, 显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基于氨基酸、糖、核苷碱基、甾体、三萜等天然产物缀合物在超分子自组装特性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具有分子机器、分子开关功能的自组装超分子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具有分子梭或分子开关性质的新型轮烷和索烃超分子以及具有分子机器功能的其它类型化学和生物分子的国际研究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9.
超分子聚集体因有着丰富的形貌和多样化的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而备受广大超分子科学家的关注。不同结构的超分子聚集体在新材料开发、药物传输、生物成像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均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基于在不同领域中超分子聚集体的应用特点,其自组装构筑单元的设计方法也有着诸多的选择,如何高效地设计并制备有价值的超分子体系构筑单元已经成为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超分子聚集体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因素,对超分子聚集体构筑单元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后续不同体系超分子聚集体构筑单元的设计及其自组装过程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静电吸引的自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树状分子合成和基于静电作用组装研究是目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1-3].树状分子的大小、形状、拓扑形态、柔曲性、内部空腔分布和表面化学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严格的控制,因而其具有独特的性质,被用作“纳米构筑单元”来组装特殊的超分子结构和微环境[3~5].大环共轭卟啉分子在生物体系内的电子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卟啉为核的树状分子可作为人工模拟酶的模型[6].本文首次报道以阴离子卟啉作为树状分子的核,树状阳离子为外层,基于卟啉阴离子与树状阳离子之间静电作用力来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合成与组装过程如下:1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