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掺杂稀土锰氧化物的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光成  戴道生 《物理》1997,26(8):501-506
介绍了掺杂稀土锰氧化物的巨磁电阻效应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在综合目前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在掺杂稀土锰氧化物材料中引起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对这一材料的应用前景和需要做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过去十多年来,具有庞磁电阻效应的稀土掺杂锰氧化物成为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重要领域。锰氧化物的载流子自旋极化率高,且在居里温度附近表现出很大的磁电阻效应,因此在自旋电子学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锰氧化物是典型的强关联电子体系,它对目前有关强关联体系的认识提出了很大挑战。本文综述了锰氧化物的各种性质及其物理原因。全文首先概述了锰氧化物的庞磁电阻效应及其晶格和电子结构,简单介绍了其他一些庞磁电阻材料;随后综述了锰氧化物的电荷/轨道有序相及其输运性质;在第四部分简单介绍了锰氧化物中庞磁电阻效应的机制;最后讨论了锰氧化物的一些可能的应用,如低场磁电阻效应、磁隧道结、磁p_n结以及全钙钛矿的场效应管和自旋极化电子注入装置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掺杂稀土锰氧化物的巨磁电阻效应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在综合目前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在掺杂稀土锰氧化物材料中引起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对这一材料的应用前景和需要做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稀土锰氧化物的低场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具有庞磁电阻效应的掺杂稀土锰氧化物因为其高的自旋极化率和自旋极化输运行为而表现出显著的低场磁电阻效应。这一效应在氧化物自旋电子学中有着深远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锰氧化物低场磁电阻增强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全文分三个部分,首先概述了基于自旋极化散射和自旋极化隧穿两种输运机制的磁电阻理论;然后重点介绍掺杂稀土锰氧化物低场磁电阻增强的主要研究进展,这些进展背后的基本物理图象是通过人为引入自旋无序介质形成自旋极化散射和自旋极化隧穿,从而增强其低场磁电阻;第三部分讨论了基于掺杂稀土锰氧化物的磁性隧道结制备和输运性质。本文最后提出了锰氧化物低场磁电阻增强研究应该关注的一些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6.
纳米微粒系统中的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有为 《物理》1997,26(10):627-630,626
重点介绍含有铁磁纳米微颗粒系统中的巨磁电阻效应,例如颗粒膜,快淬纳米复相固体居磁电阻效应与铁磁组成,颗粒尺寸,形状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稀土掺杂锰氧化物庞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过去十多年来,具有庞磁电阻效应的稀土掺杂锰氧化物成为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重要领域。锰氧化物的载流子自旋极化率高,且在居里温度附近表现出很大的磁电阻效应,因此在自旋电子学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锰氧化物是典型的强关联电子体系,它对目前有关强关联体系的认识提出了很大挑战。本文综述了锰氧化物的各种性质及其物理原因。全文首先概述了锰氧化物的庞磁电阻效应及其晶格和电子结构,简单介绍了其他一些庞磁电阻材料;随后综述了锰氧化物的电荷/轨道有序相及其输运性质;在第四部分简单介绍了锰氧化物中庞磁电阻效应的机制;最后讨论了锰氧化物的一些可能的应用,如低场磁电阻效应、磁隧道结、磁p-n结以及全钙钛矿的场效应管和自旋极化电子注入装置等。  相似文献   

8.
戴闻 《物理》2002,31(3):187-188
准电子概念是固体能带论的核心 .处于周期晶格中的电子 ,其电荷仍为e ,自旋仍是 1 2 ,但由于晶格周期场的影响 ,质量却不同于自由电子的me,而是表现为有效质量m .在超导体中 ,当库珀对被拆散时 ,准电子跨越能隙被激发到费米能级EF 以上 .准电子的寿命τ可以用光发射谱 (PES)的能量宽度ΔE表征 ,因为按照不确定性关系 ,τΔE≈ .高温超导铜氧化物的PES谱通常很宽 ,这表明准电子的寿命非常短 .加之 ,这种材料的赝能隙表现出强的各向异性 (在CuOCu键方向能隙宽 ,在转角 4 5°方向能隙降为零 ) ,对传统准电子概念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含有铁磁纳米微颗粒系统中的巨磁电阻效应,例如颗粒膜、快淬纳米复相固体等巨磁电阻效应与铁磁组成、颗粒尺寸、形状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Fe-Al2O3颗粒膜的隧道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涛  王荫君 《物理学报》1999,48(4):763-768
对射频共溅射法制备的FeAl2O3颗粒膜的隧道巨磁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当Fe体积百分比为45%时,样品的室温磁电阻的变化率(MR)在1T的平行膜面的磁场下可达44%.磁测量表明在室温时样品呈超顺磁态.另外,从MR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低于50K时,MR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显著增加,MR在20K时达到149%,42K时可达26%,大大超过理论的预期值,这可能与低温下由库仑抑制效应引起的自旋相关隧穿的高阶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邢定钰  盛利 《物理》1998,27(8):449-451
提出了一个包括双交换自旋无序和非磁无序的局域化模型,解释了锰氧化物的异常磁性和输运性质.  相似文献   

12.
