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均匀分散的前驱体,然后通过煅烧获得蓝绿色Sr4 Al14O25: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在制备前躯体过程中,分别用NH3·H2O和NH4HCO3作为沉淀剂,研究了其对最终发光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氨水做沉淀剂最终合成的发光粉为物相较纯的Sr4 Al14O25相,粒径小,分散性好,发光强度高,余辉衰减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LaF3:Eu3+纳米粒子的水热法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水热法制备了LaF3及Eu^3+掺杂的LaF3纳米粒子,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F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得的纳米粒子粒度均匀、结晶完好, 呈规则的六边形形状;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LaF3纳米粒子形成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纳米粒子的生长机制. 研究了掺杂Eu^3+后的发光性质, 发现纳米粒子经高温煅烧后, 荧光强度有明显下降, 适宜的煅烧条件为600 ℃/6 h, Eu^3+的掺杂量在5%(摩尔分数)时, 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最强, 更高的掺杂浓度将导致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3.
以Eu^3+掺杂YPO4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水热法在200℃下制备了不同Eu^3+掺杂浓度的YPO4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Eu^3+掺杂浓度对相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掺杂Eu^3+离子的浓度可以对样品的相结构进行调控。随着Eu^3+掺杂浓度的提高,样品发生了从四方相到六方相,最后到单斜相的转变。因此通过不同Eu^3+离子浓度的掺杂可以实现相结构的调控。荧光光谱测量发现所有发射均为Eu^3+的f-f能级之间的特征跃迁,并且确定掺杂浓度为10%的样品具有最强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Eu3+掺杂SrMgB6O11纳米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对SrMgB6O11:Eu3+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以成功地合成粒度均匀、结晶完好的SrMgB6O11:Eu3+纳米发光粉.深入研究了反应温度和pH值对SrMgB6O11:Eu3+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时形成了尖锐且强度最强的衍射峰,同时FESEM也表明此时所得材料为纳米棒组成的规则扇形形貌,此后随着温度的升高,XRD图中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说明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FESEM也表明该荧光粉已变为球形颗粒.归属了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中各激发峰所对应的能级跃迁.荧光光谱也显示:反应温度和pH值影响着Eu3+在晶格中的对称性,且反应温度为120℃及pH值为9时,Eu3+在晶格中的对称性较好.另外,还初步探讨了纳米粒子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钇、硝酸铕和磷酸二氢铵为反应前躯体,等摩尔的硝酸钠和硝酸钾为反应介质,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PO<,4>:Eu纳米棒束(1).XRD研究表明,1在300℃开始结晶,450℃结晶完全;SEM,TEM和HR-TEM研究表明,1主要是由结晶度高的纳米棒组成的纳米棒束,尺寸分布均匀,纳米棒束宽50 nm~60 nm,长1 0...  相似文献   

6.
王婷  宋荷娟  黄莹  杨兰  周立群 《化学研究》2011,22(6):73-75,95
以Y( NO3)3、Eu( NO3)3和(NH4)2HPO4为原料,尿素作辅助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出束状YPO4/Eu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光谱仪等研究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发光特性;基于透射电镜分析探讨了YPO4/Eu3+微米束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YPO4/Eu3+属于四方晶系,空...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种不同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e0.67Zr0.33O0.2固溶体,并通过XRD,BET,TPR等手段考察了样品的相结构,比表面及还原特性.结果表明,在180℃,12 h的水热条件下,以共沉淀产物为前驱体所制得的Ce0.67Zr0.33O0.2固溶体比表面积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分离;以凝胶产物为前驱体制得的Ce0.67Zr0.33O0.2固溶体结构更完整,具有良好的还原特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水热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和形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微溶于水的弱碱性磷酸钙盐 (Ca10 (PO4 ) 6 (OH) 2 ,HA) [1] ,多用于人体硬组织(骨、牙 )的修复替换[2 ] 。与人类骨骼相比 ,致密羟基磷灰石仍然表现出较低的力学性能[3] 。由于针棒状的晶体具有较低的位错密度 ,较高的抗拉性能[4 ] 。近年来 ,针状或棒状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已引起广泛关注。合成HA的方法有固态反应法[5] 、液相沉淀法[6 ] 、溶胶 凝胶法[7,8] 及溅射法[9] 等 ,但只有少数几种方法能够对产物的形貌进行控制。虽然采用水热法在 2 0 0℃和 2MPa下合成了羟基磷灰石晶须[10 ] ,但实验步骤较为复杂 ,…  相似文献   

