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CO吸附微量量热法系统地研究了γ-Al2O3负载的Pt,Pd,Rh及Pt-Sn,Pt-Fe等贵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Pt/γ-Al2O3,Pd/γ-Al2O3,Rh/γ-Al2O3贵金属催化剂上CO的微分吸附热能覆盖度的函数非常相似,其初始微分吸附热均约为120kJ/mol,随着CO覆盖度的增加,CO的微分吸附热逐渐降低,Pt/γ-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位数目对CO微分吸附热不同区间的分布非  相似文献   

3.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担载量很高的Ni/Al2O3催化剂,通过正丁醇干燥处理,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和担载镍的分散度.实验发现,镍的担载量和干燥过程刘催化剂的表面积、孔结构及金属镍的还原度和分散度影响很大.经过正丁醇处理的80%Ni/Al2O3-B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表面积,而担载镍的还原度和分散度也显著提高,使得催化剂具有很高...  相似文献   

4.
用浸渍法制备KNO3/Al2O3样品。所得样品于973K下焙烧并抽空2h便制得负载型固体碱K2O/γ-Al2O3。拉曼光谱显示973K抽空的样品KNO3已安全分解成K2O。用CO2作探针分子,微量吸附量热结果表明973K抽空的样品碱性比纯MgO的还强。这种强碱性应为KNO3安全分解成K2O物种所致,而γ-Al2O3载体的存在可增强KNO3的分解。  相似文献   

5.
甲烷在Ni/Al2O3上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Rh/Al2O3上H2的化学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利用IR、MS方法对还原态的Co-Mo/Al_2O_3和Ru-Co-Mo/Al_2O_3催化剂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 还原态的Co-Mo/Al_2O_3和Ru-Co-Mo/Al_2O_3表面上存在着不同的Co中心。可以十分明显地观察到, 在Co-Mo/Al_2O_3上, NO吸附的红外光谱显示了1895和1880 cm~(-1)谱带; 在TPD-MS图上显示了353, 423和473 K谱峰。通过比较Co-Mo/Al_2O_3和Ru-Co-Mo/Al_2O_3, 提出了在Ru-Co-Mo/Al_2O_3中Ru的加入主要是提高了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 增强吸附键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以CO2作探针分子,采用微量吸附量热法测定负载型固体碱K2O/γ-Al2O3的表面碱性.试验结果表明,样品表现了很强的碱性,起始CO2微分吸附热为160kJ@mol-1,饱和CO2覆盖度为550μmol@g-1,碱性强于纯MgO.  相似文献   

9.
CuO/Al2O3催化剂中毒与氧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effect of CuSO4 on the property of catalyst CuO/Al2O3 hasbeen investigated. The TPD-M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oxygen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CuSO4-CuO/Al2O3 increased with CuSO4 content in the catalyst and the oxygen desorbed only at temperature above 900 K. TPSR results showed three adsorption sites of NO on the surface of CuO/Al2O3, respectively at 398, 643 and 683 K. The active site at 683 K was for NO decomposition and it was poisoned seriously when there was CuSO4 in the CuO/Al2O3. For CuSO4-CuO/Al2O3 the amount of N2O formed from NO decomposition reduced probab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oxygen species in the catalyst.  相似文献   

10.
陈彤  祝良芳  胡常伟 《分子催化》2005,19(4):275-279
用浸渍法制备了Ni/Al2O3和Zr-Ni/Al2O3催化剂,用于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苯直接氧化胺化制苯胺反应,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程序升温还原、室温氧吸附和氢吸附及XRD表征,结果表明,我们所制的Ni基催化剂对苯胺的生成都有活性,加入Zr后,催化剂中Ni物种更分散,低温可还原物种增加,室温吸氧和吸氢能力都增强,反应活性和对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增大,Zr一方面使Ni物种进一步分散,增大催化剂的吸氢量和表面可还原Ni物种,有利于C-H键的活化;同时Zr与Ni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低温可还原物种的生成,使催化剂室温吸氧量增大,有利于苯的氧化,这种Zr和Ni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影响Zr与Ni的协同作用,使含Zr的两个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显示出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TP-IR动态方法研究了CO和NO在Rh/Al2O3上吸附性能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行为,结果表明,Rh/Al2O3的孪生中心对CO的吸附强于对NO的吸会,线式和桥式中心则对NO的吸附强于对CO的吸附,CO和NO共吸附-TP(CO和NO中)-IR动态过程结果揭示出2224cm^-1谱带的出现和强度的增加与孪生CO谱带以及吸附的NO谱带的强度减弱同时发生,表明是由吸附的NO和孪生CO形成Rh-NCO。  相似文献   

