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我国某些富碱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对40个富碱侵入岩体的近300个样品的稀土元素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富碱侵入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析了控制稀土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组合及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富碱侵入岩的源区物质和成岩过程,用部分熔融、多阶段分离结晶和分离结晶混染模型计算了紫金山、赛马、碾子山、山海关等富碱侵入岩的成岩模型。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柱上萃取色谱分离稀土元素时,料液浓度对轻稀土元素的分离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进料过程中,稀土元素被有机相萃取后,所释放的酸使料液酸度增加,从而影响料液中稀土元素继续被有机相萃取。由于各稀土元素被有机相P507萃取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同一酸度下,各稀土元素受到的影响大小亦不尽一样。P507萃取轻稀土元素的能力较弱,料液浓度对轻稀土的分离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就提高进料液浓度的措施、注意事项等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经验,以期引起讨论,並予指正。根据资料介绍,柱上萃取色谱分离稀土元素的进  相似文献   

3.
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HL]是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有效萃取剂.作者及马恩新等研究了HEH(EHP)萃取低浓度稀土元素的平衡反应.Lenz等认为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萃取高浓度Nd(Ⅲ)和Sm(Ⅲ)时,ClO_4~-及NO_3~-参与萃取反应.定量研究HEH(EHP)从矿物酸溶液中萃取高浓度稀土元素(Ⅲ)的平衡规律及萃取反应具有实际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结合分离工艺,系统地研究了高浓度稀土元素在H~+(HNO_3,HCl)-H_2O-1.50FHEH(EHP)-煤油体系中的分配平衡,通过IR、NMR及平衡有机相中NO_3~-和Cl~-浓度的定量测定,提出了低酸度下不同稀土浓度的萃取反应.  相似文献   