9.
用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辅助水热法合成了NaYF4纳米球和微米棱柱,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了立方相和六方相纳米晶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荧光光谱仪(PL)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络合剂EDTA和氟化物的物质的量对NaYF4的形貌和粒度有很大影响,且产物的荧光性能呈现出尺寸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水热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探针、器件等方面的巨大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水热法是合成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管和纳米电缆等一维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本文慨述了国内外利用水热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制备MgWO_4:Nd~(3+)近红外发光材料.通过XRD,SEM和发光光谱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发光性质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MgWO_4:Nd~(3+)在850℃以上煅烧时,四方晶系转变为单斜晶系;1050℃煅烧后,sEM显示样品形貌由片状变为棒状且分散良好;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对比研究表明,MgWO_4:Nd~(3+)中WO_4~(2-)对Nd~(3+)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研究了Nd~(3+)的掺杂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材料近红外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煅烧时,Nd~(3+)掺杂量为0.5%时发光最强;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MgWO_4:Nd~(3+)的近红外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而煅烧时间对发光强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YVO_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与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系列YVO4: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前驱体和系列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四方相YVO4,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布在13~44 n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研究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0-7FJ跃迁,激发带主要来自于Eu-O和V-O的电荷迁移带,发射强度和激发强度随样品结晶度的提高而增强。对样品5D0-7F2跃迁中来自于不同态的发射峰的相对强度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硝酸镧、多聚磷酸和磷酸二氢钠为原料,在无任何添加剂和模板的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分别合成微纳米球和纳米棒两种形貌的磷酸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以上不同形貌的样品的相结构以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FE-SEM测试结果表明:当以多聚磷酸为磷源时,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约为2μm左右的磷酸镧微球;而当以磷酸二氢钠磷源时,在酸性条件下则可以得到纳米棒;两者的分散性良好.XRD测试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形貌的样品均为单斜晶系结构.荧光光谱分析可知:Eu3+的掺杂浓度相同时,球状样品的发光强度远大于棒状样品.  相似文献   

14.
Eu/MCM-41介孔复合体系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硅源,以及1,3,5-三甲苯(TMB)为加长剂合成了有序介孔分子(MCM-41)。选择Eu(DBM)3phen为客体,纳米级介孔分子筛为主体,在氯仿中进行分子组装,制备了具有强发光性能的超分子纳米复合材料Eu(DBM)3phen-MCM-41。采用XRD,HRTEM,FTIR和荧光光谱分析等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61nm紫外光激发下,Eu配合物在613nm处有较强的荧光,归属于^5Do→^7F2跃迁峰,且在400~550nm波段有介孔基体的荧光发光。  相似文献   

15.
Zn2SiO4基体掺杂稀土离子纳米粉体的制备和光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sol-gel法在Zn2SiO4基体中掺杂稀土离子Eu^3 和Y,制备了Zn2SiO4:Eu及Zn2SiO4:Eu,Y纳米粉体,研究不同稀土离子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表征,目标产物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1nm和27nm。  相似文献   

16.
GdF3∶Eu3+/NaGdF4∶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二醇(400)为分散剂,以NaOH和HNO3溶液调节初始溶液pH值,合成GdF3∶Eu3+和NaGdF4∶Eu3+纳米晶。XRD和SEM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pH=3,5)、中性溶液(pH=7)和碱性溶液(pH=9)中,分别获得具有正交结构的GdF3∶Eu3+纳米晶,GdF3∶Eu3+和NaGdF4∶Eu3+混合晶,六方结构NaGdF4∶Eu3+棒状微米晶。根据Scherrer公式估算pH=3和pH=5时制备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别为49和28 nm。样品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2、5D1、5D0到7FJ跃迁。在主晶相为GdF3样品中,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晶相为NaGdF4样品的主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5D0→7F1和5D0→7F2跃迁发射相对强度比值显示:Eu3+在NaGdF4晶体中的格位对称性下降。激发光谱显示出Gd3+和Eu3+具有较好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