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从综合评价的角度解决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需求导向的双激励临界点型评价方法,其最大的特色在于评价需求者和被评价对象的需求是方法构建的重要导向,并采用对被评价对象的不同指标分别激励的做法。在考虑被评价对象的需求时,通过判断各指标对被评价对象排序的影响情况,确定被评价对象各指标的优劣类型进而确定对应指标的激励方式和激励量。在考虑评价需求者的需求时,首先通过设置各指标的双激励临界点确定被评价对象各指标的激励方式,然后计算各指标的激励系数,进而确定各被评价对象的激励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时段内被评价对象增益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又好又快发展"思想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依据时序立体数据信息,求出被评价对象的增益水平;然后通过均值相对运算、规范化和一致性运算,定义出各被评价对象各指标在某一时刻的相对发展增益权、均衡发展增益权和可持续发展增益权,并进一步计算综合增益权;最后依据激励思想给出增益权与静态综合评价值的合成规则.通过2006-2010年中部六省三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水平评价的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时序动态综合评价问题,给出了一种具有分层激励特征的多阶段信息集结方法。该方法通过分层实现逐步激励,从而诱导个体或组织的突破式发展。首先,在界定了分层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激励控制线的确定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带有奖惩特征的信息集结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实践中长期使用此方法,可促使被评价对象的快速成长,同时也能减弱或避免其出现大幅倒退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测度评价对象整体的变化速度发展态势,结合已有关于评价对象静态评价模型、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测量模型的研究,以信息集结视角和“激励与惩罚”手段,运用变化速度趋势对变化速度状态进行修正,构建了融合变化速度状态和趋势等变化速度特征的变化速度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30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各省区2005年~2011年间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截面静态和变化速度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较高的东部发达省份,其变化速度上升趋势微弱,甚至不少省份呈现递减状态;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多数地区变化速度上升趋势显著,且上升趋势幅度高于多数东部省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泛激励控制线的多阶段信息集结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时序动态综合评价中多阶段评价信息集结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泛激励控制线的集结方法,该方法能很好地刻画决策者对于被评价对象发展的预期,并在处理过程中实施"控制与激励"的双重管理手段,因而体现出明显的决策意图。实践中长期使用该方法,可对被评价对象的持续科学的发展行为产生良性诱导。最后,用一个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时序动态综合评价中多阶段信息集结问题,提出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自-互激励型集结方法。首先,根据被评价对象不同的发展趋势得出不同的预测点,连接预测点得到预测线,以预测线为基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状态上的自激励;其次,依据原始评价值的大小衡量增长难度,并与增长速度结合,进行增长水平上的互激励;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该集结方法从激励的视角考虑被评价对象自身的发展趋势和相对增长水平,据此对不同起点的对象实行差别化激励,充分尊重了个体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7.
迟国泰  齐菲  张楠 《运筹与管理》2012,21(2):183-191
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典型、高频率的指标为基础,并根据中国统计数据不全的现状,根据可观测性原则,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了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建立了生态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把人均绿色GDP、单位水资源工业废水负荷等指标纳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来构建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通过最优组合赋权,实现了各评价对象加权得分与理想点广义距离最小,体现了距理想点越近、得分越高的原理。三是引入Jaynes最大熵原理,基于各评价结果一致性最大的思路确定最优组合权系数,避免了不合理的个别单一赋权方法对组合赋权结果贡献太小的问题。四是实证研究表明,影响辽宁省生态发展最主要的指标是人口增长率、单位水资源工业废水负荷、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绿色GDP。  相似文献   

8.
