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礼文 《化学教育》1983,4(6):55-56
对于所有的具备化学知识的人来说,“指示剂”这种物质可以说是人所共知的,或许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第一次接触的化学实验就是观察石蕊试纸是怎样改演颜色的。如果要了解指示剂发展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十七世纪。古老的化学家将植物的汁液浸渍在一小片纸上,然后再在这种试纸上滴一滴他们所研究的溶液,以此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某些性质。就目前已有的知识来看,波义耳(R.Boyle)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科学家,在这些指示剂中,有的被配成溶液,有的则做成试纸的形式,几乎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方法一模一样。波义耳也是最早  相似文献   

2.
一笔者利用一种紫萝葡做出一种紫色的指示剂和紫色试纸,用於测定酸硷溶液,非常灵敏。甚至在不同的酸硷液中也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兹将笔者所做的实验结果,摘录於後,因设备条件的关系有不精确甚至错误的地方,尚希诸读者同志不吝指教。本指示剂及试纸的制法: 指示剂的制法:将紫色萝葡洗净後,连皮带肉用刀刮成很细的丝,(因为皮的颜色较肉为紫,且  相似文献   

3.
自50年代以来,测定水的总硬度通常采用络黑T(EBT)指示剂,在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的钙镁总量.标定EDTA溶液则使用基准物质碳酸钙.由于Ca~(2+)对EBT显色的灵敏度低,故标定时通常采用K-B指示剂.试验证明,测定时用EBT作指示剂,标定时用K-B指示剂,两者变色点不同,会产生方法误差.为此,有人提出在EDTA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盐(或标定时加入适量Mg-EDTA),这样在标定时也可使用EBT作指示剂,从而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但EBT溶液不稳定,容易失效,配成固体试剂虽然稳定,但指示剂的用量不便掌握.K-B指示剂也不够稳定.为此,本法探索用Cu-PAR间接指示剂法测定水的总硬度.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溶液稳定,此测定方法变色敏锐,测定结果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李俊生 《化学教育》2006,27(10):54-54
pH试纸是日常化学实验中一种常见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纸,由于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而被广泛使用,但在学生分组实验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对pH试纸包装进行了重新设计,有关问题如下。1学生分组实验中使用试纸的问题(1)浪费严重,一小块试纸本可以使用多次,但多是剩下  相似文献   

5.
一、点滴分析发展简史很久以前,分析化学家就知道在纸上或在不渗透的表面上(如玻皿、坩锅等)用一滴溶液来进行简单的化学试验。例如;约在十七世纪初,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浸有指示剂的纸来测定溶液中的氢离子或氢氧离子浓度。又如,很早就知道用淀粉试纸来试碘或用黄血盐来试被滴定溶液中的铁。到目前为止,在文献上可查考的,第一个在滤纸上进行点滴分析的,可能是席夫(H.Schiff),他在1859年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在滤纸上以AgNO_3来分析尿中之尿酸。因尿酸使银还原,于是随尿酸的多少,在滤  相似文献   

6.
以钙黄绿素为指示剂,络合滴定法测定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由于市售钙黄绿素指示剂往往不纯,残留一定的萤光,致使滴定终点变化不敏锐,影响了指示剂的应用和推广。我们在多年使用钙黄绿素中,发现只要将市售的指示剂进行一般的提纯,就可以减少残留的萤光,使钙黄绿素在络合滴定中终点变化敏锐、清晰。其提纯方法如下: 称取3.90克钙黄绿素,溶于50—60毫升水中,加入10毫升15%氯化钙溶液(用纯碳酸钙或氧化钙配成盐酸溶液),摇匀,用0.5mol/L氢氧化钾溶液将试液中和到pH8.5左右,稍放置一些时间,使沉淀下沉,用中速滤纸过滤,以水洗涤沉淀5—6次,弃去试液,  相似文献   

7.
朱华英 《化学教育》2010,31(7):78-78
1关于变质KI的性质实验 [实验1]用酚酞溶液,或用pH试纸测得变质(发黄)后的KI溶液不显碱性(哪怕是弱碱性)。  相似文献   

