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冰晶生长速率理论,计算了抗冻糖蛋白(AFGP1-5)溶液中自由生长条件下冰晶生长的激活能.这种定量计算对研究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生长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从泰国引进的淡水养殖鲶类—(鱼芒)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根据6年的生长测量数据,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式为W=0.1193L2.549,3龄以前为幼鱼阶段,体长、体重相对增长率较大,生长指标较高;其生长适合于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生长曲线的拐点在2—2.5龄间,故池塘养殖(鱼芒)鲶生产周期不宜超过2年.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室内零换水条件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最适宜密度水平,本试验设置4个密度梯度,养殖持续135 d,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封闭型水体中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时间增加,低密度组的终末体质量(Final Body Weight,FBW)、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pecifit Growth Rate,SGR)逐渐与高密度组拉大差距,到135 d时,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养殖密度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组(20.6 尾/m2)的成活率(Survival Rate,S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e,FCR)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当养殖密度为14.7 尾/m2时饵料系数最低,为1.63,说明适当增加养殖密度可以降低饵料系数。最高密度组(20.6 尾/m2)在养殖后期成活率下降,这是导致该密度组饵料系数升高的主要原因。总产量(Total Gross Production,TGP)随养殖密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因养殖密度在20.6 尾/m2时的成活率最低,使得总产量在14.7和20.6 尾/m2时相当,均为283.38 kg。氨氮和磷酸盐随养殖密度和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使得养殖后期最高密度组(20.6 尾/m2)受到的胁迫增加,这也是养殖密度为20.6 尾/m2时在养殖后期罗非鱼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提高养殖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养殖产量,但高密度带来的水质恶化及胁迫会导致罗非鱼成活率下降,因此建议在零换水条件下,体质量为(11.95±0.50) g/尾的罗非鱼的养殖密度为14.7 尾/m2。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放养密度对花(魚骨)增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库采用5 m×5 m×3 m大小的网箱进行花(魚骨)养殖,相同规格鱼种同一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其增重效果差异显著,鱼种规格为116尾/500 g、37尾/500 g、15尾/500 g时的合理放养密度分别为800尾/m2、280尾/m2和100尾/m2.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对福瑞鲤、 瓯江彩鲤和本地鲤3种不同品系的鲤鱼,分别在稻田养殖条件下开展投饵与不投饵的生长情况和肌肉营养比较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稻田养殖条件下,无论投饵与否,福瑞鲤的生长速度均明显快于瓯江彩鲤和本地鲤. 同一品系的养殖试验显示投饵组体质量日均增加量明显高于不投饵组. 投饵组的福瑞鲤脏体比、 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最低,生产性能优于瓯江彩鲤和本地鲤. 投饵试验中3种鲤鱼肌肉的氨基酸总量、 必需氨基酸总量、 非必需氨基酸总量、 呈味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等均显著高于不投饵组,而脂肪酸总量、 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 必需脂肪酸总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P/S)均显著低于不投饵组. 因此适当投饵对稻田养殖鲤鱼的生长性能、 肌肉营养成分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设置养殖水体温度为22℃、24℃、26℃、28℃和30℃5个试验组,饲养平均体质量为1.25±0.01 g的大黄鱼幼鱼40 d,研究温度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大黄鱼幼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对大黄鱼幼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大黄鱼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约28℃,在该温度下,大黄鱼幼鱼的质量相对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都达到最高,分别为118.40±2.15%、1.98±0.02%·d-1和82.48±3.05%;水体NH4+-N和NO2--N在试验后期都下降.  相似文献   

7.
抗冻糖蛋白是一种具有抗冻作用的特殊生物功能蛋白质分子,可以防止低温环境中生物细胞被冻伤。通过与冰晶的某些晶面相结合,抗冻糖蛋白分子能降低冰晶的生长点温度,而对冰晶的熔点温度无明显影响。冰晶在抗冻蛋白溶液中的生长行为与冰晶在纯水中生长有明显区别。根据晶体生长理论,分析了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基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与纯水中冰晶棱面上水分子发生固-液相转变概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Jackson理论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的生长,提出了在低过冷度下抗冻糖蛋白溶液中冰晶沿c轴生长速率的理论模型,应用该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更加符合。  相似文献   

8.
