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孝义 不同电解体系中的脱硫率进行了考察。对不同电解氢气和不同助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NaOH和H2SO4均是较好的脱硫体系,Cl^-对电解脱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煤质的破坏程度很大。对煤的电解脱友规律的研究表明,碱性体系中的电解反应为包括脱硫反应的综合反应,对煤为一级,表观活化能为41.88kJ/mol。  相似文献   

2.
孝义煤电化学脱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子体、支持电解质、电极电位等的选择,孝义高硫煤在非隔离电解槽中,以铅为阴极,铂为阳极,以C2H5OH-H2O_Bu4NBr为电解体系,电解后可以得到较好的脱硫效果,实现发现,电解后的煤在含硫量降低的同时,H/C原子比有所增加,煤体基本不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供质子体、支持电解质、电极电位等因素的选择,孝义高硫煤在非隔离电解槽中,以铅为阴极,铂为阳极,以C2H5OHH2OBu4NBr为电解体系,电解后可以得到较好的脱硫效果。实验发现,电解后的煤在含硫量降低的同时,H/C原子比有所增加,煤体基本不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4.
孝义煤电化学脱硫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我高硫煤在碱性体系中的脱硫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NaOH」=1mol/l,「煤」=0.025g/ml,I=100mA/cm^2,T=343K时可达最佳脱硫效果,产物分析表明O2的通入可同时提高无机硫和有机硫的脱除率。  相似文献   

5.
孝义煤电化学脱硫研究Ⅱ.碱性体系中的脱硫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孝义高硫煤在碱性体系中的脱硫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NaOH]=1mol/l,[煤]=0.025g/ml,I=100mA/cm2,T=343K时可达最佳脱硫效果。产物分析表明O2的通入可同时提高无机硫和有机硫的脱除率。  相似文献   

6.
煤的超临界醇萃取脱硫:Ⅰ.间歇式反应器实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100ml间歇式反应器对难脱硫的高变质焦煤进行了超临界醇萃取脱硫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萃取时间、醇/煤比对脱硫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硫煤样的脱除规律,比较了甲醇、乙醇脱硫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脱硫率增加,在400℃,50min时发生硫的再吸收而导致脱硫率下降;随醇/煤比增加脱硫率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醇/煤比增大有利于化学键的断裂。从脱除有机硫的角度而言,没有必要先用HNO_3处理煤样;甲醇、乙醇的脱硫效果相差不大,气相产物中CH_4、C_2H_6的含量取决于所使用溶剂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在隔离式电解槽中,以泡沫铅作阴极,铂作阳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考电极,以DMF+EtOH+H2O+Bu4NBr作电妥体系,对太原钢铁公司焦化厂煤沥青为原料制得的中间相沥青进行了电化学加氢的研究,考察了电解电位,温度,溶剂浓度等对国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铁钙氧化物高温脱硫过程中H2和H2O(g)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高温煤的H2和H2O(g)对铁钙氧化物高温脱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还原态和非还原态脱硫剂,气氛中的H2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前者,硫化气体听 H2不利于脱硫,对后者,由于H2首先会部分还原脱硫剂,提高其活性,因而有利于脱硫。H2O(g)的存在对硫化和还原过程均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氧化锌脱硫中氧的气氛效应及动力学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热重法研究了含氧气气氛中T305氧化锌硫剂脱除H2S的微观动力学。实验表明,200-290℃温度范围,脱硫初期为化学反应控制,中后期转移为晶粒扩散控制。O2存在会阻碍反 进行。气氛中O2含量小于0.4%(mol)时,在不同控制区,过程对O2均为-0.5级;O2含量超过0.4伴随着深度氧化而使脱硫过程复杂化。脱硫反应动力学行为可用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描述。给出了不同控制区的参数估值及动力学表达式。对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 甲苯乳化液中二苯并噻吩( 硫芴) 在分散型钼酸、磷钼酸和四硫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脱硫反应. 反应在高压釜中于340 ℃及三种不同的气氛即H2 ,H2/H2 O和CO/H2O(CO 和H2O 经水煤气转换反应( WGSR) 产生原位氢) 的存在下进行. 用GC和GCMS鉴定、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 结果表明: 对硫芴的加氢脱硫反应,在分散型四硫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原位产生的氢的效果仅比加入的氢气稍好,而在分散型钼酸和磷钼酸催化剂存在下,原位产生的氢远比加入的氢气有效. 实验结果还表明: 硫化氢能显著提高分散型钼酸和磷钼酸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在分散型四硫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硫化氢能促进加氢反应而抑制氢解反应. 一氧化碳和水均选择性地抑制氢解反应.  相似文献   

11.
非均相电解Mn^2+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万里  苏彤 《电化学》1998,4(3):273-279
选择Pb-Sb-As合金为研究电极,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确定了非均相电解氧化Mn62+电极过程机理,即为在阳极上存在液相和固相两个反应;并确定了40%H2SO4介质中Mn/Mn体系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886V。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得到在非均相电解MnSO4过程中电极过程控制步骤为电荷传递-浓度极化混合控制步骤,并确定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2.
刘晨光  黄春城 《催化学报》1999,20(6):597-602
研究了水/甲苯乳化液中二苯并噻吩(硫芴)在分散型钼酸、磷钼酸和四硫代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脱硫反应。反应在高压釜中于340℃及三种不同的气氛即H2,H2/H2O和CO/H2O(CO和H2O经水煤气转换反应(WGSR)产生原位氢的存在下进行。用GC和GC-MS鉴定、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直接氢解和加氢脱硫两个反应途径的硫芴加氢反应网络,并采用最优化法计算了反应网络的速率  相似文献   