8.
周占林 《化学教育》1999,20(12):23-23
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第16小题,原题是: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酚酞指示剂在稀碱溶液显玫瑰红色,在浓碱溶液先显玫瑰红色,然后褪为无色,这是大家熟悉的。至于酚酞指示剂在浓酸中的颜色问题,由于中学化学老师的询问,我们做了一些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寻易得的植物色素作酸碱指示剂,并测知这样获得的代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我们做了以下实验。将新鲜植物的花瓣、叶片或果皮洗净、沥干、捣碎,加适量(按制备浓溶液的要求)的市售白酒浸泡1—2小时,挤出液汁,如浑浊可离心分离,去除沉渣,所得溶液即为以该植物色素制成的指示剂(这种浸出液可保存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硫酸高铈或硫酸高铈铵标准溶液的标定,通常以草酸钠为基准物,利用铈(Ⅳ)本身具有的黄色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因其颜色变化不够敏锐而影响终点的判断,本文采用邻菲咯啉-亚铁指示剂,使溶液颜色由桔红色变成浅蓝色为终点,变化敏锐,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为确保终点变化敏锐,至少需加2滴指示剂,滴定时溶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55℃;本指示剂属环元形,要消耗硫酸高铈或硫酸高铈铵标准溶液,故在标定时须做相应的试剂空白以校正其浓度。主要试剂邻菲咯啉-亚铁指示剂:称取0.695gFeSO_4·7H_2O于小烧杯中。加入30mL pH2—3硫酸酸性溶液溶解。再称入1.5g邻菲咯啉,待完全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pH 2—3硫酸酸性溶液定  相似文献   

12.
文献[1]指出了植物油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应注意淀粉指示剂和饱和碘化钾溶液的配制,三氯甲烷溶液的使用和装植物油样品的容器。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实践,作出补充。  相似文献   

13.
四、指示剂目视滴定用的指示剂,主要变色机理,也是建立在溶液平衡基础上的。用一种最简单的模式来表示,就是Q+I_n(?)QI_n指示剂与被测组份Q结合成QI_n后,发生颜色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测定镍的容量分析方法很多[1~3],但准确、简便、快速者不多。目前最常用的是将Ni2+先用丁二酮肟沉淀,过滤,洗涤后,重新溶解,再用EDTA滴定,以红紫酸铵或茜素S为指示剂[4,5],滴定时pH控制要求严格。用丁二肟为滴定剂测镍的安培滴定法也有报导[6-8],但由于操作麻烦,很少在实际中应用。另外,在氨性溶液中用丁二肟碱性溶液直接滴定镍的办法也有报导[9],但因使用外指示剂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电位滴定法测定合金钢中的锰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位滴定法具有不需要指示剂,在有色、混浊或具有荧光的溶液中可滴定,以及混合溶液中的连续滴定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锰的分析方法中手工滴定分析及光度分析应用较多,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用电位滴定取代化学滴定可避免指示剂的干扰、减小了手工滴定的操作误差,减轻了劳动强度,测量快捷、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石灰石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也是氧化铝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在分析石灰石中钙、镁含量时仍多沿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目视滴定法。即在有掩蔽剂三乙醇胺(1+4)溶液存在下,调整试液pH值为12~13,使用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在另一份试液中,加pH 10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教学中,混合碱溶液的测定是配合授课的一个很好的实验。但对第一等当点的确定至今尚无满意的指示剂。无论采用酚酞或甲酚红与百里酚蓝的混合指示剂,终点都不敏锐,难以判断。尽管采用NaHCO3溶液作参比液,但其标准色常因时间或温度的改变而变化,故滴定的准确度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配制了多组混合指示剂,反复实验,确定了一组最好的配比,并用它作了判断终点的准确性试验,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化学实验中常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际上用植物色素的浸取液代替酸碱指示剂,也能取得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水质分析中用容量法测定甲基橙碱度时常用0.1%甲基瞪作指示剂,由于甲基瞪终点不够灵敏,红黄界限不明,误差较大。曾有人改用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这种指示剂灵敏度较高,终点界限也很清楚,但是由于混合指示剂是用96%的酒精溶液配制,久置后由于甲基红  相似文献   

20.
大约十五年前Schwarzenbach教授发表了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络合滴定钙和镁。当时他提出两种络合滴定指示剂。现在我们称它为经典的络合滴定指示剂。十五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发展得很快,如今大多数元素都能用很简单又方便的方法进行测定。EDTA选择性不强,能与三十多种元素组成络合物,是最广泛使用的络合滴定剂。在日常的分析工作中,人们常遇到各种复杂成分的矿石或合金样品,如何在同一溶液中测定若干种元素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问题通常用下列几种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