针对激励评价中的等级划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分布的等级划分方法,相比于现有的等级划分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数值分布情况来划分等级,并结合本文提出的等级划分法对密度算子进行拓展,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分布的激励型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本文从数值分布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等级划分方法,从而得出各等级区间的等级区间分界点;其次确定等级系数,并结合指标值和等级区间分界点给出各指标的权向量,给出一种不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等级权向量确定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的解决归一化处理带来的不公平性;再次根据密度算子思想对评价数据进行集结得出评价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被评价对象科学激励的作用。该方法尤其适用于企业员工激励、省市综合排名、高校人才选拔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奖惩特征及引导作用的生态文明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实际发展趋势以及不同被评价对象同一时刻评价值的平均增量确定各被评价对象不同时刻评价值的理想点;其次,根据被评价对象实际评价值与理想点之间的差值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奖惩情况、奖惩因子以及具有奖惩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值;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中国10个省域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大多为单一赋权且评价信息难以集结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组合赋权和VIKOR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分别利用DEMATEL方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然后,利用乘法归一化方法计算指标的组合权重;最后,基于VIKOR方法计算各方案的利益比率值并排序.以教育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模型不仅能够充分考虑学术期刊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还可以有效避免个别较差指标的消极影响被其他指标中和,为学术期刊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语言型评价信息在动态群体评价中的有效集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序特征下语言评价信息的激励性集结方法。首先,考虑指标的时序变异特征,通过熵权的相对变异度来修正指标熵权得到各阶段指标的可信权重;其次,给出二元语义时序激励算子(time ordered incentive operator,TOI)的定义,引入柔性时间权重和激励性调节系数,进行评价信息的激励性集结;最后,以某运载火箭研究院对其供应商的合作效果评价为背景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进行语言型动态群体评价的有效方法,具有良性的激励引导作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往语言信息处理所造成的信息扭曲和损失,为解决动态群体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评估航空发动机的健康状况,提出一种逼近理想点的组合赋权法和未确知测度模型相结合的评估方法。首先,分别利用序关系分析法、指标相关性赋权法和指标难度赋权法得到各指标的主客观单一权重;利用逼近理想点的组合赋权法并考虑指标权重与重要性的一致性,求解指标组合权重,使赋权结果更具科学性,加大不同类别评价对象的区分度。其次,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利用K-means算法将各指标分为两个对立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两个互补小等级,以减少信息的重叠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别的评价对象;根据指标属于不同等级的未确知测度、指标组合权重和评分准则,得到评价对象的健康评分。最后,通过航空发动机实例分析以及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智慧交通评价指标进行遴选,建立更加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智慧交通评价体系,采用粗糙集与变异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进行赋权,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向上逐层做连续变换,得到智慧交通评价的最终得分.并以南宁市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根据南宁市的最终得分以及评分过程中各指标权重的不同,对南宁市智慧交通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出租车司机的社会贡献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评价出租车司机的社会贡献是激励出租车司机多做社会贡献的重要手段。为了评价出租车司机的社会贡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出租车运营数据的评价方法。本文设计了运营特性、重点区域、恶劣天气、大事件四个体现司机社会贡献的指标,以此构建了出租车司机社会贡献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选用了主观赋权法G1法和客观赋权法拉开档次法相结合的赋权方式对指标赋权,并选择四种评价信息集结方法建立了出租车司机社会贡献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的出租车运营数据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为评价出租车司机社会贡献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策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截面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赋权,建立了基于矩阵距离时序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客观赋权,反映了评价指标与理想状态偏离程度越小的年份、其综合评价结果赋权越大的思路。改变了现有研究人为主观确定不同时段评价结果权重的现状;改变了Topsis仅仅用于求解指标权重,无法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赋权的现状。二是采用面板数据对典型省份的科技发展进行评价,反映评价对象历史信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消除了流行的截面数据评价的偶然性。三是实证研究表明:山西、新疆、云南三省的科学技术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三省万元GDP综合能耗过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过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海上救援航空应急资源的布局评价方法,构建了四阶段的资源布局评价模型.在评价结果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鱼骨图和专家法分析了影响布局效果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结构熵权法完成了指标的赋权;在评估中,综合考虑指标的权重和评价的模糊性,利用HFWGHM算子对指标分层集成.模型可以同时评估资源布局的总体效果和各细分指标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维IOWA算子的客观自主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限方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将各被评价对象视为平等的评价主体,建立了一种客观自主式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各评价主体的竞争视野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竞争视野内指标信息的分布情况,给出了指标的绝对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概念。在此基础上,以指标的绝对优势度和相对优势度为诱导分量,对指标重新排序,并基于“权数非独裁”的思想,给出了一种确定指标位置加权向量的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提升评价主体的竞争优势,而且提升了评价结果的可接受程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评价中经常会出现评价者对某些关键评价指标有特定要求或评价结果的预期,数学分析表明由这些要求或预期提出的约束蕴含着该指标的临界权重,且可以通过最优化方法求解临界权重并据此进行约束式赋权.在评价具体对象时,评价指标得分的分布情况会影响评价结果,由此提出根据全部评价指标的标准偏差和最低得分指标的离差对权重进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科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构建学科建设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优势粗糙集理论的约简知识,提取出比较有益的偏好决策规则,定性地对专业学科建设情况做出判断.利用极大熵准则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合理赋权,得到各个对象的多属性评价值.最后将各方案在最优赋权策略下的得分进行集结,将此比例作为专业招生时的资源配置方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比较公平合理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程砚秋 《运筹与管理》2016,25(6):181-189
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既是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又事关经济社会稳定。针对小企业贷款实践中,违约样本远少于非违约样本、且违约客户误判对银行影响较大的现实,采用不均衡支持向量机对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进而构建了能有效区分违约客户、非违约客户的评价模型。根据有无特定评价指标、特定评价指标数值变化对贷款小企业违约状态的影响程度赋权;反映了对违约状态影响越大、评价指标权重越大的赋权思路。将违约样本正确识别率、违约样本的准确率与查全率等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赋权模型中客户识别率的度量标准,改变了样本数据不均衡所导致的样本总体精度很高、违约样本精度反而不高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行业景气指数、资本固定化比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恩格尔系数、营业利润率等评价指标对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