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说到嫉妒……周瑜真是不幸啊自己明明很有才干,可是偏偏运气不好,和诸葛亮生在同一时代。既生瑜何生亮,这句俗话尽显周瑜的无奈和嫉妒啊!"杰克感叹。"对。所以周瑜一生都在和诸葛亮斗智斗勇,企图超过诸葛亮。不过基本次次都是诸葛亮大胜。著名的草船借箭就是一个例子。"琼斯博士端来一杯茶,准备开始  相似文献   

2.
雷秀娟 《数学大王》2016,(26):36-39
三顾茅庐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第三次亲赴隆中,终于见到闻名已久的“卧龙”诸葛亮.在刘备再三恳求之下,诸葛亮决定出山.见天色已晚,诸葛亮就让刘、关、张三人在草庐留宿一宿. 张飞对诸葛亮的无礼非常不满,想找机会收拾他,于是瞒着刘、关二人径直去找诸葛亮.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碰到一些概率问题,来看看下面的几个有趣的例子. 1.“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问题我国有很多俗语,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假设三个“臭皮匠”各自解决某问题的概率为  相似文献   

4.
据最新网络资料考证,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后,刘备阵营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雄才大略大为钦佩.上下同仁皆向诸葛亮讨教使自己变得聪明的良方,诸葛亮答复:“数学使人聪明”.于是刘备阵营兴起一股学习数学的热潮,刘备和五虎上将纷纷拜诸葛亮为师,择日开堂讲授数学.月余之后,诸葛亮为检查大家的学业水平,出一小题考查,言明次日九时草堂汇报.题为:已知a,b,c分别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c为斜边),实数m,n满足am bn 3c=0,求m2 n2的最小值.一拿到考题,众人面面相觑.由于字母众多,一下子看不清题意,分不出常量与变量,一时无从下手.大家纷纷要求诸葛亮给…  相似文献   

5.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1.1 创设情境(动画 )画面背景 :擂台 .横幅 :解题大赛 ,奖品丰厚 .比赛双方 :诸葛亮 VS臭皮匠团队比赛规则 :各位参赛选手必须独立解题 ;团队中有一人解出即为团队获胜 .人物 :诸葛亮、臭皮匠老大、臭皮匠老二、臭皮匠老三 .诸葛亮 (手摇羽扇 ) :依我以往的经验 ,我解出的把握有 80 .臭皮匠老二 (垂头丧气 ) :老大 ,你的把握有 5 0 ,我只有 4 5 ,看来这奖品与咱是无缘了 .臭皮匠老大 :别急 ,常言道 :三个臭皮匠臭死诸葛亮 .咱去把老三叫来 ,我就不信合咱三人之力 ,攻不下这个擂台 !问题 :假如臭皮匠老三解出的…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这句俗语从数学角度看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7.
《大学数学》2016,(6):33-39
东汉末年,诸葛亮为什么出山辅佐刘备?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获得相关权值,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得到不同政治军事集团的综合得分,解释诸葛亮出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冠 《数学大王》2016,(35):6-7
东汉末年,刘表偏爱长子刘琦,不喜欢次子刘琮.而刘琮因娶了后母的侄女为妻,因此后母更偏爱刘琮.她害怕刘琦将来得势,会影响刘琮的地位,因此非常嫉恨刘琦.刘琦深感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于是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几乎没有争议的人物,都说他的好话,以至他成了一个“神”的象征——智慧的化身。 从诸葛亮个人来说是成功的。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三国演义》,而三国中讲得最多的故事就是诸葛亮的故事。 从诸葛亮从事的事业的兴衰来说,诸葛亮又是失败者。他让人叹息的地方,一是早逝;二是蜀国早亡。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亡得最早。 个人成功,而他所从事的事业不成功,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吴文广 《数学通讯》2007,(9):48-48,F0003
据最新网络资料考证,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后.刘备阵营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雄才大略大为钦佩.上下同仁皆向诸葛亮讨教使自己变得聪明的良方,诸葛亮答复:“数学使人聪明”.于是刘备阵营兴起一股学习数学的热潮,刘备和五虎上将纷纷拜诸葛亮为师,择日开堂讲授数学.月余之后,诸葛亮为检查大家的学业水平,出一小题考查.言明次日九时草堂汇报.  相似文献   

