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颗粒相湍流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不同层次上研究了循环流化床颗粒相的湍流结构。PDA测量发现颗粒在壁面附近的运动表现出显著的成团特征和湍流度显著降低,小波分析法得到的直观图形象地揭示了颗粒速度脉动的自相似、分叉等具有混沌特征的微观结构,且在不同的尺度上颗粒速度脉动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戈阳祯  徐敏义  米建春 《物理学报》2013,62(10):104701-104701
通过使用一排16根冷线探头排在多个空间点同时测量微加热圆柱的尾流温度场, 用小波分析技术对瞬时温度场的时间序列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 目的是研究不同尺度脉动温度对总体温度场的贡献.直径为d = 12.7 mm 的圆柱产生了被测的尾流, 对应的雷诺数为5500, 测量区域位于下游距离为2d 和 20d 之间.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辨技术, 尾流温度场被分解为不同温度脉动特征尺度的小波分量. 通过分析这些小波分量的瞬时温度等值线图, 能够直接观测到不同特征尺度的涡结构运动特征和湍流间歇过程. 特别地, 我们在近场区从原始信号分解获得的高频区域中发现了K-H涡的存在. 不同尺度的温度方差沿流向的变化表明, 在下游距离为x=3d和 20d之间, 中等尺度的结构比大尺度和小尺度结构对总的温度均方根的贡献更大. 不同尺度的自相关函数表明, 大尺度和中等尺度的结构显示出较大的相关性, 而高频的小波分量则更快地失去了原有的拟序性. 关键词: 湍流尾流 被动标量 小波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波分析处理湍流脉动信号时,不同的小波基往往会带来不同的分析结果.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提取湍流流动的多尺度特征,研究并建立湍流信号处理中适宜小波基选取的合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湍流时频特性,结合信息熵理论,建立了以品质因数和特征谱熵值为评价指标的小波基选取方法.以计算分析三组不同湍流信号的小波基为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一排16根冷线探头排在多个空间点同时测量微加热圆柱的尾流温度场,用小波分析技术对瞬时温度场的时间序列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目的是研究不同尺度脉动温度对总体温度场的贡献.直径为d=12.7 mm的圆柱产生了被测的尾流,对应的雷诺数为5500,测量区域位于下游距离为2d和20d之间.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辨技术,尾流温度场被分解为不同温度脉动特征尺度的小波分量.通过分析这些小波分量的瞬时温度等值线图,能够直接观测到不同特征尺度的涡结构运动特征和湍流间歇过程.特别地,我们在近场区从原始信号分解获得的高频区域中发现了K-H涡的存在.不同尺度的温度方差沿流向的变化表明,在下游距离为x=3d和20d之间,中等尺度的结构比大尺度和小尺度结构对总的温度均方根的贡献更大.不同尺度的自相关函数表明,大尺度和中等尺度的结构显示出较大的相关性,而高频的小波分量则更快地失去了原有的拟序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的图像多尺度方向边缘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小结构的轮廓以及大目标的边缘,将多尺度边缘检测与小波变换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来研究信号的多尺度边缘特征。针对图像信号的多尺度边缘检测和重构问题,利用二进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特性,定义了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多尺度边缘。同时,利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提出了一种由二进小波变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极值重构图像信号的算法。实验结果显示多尺度重建方法与著名的交替投影算法相比,算法复杂度低,图像重建速度提高了20倍,而且重建图像质量较好,其峰值信噪比提高了1 dB以上。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软阈值去噪在粗晶材料超声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在粗晶材料超声检测信号增强中的应用。在分析结构噪声,电噪声和缺陷信号的小波变换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一个尺度间变化的门限闭值来抑制噪声的小波变换系数,并以各尺度缺陷信号的能量关系形成权值,加权重构信号来提高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去噪效果,增强了粗晶材料缺陷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8道光学纤维成像系统测量了CT-6B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Hα强度的涨落,并使用双正交分解技术(Bi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method)对涨落信号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表征相干结构的权重元素,进一步给出了等离子体湍流中相干结构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提取出的主要模式包含了原始信号中相应时刻的大部分相干结构,并从中发现在相邻两道或几道信号中有较强的相干结构,表明此相干结构在空间上局部地存在于等离子体湍流中。结果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小波理论研究湍流边界层湍动能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三个雷诺数下,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光滑壁面湍流边界层的脉动速度信号,利用离散正交小波理论分解该测试信号,得到具有最大湍动能的分量及其发生频率,并得到了这两个参数沿y+的分布曲线.分析表明,在试验雷诺数下,最大湍动能的无量纲尺度沿y+分布雷诺相似,其发生频率沿y+基本是一常数,且湍动能主要集中在几个有限的尺度分量上.  相似文献   

9.
沟槽壁面减阻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IFA300型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光滑壁面和沟槽减阻壁面湍流边界层内的瞬时速度,利用自行设计的阻力天平仪测量了壁面摩擦力。得到了边界层无量纲速度分布和平均湍动能分布。对测得的脉动速度信号,利用离散正交小波变换按时间和尺度分解,得到各尺度分量的湍动能,并且发现其分布在湍流惯性区具有极大值。分析表明,当沟槽有减阻效果时,边界层内的平均湍动能减小,湍流惯性区各分量的湍动能极大值亦减小。  相似文献   

10.
