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铁架台上,用铁夹把一个倒立的烧瓶夹住,并用一个有孔胶塞塞住瓶口,塞内插一玻璃管和一胶管相连,如上图所示,即成一简单的膨胀云雾室。二、实验演示实验L 降低温度,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这里降低温度是用汽或气膨胀时的冷却效应来完成的。其方法,先取下烧瓶,去掉胶塞,在瓶内滴液体乙醚数滴,立见乙醚完全汽化,此时瓶中即有未饱和乙醚蒸汽存在(如空气的相对湿度大,可以不用乙醚滴人瓶内,效果亦好)。其次,放入少许烟粒于瓶内,即行紧塞烧瓶,如前将烧瓶倒立夹于铁架台上。用打气筒(打足球用的)和胶管相连,向瓶内打气三、四下,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二年級物理教学中,关于飽和汽性质的实驗,是最困难的实驗之一。利用通常的托里拆利管做这个实驗,需要有大量的水銀,一般学校都难以解决。利用玻意耳管做这个实驗,困难也很多,特別是在水银柱面上加了一种試驗液体(例如酒精)以后,不易把这种液体除淨,再用其他液体(例如水或乙醚)做实驗时,效果就不好了。达对于在同一节課上做几个实驗,特别是接連着在几个班上做实驗,影响是很大的。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我们在教学中做了另一种装置,这种装置构造很简单,需要水銀少,实驗操作方便,效果也比較良好。这个装置曾在1958  相似文献   

3.
本刊前后收到几位作者投寄的关于饱和汽实验的稿件,方法各有不同,现一并发表,以便读者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设备较差的中学里,实验室中没有多量的水银、较灵敏的抽气机、压刀计及不漏气的有开关的漏斗。要进行①汽的压强变化与体积变化的关系,及未饱和汽变成压强为定值的饱和汽;②不同物质的饱和汽压的不同;③研究饱和汽压和温度的关系;④测定饱和汽混合后压强的关系;(即道耳顿定律的说明。)等一连串的实验是较困难的。现在介绍我的一个简单装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学第二册第十章中的“饱和汽”问题,在学生学习时往往反映“难”和“乱”。现在把我对解决此间题的一些体会,提出来向大家商讨。1.抓住教材的关键,重点突出。通过演示实验和分析,使学生明确“饱和汽”的实貭:密闭容器中“汽跟产生它的液体处于动态平衡”,这种汽叫做饱和汽。在此,关键是使学生确切地理解“动态平衡”。密闭容器中同时存在着蒸发和液化两种过程。蒸发的快慢  相似文献   

6.
读了本刊1957年2月号上江苏师范学院朱凤德同志的“关于饱和汽压的实验”一文后得到了许多教益。用注射针代替移液管是个绝好的经验。不过关于第一部分“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的实验还可改为如图的装置。将A管上下移动就可使管内的汽变为饱和或不饱和的汽。这样的装置比朱同志所介绍的那个装置简便,  相似文献   

7.
高二物理课本中饱和汽压一节里,演示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的实验,照课本图161的装置虽然可以演示成功,但是要将一装满水银的长玻璃管B,倒插入一盛水银的深容器A中,是比较麻烦且又容易泼撒水银。空气也容易漏入而使实验失败。为了增強实验效果,简化操作手续,我在演示过程中将它作了一些改装。其装置和演示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物理》1958,(5)
问:采用同时增加蒸汽压强和降低蒸汽温度的方法能不能使蒸汽趋于饱和呢? 一位物理教师来信说,在他们教研组里面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兹摘录信的原文如下: 第一种意见:“既然用二种方法中的一种已经可以把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如果把二种方法同时进行更能把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第二种意见:“如果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学第二册(§95)关于液体的飽和汽性質主要内容包括了下列三个方面:在一定溫度下不同液体的飽和汽压是不相同的;某种液体的飽和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溫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不变吋,某种液体的飽和汽压不因其体积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中师物理《饱和汽》一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物理》1957,(5)
将两根同样内径的厚玻璃管以厚橡皮管连接起来,平行地固定在支架上,可作“使饱和汽变未饱和汽”的实验。开闭装置就是在玻管顶端装一小段硬橡皮管,皮管上加两个螺旋夹子。(图1) 实验之先,要做好这样的准备工作。提高右侧开管,使水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特鲁顿规则(Trouton's Rule)的内容是“各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摩尔汽化熵增量相同”。它涉及物质在两相平衡时的热力相似,但所规定的标准大气压力却和对应态原理没有联系,因而它只能是粗略的、局限的。但是,各种物质饱和汽液的热力相似确实存在,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探讨,并对特鲁顿规则作出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垂直管内音速蒸汽射流凝结汽羽形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质量流量376~773 kg·m-2·s-1的饱和蒸汽在温度变化范围为10~55℃流动水中形成的音速蒸汽射流凝结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观察到了四种不同的汽羽形状,并且汽羽形状受Re影响较大。当Re与凝结驱动势减小时,最大膨胀比和汽羽喷射长度增大,其值小于蒸汽音速射流在静止水中的情况。本文给出了汽羽喷射长度实验关联式,大多数实验数据与预测值的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4.
前次已经谈过利用二段温度法汽相生长PbSe这种分子压力比较大的半导体化合物,这次我们要谈的是GaP也可采用这种方法。GaAs由于Ga的分压或GaAs分子的分压小,对PbSe不能采用二段温度水平布里基  相似文献   