11.
双龙斗     
众所周知,当年孔明虚张声势,“借”走了曹操十万支利箭,周瑜一直耿耿于怀.总想与孔明再分高下。这不,一场数学之战即将在他们之间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认真分析敌我战势及天气变化情况,巧借东风,大败敌军.在数列解题教学中,此故事常刺激我借得灵感,去认真分析题目,适时巧借,常可绽放解题奇葩,令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巧举数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陈洁 《中学数学》2004,(3):13-15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1创设情境 (动画)画面背景:擂台.横幅:解题大赛,奖品丰厚. 比赛双方:诸葛亮VS臭皮匠团队 比赛规则:各位参赛选手必须独立解题;团队中有一人解出即为团队获胜.  相似文献   

14.
新版三国     
李雄飞画 《珠算》2008,(12):69-69
诸葛亮六出祁山,欲与司马懿决一死战,但司马懿就是按兵不动。诸葛亮使出激将法,派人送一套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司马懿知道这是诸葛亮的激将法,说:“我向皇上上个奏章。”司马懿上书魏明帝。魏明帝召集开会,辛毗看出司马懿的用意,便上谏道:“司马懿深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之理,却上书请示,表明司马将军根本就不想迎战。”  相似文献   

15.
小伙伴们都喜欢玩“走迷宫”游戏,就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喜欢。相传他曾摆下的“八阵图”就是个大迷宫,还困住了东吴的大将军陆逊呢。可是,这次诸葛亮却一不小心把自己给困在迷宫里面了,快快发挥你的空间想象力,一起去救救他吧!  相似文献   

16.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这是用几个数字记述诸葛亮一生的短联,作者是孙墨佛(1883—1987).孙墨佛先生于1908年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曾任北方护国军总司令部秘书主任.他编写过《孙中山先生年谱》16卷.1952年被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年,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利用历史资料获得相关数据,建立《隆中对》分步优化数学模型,得到刘备集团不断壮大的策略步骤,从数学角度解释《隆中对》不能完全实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三国演义》中,记述了一段精彩的妙计.话说曹操中了诸葛亮和周瑜之计,赤壁之战大败,仓皇逃命.急不择路,到了一个三岔路口,面前有两条去路.探路的军士禀报:“这两条路都可通向南郡,不知丞相要走哪条?”曹操问道:“那两条路情况如何?”探子说:“大路比较好走,但路途要多出50余里,小路通过华容  相似文献   

19.
一年的365天     
一年365天是古埃及测定出来的.埃及人很早就对天象有很细致的观测,譬如他们曾将赤道附近的星分为36组,每组管10天,所以叫旬星,当一组旬星在黎明前恰好升到地平线上时,就标志着这一旬的到来.他们定三旬为一月,四月为一季,三季(洪水季、冬季和夏季)为一年.这就是埃及最早的历法.在古王国时代,他们就发现,一年中当天狼星(埃及人称天狗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都知道牛顿定律 ,知道牛顿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 .其实牛顿还是有名的数学家 .他的“牛吃草问题”也是人们感兴趣的长期研究的数学问题 :一牧场每天都长草 (每天长草一样多 ) ,放养 1 4头牛 5天吃完草 ;放养 8头牛 2 0天吃完草 .(1 )如果要在 40天吃完草 ,应放养几头牛 ?(2 )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最多能放养几头牛 ?这个问题 ,难倒许多中学生 ,因为每天草量都在变 ,不好解答 .但是有三个量是不变的 :1 .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不变 ;2 .每天长草量不变 ;3 .牧场原有的草量不变 .抓住这三个不变量即可解答这个问题 .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 1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