管新蕾  王维  姜楠 《物理学报》2015,64(9):94703-094703
基于相同雷诺数下清水和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壁湍流的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TRPIV)的对比实验, 从高聚物溶液对湍流边界层动量能量输运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减阻的机理. 对比两者的雷诺应力发现高聚物的存在抑制了湍流输运过程. 这一影响与高聚物对壁湍流中占主导地位的涡旋运动和低速条带等相干结构的作用密切相关. 运用条件相位平均、相关函数和线性随机估计(linear stochastic estimation, LSE)等方法, 分析提取了高聚物溶液流场中的发卡涡和发卡涡包等典型相干结构的空间拓扑形态. 相比于清水, 高聚物溶液中相干结构的流向尺度增大, 涡旋运动的发展及低速流体喷射的强度受到削弱, 表明了添加的高聚物阻碍了湍流原有的能量传递和自维持的机理. 正是通过影响相干结构, 高聚物抑制了湍流边界层中近壁区与外区之间的动量和能量输运, 使得湍流的无序性降低, 从而减小了湍流流动的阻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对流速度的波前重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气动光学研究中,Ronald J. Hugo 和Eric J. Jumper的小孔径光束技术(SABT)波前重构算法在理论推导中忽略了与涡结构尺度相关的对流速度的差异,因此必然会给波前重构带来误差。用小波分析提取了上、下游探测光束输出的不同尺度的光程信号,通过计算两个探测光束输出的同一尺度信号的互相关系数,并利用互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对应的延迟时间研究了尺度相关的对流速度,然后再进行尺度相关的小孔径光束波前重构。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对流速度的小孔径光束波前重构算法,该尺度相关的波前重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波前重构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简化的概率密度函数模拟温度的脉动,分析了轴对称火箭发动机尾喷焰湍流脉动对时均辐射信号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探测波长上,湍流脉动引起的时均辐射信号变化不同;由于光谱吸收系数总体上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降低的速率比Planck函数随温度的升高的速率大,从而导致随湍流温度脉动强度的升高尾喷焰时均辐射信号在不同波长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温度谱标度指数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非Kolmogorov湍流谱理论以及湍流谱标度指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在近地面多个地点对大气湍流温度起伏进行了多次的实验观测,结果表明:实际大气湍流温度谱标度指数多数不等于-5/3,并且通常在-2到-1之间变化。分析了湍流温度谱标度指数与湍流发展程度的相关性,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展现了不同湍流强度下湍流温度脉动能量在各尺度之间的分配状态,发现湍流温度谱标度指数的绝对值在一定程度上随湍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湍流预混火焰的时间和空间分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湍流燃烧过程是一个强烈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用于描述湍流燃烧的诸多特性参数表现出随机脉动的特点,对于传统参量的分析处理也只能停留在时均平均加脉动项的概率统计上,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都显粗糙。Damkohler[1]早在1942年提出了火焰结构与湍流燃烧速度的内在联系,引导人们将注意力转向火焰形状结构的研究上。图像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为实时获得湍流火焰结构参数创造了条件。Boyer[2]在研究高强度湍流燃烧时发现,由于脉动造成的复杂火焰表面已不能用传统的Euclidean几何加以描述。分形理论不仅可以用细微尺度规划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15.
脱粘界面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多分辨率分析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钢-橡胶分层粘接结构的超声检测回波信号,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时频特性提出了小波特征参数提取算法,据此在对检测信号进行的时间-尺度分布分析基础上,重构出脱粘界面回波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现代工业NDT&E中的应用有着可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维格纳分布函数方法,推导出了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ShG)光束在湍流大气中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部分相干ShG光束的湍流距离,即湍流引起的光束扩展可忽略的范围。采用Von Karman谱分别对M2因子和湍流距离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分析了内外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M2因子随束腰宽度和离心参数的增加存在极小值;湍流距离随束腰宽度的增加存在极大值,随离心参数的增加而增加,大气湍流对离心参数较大的光束影响较小。另外,M2因子和湍流距离与折射率结构参数、内尺度、外尺度、波长和相干参数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柯熙政  薛瑶 《光子学报》2016,(12):24-28
研究了部分相干高斯谢尔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到达角起伏.主要采用湍流内外尺度的修正Von Karmon谱模型及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交叉谱密度函数推导出了部分相干光在大气湍流中的到达角起伏表达式.对比分析了湍流内外尺度、湍流强度、传输距离、源相干参数以及波长等参数对部分相干光在大气湍流水平路径上传输时的到达角起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到达角起伏越来越小;随着大气湍流内外尺度和源相干参数的增加,到达角起伏也越来越大;与部分相干光相比,完全相干光的到达角起伏受湍流影响很小;随着波长和湍流强度的减小,到达角起伏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8.
提出在湍流边界层近壁区采用三维波的理论模型描述湍流相干结构,根据理论模型计算了Reynolds应力输运方程中的脉动速度与脉动压力梯度的相关项,理论计算结果与直接数值模拟(DNS)符合很好。表明该理论方法不仅有益于对湍流机制的了解,而且可能为湍流的近壁模型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态压力数据的湍流采样数据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小波分析良好的时频双局域性特点,结合统计检测理论,提出了一种相对合理的确定湍流采样数据量的方法.以分析某型贯流风机实验中的动态压力数据为例,选取二阶统计矩作为所关注的湍流特征量,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采用小波分析时,所确定的采样数据量相对大,但其所反映的流动信息量也相对多,统计检测的流动特征量是湍流能量的多尺度分布,所得数据量尺度是恰当的.未采用小波分析时,数据缩减过程中湍流信息量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小波分频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明  韩崇昭  郭文艳  文小琴 《物理学报》2005,54(5):1988-1993
基于噪声的小波变换特点,结合小波包分解和模极大重构来抽取含噪信号的主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尺度分解和Volterra自适应滤波的分频预测算法,使用较少的模型训练样本,同时具有强的抗噪能力.该算法克服了传统小波分解尺度选取的盲目性及单纯Volterra预测器抗噪性能的不足,数值仿真表明,针对含强噪声的非线性信号可进行有效预测. 关键词: 小波分解 Volterra自适应滤波器 分频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