15.
计算饱和液体的气化热通常是把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视为理想气体.但是氘的饱和蒸汽在临界温度Tc=38.34 K以下作为理想气体计算气化热,得到的结果不符合一般规律.本文采用Clapeyron方程的微分形式和氘的汽液平衡方程,考虑氘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体积变化,计算得到20 K到38 K各温度对应的气化热和熵变,最后绘制出氘的饱和曲线.这种计算方法避免了两个近似:视氘饱和蒸汽为理想气体和忽略氘汽液转变的体积变化,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改进了Burnett法PVTx性质实验台,温度和压力测量的最大不确定度分别为±10 mK和±400 Pa。精确测量了50组HFC-143a的饱和蒸气压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5项的HFC-143a饱和蒸气压方程,适用于161.34 K到临界温度。与文献数据比较表明,改进后的实验台精度令人满意。测量了77组HFC-236fa的饱和蒸气压实验数据,温度范围为253-396 K,压力范围为44-3064 kPa。根据本文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一个Wagner型饱和蒸气压方程,与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得到了HFC-236fa的正常沸点和偏心因子值。  相似文献   

17.
火电厂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传热性能是火电厂空冷机组优化运行和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实际运行的某典型600 MW直接空冷机组的冷端系统,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不同空冷凝汽器翅片管束表面的温度分布,并与热电偶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受管内蒸汽流向和凝汽器冷却三角内空气流场的综合影响,顺流和逆流凝汽器的壁面温度都表现出从上至下逐渐上升的趋势,为进一步预测凝汽器空气侧流场特性和进行空气侧的传热强化提供了参考;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机组空冷凝汽器单元空气侧传热系数关联式.本文的结果对变工况条件下空冷机组的优化运行以及空冷凝汽器设计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答:在任何温度下,液体都会蒸发。每秒钟从液体表面蒸发出来的分子数,取决于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又取决于分子的运动速度,也即是液体的温度。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中的分子克服了它附近分子的吸引力,每秒钟脱离液体的表面而飞到周围的空间去的分子数目是一个常数,当从液体中飞出的分子数与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相等,这时蒸汽和液体就达到平衡,这种与液体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蒸汽,所表现的压强称为饱和蒸汽压或蒸汽压。在液体加热的时候,液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因而在单位时间内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较前增多,于是饱和蒸汽的密度增大,其压强也将显著增大。蒸汽分子作用于容器壁所表现的压  相似文献   

19.
超音速蒸汽浸没射流凝结汽羽形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入口压力为0.20~0.50 MPa的饱和蒸汽在20~70 ℃过冷水中超音速浸没射流凝结所形成的汽羽的形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汽羽膨胀的次数,汽羽形状主要有渐缩形、膨胀-收缩形、双膨胀-收缩形、收缩-膨胀-再收缩形和发散形五种;汽羽的穿透长度随着蒸汽入口压力的增大和过冷水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增大;对于设计压比分别为0.318和0.113的喷嘴,汽羽的无量纲穿透长度分别在3.45~12.62和2.40~9.81之间,明显小于相同条件下音速蒸汽浸没射流凝结所形成的汽羽无量纲穿透长度.同时,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汽羽无量纲穿透长度的实验关联式,其预测值与实验值误差小于18%.  相似文献   

20.
1955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课本一年级第二分册87节中应用水作斜抛的演示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但是从图中看来这一设计还不够完善,主要的缺点是在科学性方面不够严格,且在演示过程中不易掌握。如在课堂上不能使用很大的储水器,则上面的水位高度就不能保持固定不变。而喷水管口又常随仰角的增大而升高也会影响上下的水位差,且发射点随仰角的变更,也要变更位置,射程就没有较精确的比较标准,没有刻度盘仰角的大小就无法控制。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把它作了一些改进,现在介绍如下。 (一)器材装置1.用容量一公升的烧瓶一个,里边装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