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合成了七种不同掺杂比例的稀土高氯酸盐(铕掺镧)与2-噻吩甲酸-邻菲咯啉的固态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Eu1-xLax)·L3·phen·1/2H2O(x=0·000~0·200,L为2-噻吩甲酸,phen为邻菲咯啉),并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IR谱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摩尔电导数据表明,此类配合物为非电解质。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配体1,10-邻菲咯啉两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光谱测定表明,Eu3 处于无反演对称中心格位上,Eu3 配合物发射强度增大。配合物中La3 对Eu3 的发光产生敏化增强效应,当La3 掺入量为0·005mol时敏化强度最大,随着La3 浓度的增大,对Eu3 的发光敏化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铕与对硝基苯乙酸(HL)及邻菲罗啉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配合物的组成为EuL3phen。用红外光谱、热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3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RE(Phen)2(Gly)(NO3)3.3H2O(其中RE=La,Ce,Pr,Nd,Gd,Sm,Er,Y;Phen=邻菲罗啉;Gly=甘氨酸)固体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DTA等的分析测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的三元固体配合物NdL3;pHen.H2O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可见-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测定与表征,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EuL3.phen.H2O(L=对茴香酸根,phen=邻菲罗啉)固体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NMR等测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6.
镧和铕与邻菲罗啉谷氨酸配合物的NMR和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镧和铕与谷氨酸,邻菲罗啉形成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Glu)3.7H2O(Ln=La,Eu);Eu(Glu)3;12H2O。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与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方式,讨论了稀土离子的顺磁性及屏蔽效应对配合物的NMR谱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邻苯二甲酸—邻菲罗啉—铕—铽络合体系的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激发下均可发出特征荧光的邻苯二甲酸-邻菲罗啉-铕和铽固体络合物以机械研磨和化学作用两种方式进行混合,研究了这两系列混合络合物的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由于铕、铽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其荧光强度变化较大,而荧光发射峰位基本不变。经化学混合后铽对铕的荧光强度有极强的敏化作用,铕对铽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并用红外光谱对上述四种络合物体系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稀土Eu与谷氨酸(Glu)、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对其进行了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的测试,确定其化学组成[Eu(Glu)3phen]Cl3·2H2O,用IR、循环伏安等研究了此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9.
10.
合成了铕与 2 噻吩乙醛酸 (HL)和邻菲罗啉 (phen)的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了配合物的分子式为 [EuL2 phen·(H2 O) 3 ]NO3 ;配合物中的Eu(Ⅲ )离子与 2 噻吩乙醛酸和水分子中的O原子以及邻菲罗啉中的N原子配位。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配合物中Eu(Ⅲ )离子的5D0 7F1和5D0 7F2 跃迁分别位于 5 92和 6 18nm。该固体配合物于室温下被紫外光激发可以发出强的特征红色荧光。IR光谱中 ,2 噻吩乙醛酸的特征吸收峰νCO (1719cm-1) ,νC—O(12 32cm-1) ,δO—H(90 9cm-1)在形成配合物后消失。在配合物中出现—COO-的反对称νas(16 4 2cm-1)和对称νs(14 0 8cm-1)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HNMR谱图中 ,2 噻吩乙醛酸环上的 3个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形成配合物后移向高场 ,邻菲罗啉环上 4种不同环境的质子峰的化学位移形成配合物后向低场移动。从TG曲线可以看出 ,此配合物在常温至 2 5 0℃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由稀土离子与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N—HPA)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蓝色发光配合物。该配合物是典型的配体发光配合物,其发射峰位于444nm,激发波长为334nm和407nm。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差热—热重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含有大量的N—HPA和相对较少的稀土离子和phen,其中稀土离子与N—PA中的羧酸根配位,而N—PA中的氨基通过氢键与phen的氯原子结合,形成了有利于配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的通道。稀土离子Tb^3 ,Eu^3 的共同存在促进了这一能量转移通道的形成,进而强化了配体的蓝色发射。  相似文献   

12.
ZrO2中Eu3+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掺1mol%Eu^3 的ZrO2纳米材料随退火温度变化的发光性质,得到退火温度为600和800℃的样品中Eu^3 的^5D0→^7F2发射在604nm处,我们认为:^7F2能级受到较强的晶场影响而发生能级劈裂,劈裂成4个子能级,出现两种发射,在章中为604和612nm.的两种发射,这两种发射所占的分支比不同,前一种发射所占的分支比较大,而后一种发射所占的分支比较小,因而,604nm的发射占优势。研究了ZnO2纳米材料中掺杂浓度变化时Eu^3 的发光性质,得到掺杂浓度为3mol%的样品的发射与众不同,它只有597nm处的1个宽带发射。  相似文献   