以Al片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快速制备纳米水合氧化铝(γ-AlOOH).主要讨论了不同溶剂、不同表面活性剂和不同pH值对Al片的作用,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纳米水合氧化铝(γ-AlOOH),有纳米砖块(S1),纳米颗粒(S8),纳米线(S11),纳米片(S4、S6、S12),纳米盘(S7、S13),纳米花,S4、S14产物可以观察到是多层的结构,S2、S3、S5、S6、S9、S10、S12、S14产物可以观察到分层次的纳米建筑,初步实现了水合氧化铝的可控生长,并探讨了各种不同形貌γ-AlOOH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永久样方中植被所做工作主要集中于对其一定时间范围之中区系成分变化的研究.例如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所产生效果的对比.根据植被中物种的多样性,本文将着重探讨在老的稳定草地群落之中的一系列样方生长型谱的变化情况.植被的结构由植物的生长型决定,而植被结构对于萌发过程和新个体的定居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与区系成分就密切相关.把注意力放在植物生长型、植被结构与成分上,将扩大我们对植物群落是怎样行使其功能这一问题的理解.按照Barkman(1979)的方法,我区分出了植被结构与植被质地,认为植被质地是关于不同形态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组成,不考虑其排列情况,而植被结构是这些要素的空间(水平和垂直)的排列.本文运用在一石灰质的草地上永久样方中14—15年的研究.指出了植物种的多样性和不同生长型的显著性的关系,研究中采用了如下几种方法:放羊、(扌弃)荒、割草,而后两种处理方法又分别采用了施肥与不施肥的处理.从显花植物之中区分出了十个不同的生长型,且用种的估计盖度百分比所得的生长型谱与用地上植物量所测的生长型谱极相符合,某些生长型(高禾草、爬缘双子草植物和高灌木)的显著度与种的多样性下降显著相关,而另外一些生长型(丛生植物、花茎上无叶)的显著性并不表现出与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有效微生物( EM)对蟹塘水质和螃蟹成活率的改善作用,在南京市高淳区螃蟹文化园开展了EM应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投加EM,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提高螃蟹成活率,但EM投加质量浓度不宜过大。当籽( EM)=1.5 mg/L时,蟹塘水体中NH+4-N、NO-2-N、COD和TP的质量浓度比不投加EM的对照塘降低12.7%~29.2%,螃蟹成活率提高2.4%;籽( EM)=6.0 mg/L时,NH+4-N、COD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1%、14.4%、0.03%,而NO-2-N 升高15.6%,螃蟹成活率升高1.0%。由此可见,当 EM 投加质量浓度过高(6.0 mg/L)时,水质指标及成活率改善效果不如EM投加质量浓度较低时(1.5 mg/L),且会引起NO-2-N的累积。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镇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m)和日本对虾(Peraeus japonicus)轮换养殖试验。虾池为砂质土池,圆形或椭圆形,虾池深2.45m,每口池面积0.40~0.82hm^2,每池中心有一个排水和排污系统,池堤内斜坡用水泥预制板衬砌。斑节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4~5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73.97尾/米^2和60.14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分别为128d和124d;日本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8~9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31.00尾/米^2和34.13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为112d和110d,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成活率为55.02%和56.00%,单位产量624.30g/m^2和601.55g/m^2,日本对虾的成活率为44.56%和44.93%,单位产量113.07g/m^2和127.09g/m^2。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虾杆状病毒人工感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虾中制备病毒粗提液感染日本对虾健康成虾。实验20-24℃水族缸中进行,感染途径分别为头胸甲内近肝胰脏处注射病毒粗提液、投注射病毒粗提液的新鲜牡蛎及直接投病虾肝胰脏,感染7d后死亡率分别为53.3%、50%及55%,利用电镜可在感染致死的对虾肝胰脏中观察到与作为感染源的病虾中形态、大小相同的病毒颗粒,结果表明该病毒可通过饵料由消化道传播,这种病毒感染方法可作为该种病毒人工传代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防城港市企沙镇建设潮上带虾场,虾场面积80hm^2,虾场由虾池,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系统和其它配套设施组成。其中,虾池分为圆形池和方形圆角池,每口圆形池按0.667hm^2设计,池底半径44.58m,池上面半径48.26m;每口方形圆角池按0.833hm^2设计。池底每条边长89.16m,池上面每条边长96.52m,池中心设计排水系统,利于排污,还能增大排水流量,显著缩短排水时间,工作井按四口虾池建一个,遇到旁边不足四口虾池,则按三口,两口或一口虾池建一个的方案设计与四口虾池联通的工作井为六形(面积23.4m^3),与两口虾池联通的工作井为长方形(16.0m^2),这种设计既节省投资,又利于排水,排污和收虾,虾场已经过几年大规模对虾高产轮养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系统设计合理,使用正常,能满足集约化对虾高产养殖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诺氟沙星在淡水青虾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6±1)℃的水温条件下,青虾一次性肌肉注射25mg/kg诺氟沙星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虾血淋巴和肌肉组织中诺氟沙星含量。青虾血淋巴药一时曲线和肌肉药一时曲线均可以用二室开放模型来描述,诺氟沙星在青虾血淋巴液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1.6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69h,达峰时间T(Peak)为1.82h,峰浓度C(max)为6.0081μg/mL,曲下面积AUC为30.75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1.66h。肌肉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08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4.42h,达峰时间T(Peak)为0.03h,峰浓度C(max)为16.72μg/mL,曲下面积AUC为12.34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0.08h。结果表明青虾肌注诺氟沙星后,能比较迅速的被吸收,并且在组织中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5.