Fe-Ag金属颗粒膜的巨磁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量子唯象模型研究金属颗粒膜巨磁电阻的特性.在计算散射截面时,考虑了颗粒内各杂质原子之间的相位相干性.依据实验报告提供的颗粒尺寸分布的数据,推导了巨磁电阻依赖于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和外磁场的函数表示式.对样品Fe-Ag的计算结果表明,其磁电阻随外磁场的变化和颗粒尺寸的分布有关;在某个颗粒尺寸标度D0,磁电阻出现极大值,尺寸标度D0的大小与外加磁场、样品材料和制备条件有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在La0.67Ca0.33MnO3(LCMO)纳米颗粒体系中,采用Cu与之复合,考察复合对磁电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使低场磁电阻得到大幅度的增强.但和其它LCMO复合体系截然不同的是,复合体系的电阻率大幅下降.认为是在LCMO颗粒周围形成一层良导体,电子输运与颗粒边界的电子散射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熔化-旋转法制备了Cu70Zr30和Cu100-xYx( x = 28, 67)非晶带试样并在1~300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电阻和磁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非晶Cu70Zr30电阻率ρ(T)的温度系数(TCR)在整个测量温区内都是负值,并且在两个不同的温区表现出-T1/2行为.对于类似的Cu100-xYx合金系统,在1~200 K温区内也做了同类测量.在低温1~4 K, 两个不同的无序系统CuZr和CuY的 TCR都准确地表现出-T1/2行为,这表明无序系统在极低温条件下的量子相干效应.这主要应归因于在粒子-空穴通道的电子-电子相互作用.而无序Cu70Zr30在宽广的中低温区60~300 K以更大斜率表现出的-T1/2行为,可以用初始定域化理论解释.无序CuZr和CuY的低温磁电阻ρ(B,T)测量结果与定域化理论进行了拟合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蒸发式冷凝器是一种高效散热设备,能源危机和水环保促进了它的应用.提出了扭曲管强化管外水和空气流动及传热传质,测试了圆管、椭圆管、扭曲管等三种水平管蒸发式冷凝器的流动与传热传质性能,结果表明,扭曲管间为有序的可控制水流,分布均匀,脱落速度快,更易形成柱状流,管表面水膜厚度比现有圆管和椭圆管小;传热传质系数随冷却水喷淋密度及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冷却水喷淋密度增大至一定值后,对传热传质系数基本没有影响;扭曲管的传热传质系数高于椭圆管,特别是圆管,总结了扭曲管传热传质系数经验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Mo低掺杂La0.67Sr0.33Mn1-xMoxOc(x=0,0.02)单相多晶样品,系统研究了样品的磁性、电输运特性和磁电阻效应.发现Mo低掺杂对La0.67Sr0.33MnO3 的居里温度影响很小,但在La0.67Sr0.33MnO3铁磁基态背景下诱导出团簇自旋玻璃态行为.在低温区(0.1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金属磁性多层膜的微结构和磁结构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了磁性多层膜的结构与巨磁电阻(GMR)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陈慧余  孙勇  李志超  陈金昌  郑鹉  王艾玲 《物理学报》1998,47(12):2046-2052
研究了Fe/[NiFe/Cu]30多层膜线列阵的室温磁电阻和磁滞特性,列阵的线密度为250和500线/mm,采用激光全息光刻和离子束刻蚀技术制成.线列阵样品的磁性与刻线加工前的连续膜有明显区别.最大巨磁电阻率有增也有减,最大增量为3.32%.外场平行线轴的矫顽力有的增加有的不变.这除了因为原始连续膜层间耦合态有差异之外,还与由线列阵加工引入的单轴各向异性和其它变化相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熔体或浓溶液中链段扩散和链的弛豫模式满足普适的物理定律,这些定律代表了高分子链动力学的普遍特征.核磁共振(NMR)则为我们直接验证这些物理定律或揭示高分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手段.本文介绍三个基本的高分子动力学模型(即Rouse模型,蛇行/管道模型和重整化Rouse模型)和以这三个理论模型为基础的NMR实验原理和技术.最后对相关的NMR实验结果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与理论模型所期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沈觉涟 《物理学报》1966,22(1):94-110
本文讨论了Ландау二级相变理论中的稳定性条件,阐明了Лифшиц提出的对称改变限制条件是不必要的,从而可以讨论过去认为无法讨论的镧系金属镝(Dy)等在Neél点的二级相变,解释了镧系金属镝等在Neél点以下螺旋磁结构的螺距与温度成线性关系。同时,利用空间羣表示论和热力势极小条件,建立了一个讨论磁结构的新方法,用这方法分析了镧系金属的磁结构,所得的结果与中子衍射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