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皖南西坑Ag-Pb-Zn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比研究了皖南西坑银多金属矿床中赋矿围岩蓝田组地层、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矿石、矿床蚀变岩等地质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 ,西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浆作用 ,成矿热液和富碳酸盐岩地层水岩反应使蚀变岩相对富集重稀土。  相似文献   

2.
安徽安庆铜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比研究了安微安庆铜矿床中矿石、矽卡岩、闪长岩及地层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并通过模拟平衡热液稀土元素的模型探讨了成矿热液流体的来源。结果表明,安庆矽卡岩型铜矿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有较强的活动性,成矿物质来源于闪长岩体,成矿热液流体来源于闪长质熔体。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了夏塞银铅锌矿床不同矿脉矿石、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及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借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床不同类型银铅锌矿石中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较为相似,成矿物质具有同源性,银铅锌矿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配分模式呈右倾斜型式,具有显著的δEu负异常,与矿区西南侧的绒衣错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基本一致,表明两者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4.
陕西煎茶岭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研究表明煎茶岭矿床矿石的稀土组成明显不同于岩石。而镍和金矿床和稀土组成十分相似,富 轻稀土及明显的铕、铈、负异常,反映它们是从同一液中沉淀 。而铈和铕负异常程度差异表明镍矿形成于高温和相对还原的环境,金矿形成在低温和相对化的环境。矿化热液来源于酸性岩浆所分异的热液,成矿元素主要来自超基性岩。  相似文献   

5.
丁家山铅锌矿矿床的成因复杂,主要存在矽卡岩型与块状硫化物型两种争议。尝试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重新探讨。结果表明:矿床的主要矿源层为元古代龙北溪组上段大理岩地层,而非中新元古代东岩组绿片岩地层;所谓的"绿片岩"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体与经过区域变质的钙质泥岩、钙质粉砂质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和泥灰岩发生双交代作用所形成的矽卡岩,而非绿片岩相遭受区域变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理岩地层,少量来自岩体,而非多来源;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故矿床成因应为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宁镇地区燕山期矽卡岩矿床成矿系统的稀土元素特征研究,了解了矽卡岩矿床成矿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特征及其制约机制,为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依据。研究表明,矽卡岩矿床成矿系统稀土演化规律为:矽卡岩期,干矽卡岩阶段到湿矽卡岩阶段稀土组分含量增加;矽卡岩期晚期到热液期早期降低;热液期,汽成热液氧化物阶段到高中温硫化物阶段增加,到中低温硫化物阶段降低。演化规律主要是受自身富集稀土元素的强度、流体含矿性、运移分配及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矽卡岩矿床成矿系统主要矽卡岩化的发育及其分带性所具有成矿专属性等特点,都为进一步寻找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提供新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芦子园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保山-镇康地块,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三段(∈3s2,∈3s3)中的一套碳酸盐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的矽卡岩矿物。矿区大理岩和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具有中等Eu亏损异常及无明显的Ce异常;矽卡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中等Eu亏损异常;另一类为无明显Eu异常或较弱的Eu正异常。大理岩、矽卡岩和矿石具有相似的REE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型,具有一定的负Eu异常及无明显Ce异常,向右倾斜,通过各类岩(矿)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成矿作用主要是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下进行,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热液,可能部分来源于赋矿地层(∈3s2,∈3s3)。研究认为,该矿床为赋存于碳酸盐岩地层中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巧家茂租铅锌矿床是滇东北矿集区的代表矿床之一,除矿石矿物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外,萤石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通过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其中REE含量变化较大,特征参数也有差别,但其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分配模式基本一致,不同矿化带萤石均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中稀土富集、分配曲线相对平缓的特征。从铅锌矿体中心到外围矿化带,萤石稀土元素呈现∑REE逐渐减少、LREE富集变为HREE富集,δEu正异常变为δEu负异常,δCe逐渐变小的变化特征。表明该矿床萤石的形成是一个连续过程,不同矿化带的萤石是同一体系经历不同阶段的产物。通过萤石的形成机制分析,认为该矿床萤石是热液作用的产物,是由富含F的成矿流体沿构造活动带从下向上运移,与灯影组地层的白云岩发生水-岩的相互作用,使流体中的CaF_2产生过饱和而大规模沉淀析出形成的,且随着热液向两侧围岩迁移,不断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分别形成了不同矿化带的萤石。本文研究对揭示矿床铅锌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胎儿和儿童骨中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分析及其生物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子活化法分析了多例胎儿骨,儿童骨和猪脚骨中稀土元素,ICP-AES分析了多例胎儿骨中微量元素并讨论了稀土元素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人和儿童进行中的累积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与花岗岩相比,基性、超基性岩中稀土元素含量低,而干扰元素含量高。对存在的分析难点进行了讨论。针对此特点,选用了热中子与超热中子活化。研究了干扰谱的修正;铀裂变干扰的修正及(n,p)干扰反应等问题。列出了美国地调局的标样W-2,DNC-1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标样Soil-S中30种元素的分析结果。表中数据说明工作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蒙古Tsagaan Suvarga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网脉状硅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钾硅酸岩化和青盘岩化。从热液成矿中心向外的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为含铜网脉状硅化蚀变带→含铜泥化带→含铜钼石英-绢云母化带→含铜钼钾硅酸岩化带→青盘岩化带。早期为钾硅酸岩化带,中期为石英-绢云母化和硅化,晚期为泥化带和碳酸盐化(方解石)。含矿蚀变岩明显受不同级次构造-裂隙带控制,北东向和北西向裂隙带可能是斑岩成矿热液体系的运移通道。随着接近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成矿中心和硅化不断增强,REE,LREE和HREE含量降低,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增强;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与硅化-钾硅酸盐化之间关系具有指数关系。随着(Na2O K2O)含量逐渐增高,从负Eu异常→无Eu异常→正Eu异常→明显正Eu异常,说明Eu异常受循环热液成矿体系的碱交代程度控制明显,因此,正Eu异常、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程度明显及其相关围岩蚀变特征是寻找与蒙古Tsagaan Suvarga斑岩型铜钼矿床类似的找矿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