13.
GdVO4:Eu3+的热释光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GdVO4:Eu^3 有着十分优良的发光特性,它发光强度高,特别是具有很好的温度特性,在室温以上发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很利于在高温下使用此材料。本文对它的热释光进行了研究,其热释光峰值分别位于193,235和304K,根据计算可知它们的陷阱深度分别为0.39,0.47和0.61eV,陷阱的主要来源可能是F^ ,F和钒空位;Eu^3 掺入导致的晶格畸变,其中最主要的来源可能是空位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掺杂Eu3+离子LaPO4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掺杂Eu3+离子的LaPO4,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RD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表明:LaPO4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6.84A,b=7.08A,c=6.46A,β=103.85°,属P21/n(No.14)空间群.测定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光谱数据表明:在掺杂Eu3+离子的LaPO4荧光体中,基质LaPO4的电荷迁移激发态的能量能有效地传递到Eu3+离子,说明基质LaPO4本身对发光有贡献.位于592,612 nm附近的2个发射峰均出现劈裂现象,即有2个5D0→7F1(590,594nm)、2个5D0→7F2(610,614nm)发射峰,说明掺杂的Eu3+离子在LaPO4晶体中有着不相同的配位环境,推测Eu3+离子处于D2d或D3对称格位.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长余辉发光粉Ba1-xCaxAl2O4:Eu^2 ,RE^3 (RE^3 =Dy^3 ,Nd^3 ),测量了其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余辉衰减光谱和热释光谱,分析了其发光特性。在紫外线的激发下样品的发射波长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x从0到0.6的范围变化时,发射波长相应地从498nm减小到440nm,当x大于0.6以后,波长保持440nm不再变化。通过XRD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Ca离子在BaAl2O4基质中有极限溶解度x0=0.4,当x大于0.4时,基质结构中出现杂相。通过热释光谱,对基质中的陷阱情况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由于x值的不同而造成的余辉时间长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Ce3+,Tb3+氟化物磷光体的发光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溶液反应和固相反应分别合成了K3AlF6基质化合物及KBF4:Ce,Tb和K3AlF6:Ce,Tb等磷光体,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性,并与KAlF4:Ce,Tb、CaF2:Tb和AlF3:Ce,Tb等磷光体的发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CaF2:Ce,Tb、AlF3:Ce,Tb、KBF4:Ce,Tb和K3AlF6:Ce,Tb等磷光体中Ce^3+对Tb^3+的能量传递不能有效进行,有时Tb^3+起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3+掺杂的MCeO3(M=Sr,Ba)发光粉末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其物相组成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Eu^3+离子容易替代MCeO3晶格中M^2+离子的位置。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Eu^3+掺杂的SrCeO3和BaCeO3样品在紫外波段存在着非常宽的吸收带,峰值分别位于311和320nm左右,它们属于Ce^4+-O^2-的电荷迁移带,SrCeO3和BaCeO3基质与Eu^3+离子之间存在着能量转移。在MCeO3:Eu^3+样品中,Eu^3+的发射主要来自于^5D0激发态能级,其中以磁偶极跃迁^5D0-^7F1发射强度为最大;此外样品中还存在着较高的^5D1激发态能级的辐射跃迁。SrCe03:EU^3+样品的发射强度远大于BaCeO3:EU^3+样品。  相似文献   

18.
CaAl2O4:Eu2+,Nd3+纳米粉体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AlO4:Eu^2+,Nd^3+纳米粉体发光材料。利用DTA,TG,XRD,SEM,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800℃烧结的样品形成已CaAl2O4晶相,样品平均晶粒尺寸为20~40nm,与CaAlO4:Eu^2+,Nd^3+粗晶材料相比,样品的发光光谱发生了“蓝移”,热释光峰值向高温移动了96℃,且曲线形状变宽,发光衰减是由初始的快衰减和随后的慢衰减构成,发光余辉时间5h。  相似文献   

19.
Gd2O3:Eu3+溶胶-凝胶薄膜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无机稀土氧化物为原料制备了Gd2O3:Eu3 溶胶-凝胶薄膜,通过对不同Eu3 离子掺杂浓度、不同烧结温度薄膜发光强度的研究,得出Gd2O3薄膜中Eu3 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0%、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00℃下烧结2h;由薄膜和粉末激发谱的比较发现:薄膜中存在着比粉末更有效的能量传递,从而更有利于高能射线激发发光;首次观察到薄膜经过1000℃烧结2h后发光消失,并通过SEM和XRD的实验分析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