4.
HEH(EHP)(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作为萃取剂,萃取分离稀土的研究结果表明,HEH(EHP)有较高的分离系数,是一种有效的稀土分离萃取剂。为深入了解HEH(EHP)对稀土元素的萃取性能,以便提供萃取分离工艺的设计参数,我们研究了HEH(EHP)-煤油-HCl-RECl_3体系在不同初始条件下,15个单一稀土的萃取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5.
稀土萃取分离过程自动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简要描述稀土萃取分离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稀土元素成分在线检测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现状;稀土串级萃取分离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流程模拟以及稀土萃取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方法、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指出了稀土元素组分含量的软测量方法,以综合生产指标为目标的稀土萃取分离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方法以及由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两层结构组成的稀土萃取分离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稀土萃取分离生产过程自动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皂化产生的含盐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利用P507萃取稀土离子、N235萃取酸的特性,设计了P507-N235双溶剂无皂化稀土萃取体系,研究了双溶剂有机相的稳定性及对Nd3+的协萃效应。P507与N235混合时发生放热现象,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其特征峰发生了变化,但32次萃取-再生后的混合萃取剂的化学结构稳定;P507与N235对Nd3+具有显著的协萃效果,形成的萃合物为REA3.(R3N.HA).3R3NHCl。研究结果为无皂化稀土萃取分离新工艺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HEH(EHP)萃取柱色谱法从共存元素中分离稀土元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酯(HEH(EHP))是一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酸性磷类萃取剂,以往多侧重于分离稀土的研究,对稀土与非稀土元素的分离则报导较少。苏联Ромацива用HDEHP萃取柱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了合金钢中稀土,由于分离不完全,只能测定铈和钐。HEH(EHP)萃取柱色谱法广泛地应用于稀土分离,若同时能分离共存的非稀土元素,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提出用磺基水杨酸(SSal),葡萄糖酸(Glu)和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8.
根据郯庐断裂带鲁皖段早第三纪、中新世以及更新世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应用稀土判据探讨了区内玄武岩的形成机制。稀土元素和常量元素的相关关系显示,郯庐断裂带新生代3个阶段玄武岩成岩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其形成机制应该为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通过多种稀土元素联合协变关系也同样反映了这些玄武岩的形成机制为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同时也显示区内新生代玄武岩的稀土元素特征继承了其源区物质的稀土元素特征。这一结论与区内Sr,Nd同位素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实验室在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主要有:(1)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计算机一步放大;(2)回流启动技术;(3)三出口新工艺;(4)稀土料液浓缩新方法;(5)稀土与非稀土元素的分离;(6)专家系统技术在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废弃稀土荧光粉的回收利用对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回收工艺主要有直接回用和从其中回收稀土元素。直接回用以制造新的荧光粉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废弃荧光粉中杂质较多,需提纯分离,然而目前的风力分选和离心分离效率低,直接萃取法步骤多,污染严重。从废弃稀土荧光粉中回收稀土元素主要包括超临界CO2萃取和浸出后回收。前者反应迅速,回收率高,但对反应设备要求高,投资大;后者成本低,市场前景好,难点是荧光粉中的铝镁尖晶石结构难以破坏,导致Ce和Tb浸出率低,且浸出液难以循环使用。已有研究表明碱熔可破坏铝镁尖晶石结构,但由于后期采用酸浸,酸耗会增大。综上所述,今后研究应在浸出后回收工艺的优化方面引起重视,集中于寻找可经济高效破坏铝镁尖晶石结构的试剂,同时解决浸出液的循环使用,以实现废弃三基色荧光粉的绿色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P538为固定相,用不同浓度的无机酸或无机酸与其盐的混合溶液作展开剂进行反相纸层析时对稀土R_F值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得的R_F值对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作图时,有明显的四分组效应。根据同一元素在不同酸中的R_F值的顺序,可知在不同的无机酸中,P538对稀土的萃取能力顺序为:HCl>HNO_3>H_2SO_4。稀土元素与P538反应时的摩尔比及释放出的氢离子数分别为1和3。萃取温度对稀土元素的R_F值无显著影响;重稀土组的分离系数(β_Z~(Z 1))比轻稀土组大,因而P538纸层析可将重稀土(Ho~Lu)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工业应用中对单一稀土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效分离纯化稀土元素是充分利用稀土资源的保障。由于绿色环保意识和要求的增强,对稀土分离纯化工艺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几十年生产应用中,分离纯化稀土元素的技术方法不断完善改进,文章综述了分级结晶和沉淀法、化学气相传输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树脂色层法、溶剂萃取法、液膜法和氧化还原法在稀土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势和弊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溶剂萃取法中中性萃取剂、酸性萃取剂、胺类萃取剂和离子液体萃取剂的发展应用现状,同时探讨了络合剂和协同体系对分离稀土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稀土分离纯化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更加绿化高效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稀土元素的性质极相近,在稀土矿物中一般有15种左右的稀土元素共生,分离提纯难度大,化工材料消耗高.中国稀土工作者根据稀土资源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成就了中国稀土生产大国的国际地位.本文梳理了工业上应用的主要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特点、优缺点及适用性,其中,碳酸氢镁皂化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14.
P507体系反萃取条件对平衡负载稀土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507-盐酸体系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稀土萃取分离体系.在用P507-盐酸体系分离含中重稀土的原料时,由于重稀土元素(Tm,Yb,Lu)难于完全反萃,使得长期使用后的空白萃取剂中仍负载一定量的重稀土(称为平衡负载).在重稀土元素分离时,平衡负载甚至高达有机相正常负载的10%以上,严重影响了相关分离工艺的运行和实际分离效果.根据多组分萃取分离体系的萃取-反萃平衡和物料平衡关系,将平衡负载引入反萃取参数计算的物料平衡模型,对反萃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了反萃酸的相对流量、反萃级数等工艺条件对平衡负载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平衡负载随反萃级数和反萃酸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消除重稀土平衡负载、保证反萃完全需要较高的反萃酸耗和较长的反萃级数.在工业生产中,可根据实际分离需要选择相对经济的工艺条件,将平衡负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1.本工作利用中型摄谱仪,火花光源,以铥作内标,铟为外加基体,用化学光谱法测定钢铁合金中镧铈镨钕钐和钇。铈对錯的干扰采用干扰扣除的方法消除。分析线对:Ce3201.74,La3337.488,Pr3908.431,Nd4061.032,Sm3321.18,Y3203-323。化学光谱法测定六个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一般在士3—10%,最大不超过±15%。 2.采用铜试剂萃取分离重金属元素(铜铁试剂分离趾),PMBP萃取稀土元素与铬、铝、碱土金属等分离,用稀酸反萃取后可得到纯净的稀土溶液。全部操作在1小时内完成。对于各类不同样品可采用同一套稀土标准样品(无须经过化学分离步骤)。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一般在±4—14%,下限附近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不超过±18%。光镨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溶剂萃取分离法是稀土分离的主要方法。稀土萃取分离的工艺包括溶剂萃取体系、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1-2]和分离流程的优化选择[3]。优化目的是减少消耗,降低成本。1 选择稀土分离流程的判别式用A、B、C分别表示单一稀土元素或多个稀土元素的组合,萃取次序为A-B-C,其摩尔分数分别为fA、fB、fC。βAB为A/B切割的分离系数,βBC为B/C切割的分离系数。分离ABC混合稀土的二出口流程有以下两种:流程I       流程II选择A/BC切割即选择流程I,选择AB/C切割即选择流程II。显然,分离流程的优化选择实质上…  相似文献   

