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是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和应用的基础,也是高分子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但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成为近些年来各高校培养学生的重点课题。而在高分子化学实验合成方法中,悬浮聚合方法由于反应温度低、操作方便、反应过程容易散热、聚合物粒度容易控制、水为分散介质廉价等优点,在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高分子化学悬浮聚合实验为例,从"看"、"听"、"摸"、"嗅"多个角度向学生们展示了高分子化学反应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及不同反应阶段所表现出的实验现象及反应结果,旨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实验能力,使之早日踏上科研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个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于一体的无机化学综合实验。通过不同方法制备得到葡萄糖酸锌,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蒸发、浓缩、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学习配位滴定的原理及操作,了解红外光谱检测法及谱图解析。采用分组形式以不同方法制备产物,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探讨和拓展。学生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劣,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的存疑,锻炼和提高了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3.
冯超  万菲 《化学通报》2022,85(9):1147-1151,1132
为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仿生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的相关知识,设计了综合探究性实验。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仿生共聚物,并将其修饰在多种材料表面。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分别对修饰材料进行表征。该实验通过共聚物的制备使学生掌握高分子化学中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共聚物的方法;掌握仿生共聚物设计及构筑方法;使学生学习科研仪器的操作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实验重复性好、创新性及拓展性强,将共聚物设计制备及应用有机结合,适用于高分子专业本科生综合探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酱油中防腐剂山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测定"的实验过程,阐述了开设仪器分析设计性实验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多渠道获取信息能力、加深学生对仪器分析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实验技能训练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各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分析了设计性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开设验证性实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刘扬 《大学化学》2019,34(4):16-19
作为高年级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化学生物学实验课为学生提供了拓宽知识体系及培养相关实验技术能力的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改进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尝试,包括设置"实验考查点"以提高实验效率,通过"翻转课堂"形式引入改进内容以及根据教材合理拓宽实验内容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教与学的互动,更适应实验课程交叉性和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面向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验课程,经过几代教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建设成为一门教学形式新颖多样、教学内容层次丰富的创新性化学实验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整合实验理论和方法,锻炼和提升化学相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深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习惯的形成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对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对课程未来的建设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综合化学实验是联系基础化学实验和过渡到本科毕业论文专题研究的一个桥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设计型综合实验教学,概要阐述了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贯彻综合化学的基本特征,依照"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锻炼查阅文献和阅读、提炼其实验精华、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能力,以达到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常见中药材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羟基萘醌类化合物,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将紫草中羟基萘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引入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课程,对于可变参数——提取时间和加醇倍量进行研究,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实验。该实验综合使用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淑霞  文萍  李传 《化学教育》2017,38(16):60-63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的特点,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个实验室"层层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仿真系统融入实验课以及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机制,并指出了不足及建议,目的是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化工类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物质的制备专题编写中,以制备实验的一般思路和原则为导向,对"方法引导"和"实验过程"进行了创新设计。旨在通过几个典型的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物质制备方法的基础上,熟悉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掌握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素养和整体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提出实验项目的建设应当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而实验项目的改革不应当局限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球晶"这一传统实验为例,更为有效的办法可以是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扩展实验项目内容,注重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多知识点的串联以及实验结果获取过程的思维过程培养,从而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转化为综合性实验项目,有力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有机化学实验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旨在训练学生有机合成基本实验技能。本文以三苯甲醇的制备和重结晶实验为例,讲述了笔者在多年教学中获得的一点感悟和经验:1)将实验步骤分解成片断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实验过程和操作目的;2)重要的基本操作应反复练习,即"学习、复习、提高",通过三次重复练习来实现巩固和熟练掌握该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培养高校本科生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课程按部就班的"验证模式"亟待转变。如何改进和发展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师实验教学模式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改变实验条件,辩证看待实验问题,更有利于学生观察、了解实验的本质和核心。这种兼看则明的"辨证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我们将该种模式应用到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其铁(Ⅲ)的限量分析实验中。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可观察到三种不同颜色、光泽度、尺寸的晶体,这些实验结果的差异反过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对实验条件与结果的深入讨论。实验课堂效果评价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其辩证性的实验思维,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种模式也可以适当地扩展到其他实验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结合我院多年来开展《高分子物理实验》的实践经验,对其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了改革。在实验讲义的编写过程中,把教师科研项目成果进行提炼,设计出符合本科教学要求的实验内容,在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过程中将几个简单的高分子物理实验进行有机串联,同时建立了有效的评价体系。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将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中,设计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磁性材料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综合实验。该实验教学对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进行补充和拓展,并融合较为前沿的科学问题,采用半开放式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分析,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协同机制。通过实践表明,该实验具备综合性特征,内容涵盖了材料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相关理论;经过系统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化学专业拔尖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我们对分子模拟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广泛挖掘,本文主要对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和具体案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干宁  杨倩 《大学化学》2019,34(6):38-45
本综合性实验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2D MOFs)和MicroRNA (miRNA)分析等前沿研究领域引入化学(材料)本科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中。主要包括2DMOFs材料的合成及表征、基于2DMOFs的荧光核酸探针构建以及将探针用于miRNA荧光分析等,共10个学时。所需掌握的实验技能包含溶剂热法、离心分散和外标法等基本材料合成和分析化学操作以及荧光、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等材料表征和分析方法。我们在实验中实施了一种新型的"赛学结合、三位一体评价"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分组开展团队作业、实验和汇报,不仅要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还需对实验过程录像并总结做成PPT。各组间通过"PPT答辩、实验报告和录像"等进行比赛,三位一体决出成绩。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学习了大量实验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拓展了学术视野;而且通过比赛和教学相结合,激发了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调动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该实验和教学模式也适合推广至其他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能力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是化学师范生必修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训练课程,对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总体评价、学习态度、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以及学习困难等方面对化学师范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统筹课程设置、明确课程价值、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实验思维训练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QQ share screen + video live broadcas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theory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home alternative experiment", "game typ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we carried out the online teaching of polymer material synthesis innovation laboratories, integrating "theory + practice" and "virtual + reality", which is also a good opportunity for labor education. These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online teaching of chemical laboratory courses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相似文献   

20.
Taking the experiment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2+"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in the chemical laboratory teaching. Specifically, students do the experiment first and have questions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then the teacher discusses and demonstrates with students base on their questions, leading students to reunderstand the classic experiment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2+". Thus this article reveals about how to educate students to think and criticiz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