The survival rates of shrimp larvae in different stage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s when probiotic bacteria strains X4B-1 and X1B-1 which are isolated from gut of adult shrimp are added into the little volume rearing sea water of shrimp larvae.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 bacteria are evaluated by challenge test (pathogenic bacteria Z3G2 isolated from disease shrimp larvae in the hatchery of Jimo town) and low salinity stress resistance tests on shrimp larvae, the survival rate and lengths of the shrimp larvae in the experiment are determ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survival rate, ability of resistant to low salinity, lengths of the delivered shrimp larvae are improved after the strains of probiotic bacteria, X4B-1 or X1B-1, are added into the rearing sea water of hatchery. 2. The addition of the probiotic bacteria could not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the bacteria number, NH3-N and COD value in the rearing sea water. 3. The probiotic bacteria used in the experiment have many enzymes such as Lipase, Amylase, Gelatinase and Lecithinase. These enzymes may help the probiotic bacteria to digest the food components fed to shrimp larvae and increase the digestive efficiency of post larvae. This may be one of the reasons why these probiotic bacteria are beneficial to the shrimp larvae.  相似文献   

16.
高位池精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位池养殖的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的跟踪测量,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W=9.613×10-6L3.069,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30~70日龄、稳定生长期70~110日龄、110日龄后为生长缓慢期;生长早、中期(50~90日龄)肥满度逐渐升高(1.33~1.45),趋势显著,此后呈下降趋势(1.44~1.38);拟合出斑节对虾的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t=141.503[1-e-0.009 8(t-0.224 5)],Wt=38.332[1-e-0.009 8(t-0.224 5)]3.069,体质量生长拐点出现在114.6 d.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青素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160 mg·kg-1)添加到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的饲料中投喂30 d,研究虾青素对斑节对虾[初始体质量(1.32±0.03 )g]生长、存活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但无明显规律性;而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终末均质量而言,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酚氧化酶(PO)的活力,除10 mg·kg-1和20 mg·kg-1 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对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酚氧化酶(PO)活力为参考指标,虾青素适宜添加量为40~80 mg·kg-1。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西沿岸斑节对虾养殖西移试验过程,总结了斑节对虾西移养殖经验。证明斑节对虾可在广西西部沿海大面积推广养殖,其成活率、经济效益均高于养殖其它品种的对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源核苷酸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为核苷酸营养在大菱鲆养殖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核苷酸,添加量(W/W)分别为0.00%,0.01%,0.03%,0.10%,0.30%,0.50%。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自然光照,水温11.0~16.3℃),对初始体质量为12.07~12.29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核苷酸营养的外源添加实验,分别在4周和8周对不同组别的生长和生态转化效率进行定期测定。然后在8周实验结束时,对大菱鲆血清中溶菌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在基础饲料中核苷酸添加量的增加,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逐渐减小,且大菱鲆生态转化效率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而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核苷酸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无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对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酸性环境对斑节对虾的危害及酸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受庆 《广西科学》1997,4(2):133-136
报道演海虾场和文科虾场池水返酸过程,池养斑节对虾对酸性环境反应,池水慢性返酸使斑节对虾发生软壳,维生素C缺乏症,蜕壳不完全等症状,急性返酸到pH值6.11以下时引起对虾突然蜕壳而大量死亡通过对比实验,认为施用石灰提高pH值,施肥繁殖浮游藻类,利用藻类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降低酸性,大潮时加大换水量,小潮时抽水提高水位,能有效地防止池水返酸,控制斑节对虾酸性环境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