13.
刘晨光 《催化学报》1999,20(6):591-596
研究了水/甲苯乳化液中二苯并噻吩(硫芴)在分散型钼酸、磷钼酸和四硫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脱硫反应。反应在高压釜中于340℃及三种不同的气氛即H2,H2/H2O和CO/H2O(CO和H2O经水煤气转换反应(WGSR)产生原位氢)的存在下进行。用GC和GC-MS鉴定、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对硫芴的加氢脱硫反应,在分散型四硫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在位产生的氢的效果仅比加入的氢气稍好,而在  相似文献   

14.
刘晨光 《催化学报》1999,20(5):504-509
研究了水/甲苯乳化液中二苯并噻吩在分散型钼酸,磷钼酸和四硫钼酸铵催化剂下的加氢脱硫反应。反应在高压釜中于340℃及三种不同的气氛即H2,H2/H2O和CO/H2O(COH和H2O经水煤气转换反应(WGSR)产生原位氢)的存在下进行。用GC和GC-MS鉴定,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 甲苯乳化液中二苯并噻吩( 硫芴) 在分散型钼酸、磷钼酸和四硫代钼酸铵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脱硫反应. 反应在高压釜中于340 ℃及三种不同的气氛即H2 , H2/H2O 和CO/H2O(CO 和H2O 经水煤气转换反应( WGSR) 产生原位氢) 的存在下进行. 用GC 和GCMS鉴定、分析了气体和液体产物的组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直接氢解和加氢脱硫两个反应途径的硫芴加氢反应网络,并采用最优化法计算了反应网络的速率常数. 结果表明: 对所研究的9 个反应体系,反应网络的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十分吻合; 加氢路径比氢解路径至少快1 倍,硫芴的加氢比联苯的加氢快1 倍,部分加氢的中间产物1 ,2 ,3 ,4四氢硫芴和1 ,2 ,3 ,4 ,10,11六氢硫芴的氢解比硫芴直接氢解快10 倍以上; 对硫芴的加氢脱硫反应,在分散型钼存在下,原位产生的氢比加入的氢气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两种煤/焦(西山焦煤飞灰、神木煤),在小型循环流化床(CFB)气化反应装置上,以二氧化碳及氧气混合物为气化介质,在不同条件(900~970°C,0~30%氧含量)下的气化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气化温度,气化反应速度提高,尾气中可燃气体浓度(CO,H2,CH4)、碳转化率及气化效率明显提高。气化介质中的氧含量增加,CO浓度、碳转化率及气化强度明显增加。反应性高、挥发分多的煤种更适合在CFB气化反应装置上进行气化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兖州烟煤和红庙褐煤为考察对象,在加压固定床上压力为3MPa,温度从350~650℃范围内,研究了加氢热解以及氮气下热解过程中硫在半焦、焦油中的含量以及脱硫率和硫分布的变迁规律。实验表明,加氢热解比氮气下热解有着更好的脱硫作用,有利于降低半焦中的硫含量。这种脱硫作用随煤种的不同而不同,尤其受到煤中矿物质的显著影响。因此红庙煤加氢热解焦油中硫含量显著降低,半焦的硫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先逐渐降低然后增加;而兖州煤一直呈下降趋势。XRD分析表明,红庙煤在加氢热解条件下,碱性矿物质与H2S反应而产生的硫化物主要是FeS和CaS。从兖州煤的脱硫率曲线可以得出,加氢热解不仅有利于易分解脂肪类含硫化合物的脱除,而且可以促使难分解噻吩芳香类含硫化合物的脱除。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了乙酰乙酸乙酯-IO3^--H2O2-Mn^2+-H2S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及振荡反应的浓度范围。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振荡反应的影响,并计算了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对振荡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测定了体系主要反应的计量关系,采用UV法对金属离子的作用和催化机理作了研究,探讨了BR反应中I2的产生机理及消耗机理,对体系中有关反应物的作用作了  相似文献   

19.
在稳流条件下,考察了KNO3体系中离子液体辅助煤浆电解脱硫效果.研究了煤浆电解过程中离子液体结构、浓度、温度和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当咪唑类离子液体有机结构相同时,不同阴离子脱硫率由高到低顺序为:Br- >BF4- >Cl-;当阴离子同为Br-时,咪唑脱硫效果优于吡啶.随着吡啶类离子液体([BPy]Br)浓度增加,脱硫率先增加,在0.3 mol/L处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此外,脱硫率随温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大.最后,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对实验前后煤中有机硫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噻吩主要通过萃取-氧化反应脱除,而其他形式有机硫(如硫醚、亚砜)则主要通过促进氧化及水解反应脱除.  相似文献   

20.
低温煤焦油电解加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电极材料、溶剂种类、支持电解质种类等的选择、低温煤焦油在间歇式卫离电解槽中,以铅板为阴极,、铂丝为阳极,以DMF=C2H3OH-H2O-Bu4NBr为电解体系,电解后可得到较争孤加氢效果,当DMF:C2H5OH=2:3(体积比),「H2O」=2.5mol/l,「Bu4NBr」=0.50mol/l,T=306K,电解电位为-2.2V,电解后的焦油中氢含量可提高0.84%,H/C原子比可增加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