12.
Pd/Al2O3催化剂的高温热烧结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赫崇衡  汪仁 《催化学报》1997,18(2):93-96
以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为背景,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低负载量贵金属单钯燃烧催化剂。通过XRD宽化法检测了在1273K的模拟反应气流中烧结24h后催化剂上Pd晶粒大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气相吸附法制备复合载体TiO2/r—Al2O3及TiO2在r—Al2O3表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邓存  段连运 《分子催化》1992,6(1):15-22
  相似文献   

14.
15.
用浸溃法制备KNO2/Al2O3样品,所得样品于973K下焙烧并抽空2h便制得负载型固体碱K2O/γ-Al2O3.拉曼光谱显示973K抽空的样品KNO3,已完全分解成K2O.用CO2作探针分子,微量吸附量热结果表明973K抽空的样品碱性比纯MaO的还强.这种强碱性应为KNO3完全分解成K2O物种所致,而γ-Al2O3载体的存在可增强KNO3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
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及Ni/ZrO2/Al2O3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凝  罗来涛  欧阳燕 《催化学报》2005,26(9):775-779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经过扩孔处理的Al2O3基载体上制备了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NiO/ZrO2/Al2O3催化剂. 用XRD,TPR,TPD和N2吸附等技术分别考察了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及表面性能,研究了复合载体对Ni/ZrO2/Al2O3催化CO2重整CH4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纳米ZrO2/Al2O3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适宜的孔径分布及稳定的t-ZrO2结构,Ni/ZrO2/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CO2重整CH4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CO在Ir/Al2O3催化剂上的吸附及与O2相互作用的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杜英喆  张恒  苑世领 《化学学报》2021,79(6):787-79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Al2O3/聚甲基二硅氧烷(PDMS)复合材料在300 K时的传热行为, 通过分析热传导、温度梯度以及导热增强等理论数据, 讨论了不同半径以及不同浓度的Al2O3填料粒子对PDMS传热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 Al2O3/PDMS复合材料的热传导先减小后增加. 并且当Al2O3填充粒子的半径为5 nm时, Al2O3/PDMS复合材料的热传导达到最大值. 通过考察传热过程中的Al2O3填料和Al2O3/PDMS复合材料的温度和结构变化, 添加有小半径Al2O3填料的Al2O3/PDMS复合材料在传热的过程中主要以声子的形式进行传热, 此时决定热导率的主要因素有热容c、声子的平均速度v和声子的平均自由程l. 同时, 当体积分数为15%时, 传导链形成, 热量可以顺利通过Al2O3填料形成的传导链传播, 有助于热传导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俞启全  金韵  徐明亭 《化学学报》1990,48(6):523-527
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在Pt/Al2O3催化剂上丙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丙醇深度氧化稳态动力学报从L-H机理模型。用正交设计法估计了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用脉冲法测定了丙醇、氧及CO2的吸附热, 其数值与正交法的计算值一致。用脉冲法研究了丙醇在催化剂上吸附量与停留时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服从式(5)经验规律, 当反应条件强化时观察到在Pt/Al2O3催化剂上丙醇深度氧化的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20.
Ln2O3/Al2O3催化酯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n_2O_3/Al_2O_3催化酯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陈其瑞,张凤美,罗明润,焦肇林(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芜湖241000)关键词稀土氧化物,担载催化剂,催化酯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醇用酯(Dioctylphthalate)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