17.
稀土硫氰酸盐磷酸三丁酯萃取体系已有不少人作过研究,但由于相邻稀土的分离因数较小,未能获得广泛应用。在前期的实验工作中,我们在用硫氰酸铵溶液洗提磷酸三丁酯萃取色谱柱上的稀土元素时,曾注意到钇最先自柱中流出,并实现了钇和其它稀土元素的定量分离。在众多的稀土分离体系中,钇的分配比或保留值小于其它稀土元素的情况并不多见。这类  相似文献   

18.
以单叶新月蕨(Pronephrium simplex,金星蕨科新月蕨属)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自然条件下对稀土元素的超富集能力.其叶片主动富集的稀土含量高达1249.37 μg·g-1,是母土的51.8倍、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态的650.7倍,且稀土元素分异现象与母土一致.在100μg·ml-1 Nd3+胁迫下,单叶新月蕨生长状况良好,且体内Nd含量提高,同时结合多肽的表达增加,证明单叶新月蕨具超富集稀土元素的特性;Nd结合多肽经酸处理脱掉Nd后,HPLC/ESI-IT-Ms的结果显示632Da的肽段是Nd在结合多肽中所处的区域.利用细胞分级、HPLC分离纯化、氨 基酸组成分析以及分子量和酶解肽段的MALDI-TOF-MS及ESI-IT-Ms测定富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稀土结合多肽,结果显示,稀土结合多肽的分子量为(5.07±0.02)KDa,其中含有-E-T-M-E-,-P-N-L-L-G-E-,-F-V-I-Y-E-和-F-V-I-A-的肽段.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YAG∶Nd ,Re(Re =Pr,Sm ,Dy)系列化合物 ,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质 .结果表明 :Pr3 + ,Sm3 + ,Dy3 + 对YAG基质中Nd3 + 的发光具有猝灭作用 ,属于有害杂质 ,在激光晶体原料中必须除去  相似文献   

20.
周誓红  张思远等 《化学研究》2002,13(2):16-17,22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YAG∶Nd ,Re(Re =Pr,Sm ,Dy)系列化合物 ,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质 .结果表明 :Pr3 + ,Sm3 + ,Dy3 + 对YAG基质中Nd3 + 的发光具有猝灭作用 ,属于有害杂质 ,在激光晶体原料中必须除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