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浩青  戚小鹤 《化学学报》1987,45(7):631-635
通过电子能谱(AES 和ESCA)研究了锂-聚吡咯电池的放电反应,认为该电池的放电是锂在聚吡咯的嵌入过程,嵌入的锂主要是以Li[+]存在,其1s电子的结合能为56.0eV.Li[+]在嵌合物中的扩散系数D为10[-12]一10[-13]cm[2].s[-1]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电子能谱线形分析研究碳物种的化学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XPS的CIs携上峰,X射线激发供歇线形,XPS价带谱以及俄歇电子能谱的CKLL线形研究了几处碳材料的化学状态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XPS的携上效应可以鉴别不同结构的碳材料。XAESR 化学位移和线形也可以有效地研究中不同的碳材料的成像方式。XPS的价带谱电子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对碳材料的研究也很有效。AES的CKLL俄歇线形非常适合金属碳化物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方景礼 《化学学报》1983,41(2):129-138
Electroless plating is known to be an autocatalytic process. For the reaction to start, the substrate metall should be either catalytic or activated by a suitable catalyst. For example, steel and nickel can be plated directly, but in the case of copper or brass, catalytic metal inducing is need. In this pape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different metals and their inducing effects were in vestigated by measuring stationary potentials nd stationary potential-time curv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1) The stationary potential of metal provides a simple parameter to estim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metals in electroless nickeling. When 1-hydroxyethylidenediphosphonic acid (HEDP) aelectroless nickeling bath containing NaH2PO2 as reducing agent is used, electrolessnickeling may proceed spontaneously, if the stationary potential of metal is more nagative than -0.60V, no matter whether nickel (autocatalytic active) or other metals(non-autocatalytic active) is used as substrate. (2)When an autocatalytic meta is in contact with the substrate metal in the bath, a sudden decrease of stationary potential is observed. The whole inducing process could be finished within 0.5-2 sec. (3) The stationary potential of electroless nickeling coating in HEDP bath at 80`C is-0.72V, consequently nickel coating itself is a catalytic active metal. Once an electroless nickeling coating is deposited on a substrate metal, electroless nickeling reaction can then proceed continuously. (4)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electroless nickeling in HEDP bath containing NaH2PO2 are that the stationary potential of substrate metal must be more nagative than -0.60V an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electroless nickeling bath should be higher than 50`C. (5) Inducing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nickeling can be explained with chemical cell consisting of substrate metal and catalytic metal. Electrons from catalytic metal would suddenly decrease the stationary potential of substrate metal, H+ and Ni2+ complex ion would be reduced on the substrate me  相似文献   

4.
余爱水  吴浩青 《化学学报》1994,52(8):774-778
研究了Li/CDMO电池的放电反应机理、XRD、XPS等实验结果表明, 电池反应是锂在正极内的电化学嵌入反应。用恒电流间隙滴定法(GITT)测得锂在正极中的扩散速率为10^-9cm^2.s^-1量级, 与锂在层状化合物中的扩散速率相当, 结合Li/CDMO电池的热力学行为, Li/CDMO电池的放电反应历程是锂首先客居于层状结构的Li~2MnO~3中, 然后再通过热弛豫进入γ-β-MnO~2的晶格。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镍诱发过程的研究 Ⅱ.用电子能谱研究诱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AES和XPS的表面分析和深度剥离技术研究了“催化金属”诱发时间不同时,基体铜表面上镍、铜、磷等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深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化学镀镍层中存在薄的吸附层,它由C、Cl、O、S等组成,主要的吸附物是C和O。吸附层下面是正常的化学镀镍层,它的Ni/P比约为2。在靠近基体金属表面存在Ni/P比变化的交界层。最后是Ni、P扩散到基体铜上的Cu-Ni-P合金层,它们的Cu∶Ni∶P≈56∶36∶5,这是化学镀镍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特别好的原因。用铁诱发0.5s的铜片上用AES未检出铁,却检出了大量镍,而且铜的主要AES峰已为镍取代,表明诱发反应是典型的“一触即发”反应。AES未能检出铁,表明诱发反应不是诱发金属先在基体金属上沉积而后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7.
阎存仙  刘洪霖 《化学学报》1985,43(4):322-326
本文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测得了气态肼的内层电子能谱、Auger电子能谱和价带电子能谱,对其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又采用了不同能量的X射线为激发源,对比了Mg Ka 和 Zr M:价带能谱,定性地获得了肼的分子轨道的组成。本文对肼电子能谱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用从头计算法给出了分子轨道波函数的成分,并指认了能谱,实验结果和计算值之间的一致性很好。  相似文献   

8.
邓勃  王建平 《化学学报》1991,49(11):1124-1128
本文利用探针原子化技术, 研究了普通管式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铬化合物的原子化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ESCA)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量的综合结果表明, 铬化合物在灰化阶段即可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物, 最后由碳化物的热分解生成气态铬原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了Sn-Pb合金镀层的表面氧化物膜状态并用润湿称量法测定了可焊性。结果表明,Sn-Pb合金镀层表面生成的氧化物膜主要由四价锡的氧化物(SnO_2·XH_2O和SnO_2)组成,铅的氧化物只占很少部分。这说明Sn-Pb合金镀层中锡组分较铅容易氧化。 Sn-Pb合金镀层经155℃加热16小时后,表面氧化物膜的厚度增长很大,同时可焊性明显下降。当Sn-Pb合金镀层经过热熔后,表面变得致密光亮;经155℃加热16小时后生成氧化物膜的厚度较未经热熔的在相同条件下要薄。同时可焊性也较未热熔的好。这说明Sn-Pb合金表面生成氧化物膜的厚度是影响可焊性的重要因素,热熔使Sn-Pb镀层均匀的再结晶改变了镀层结构,使之成为致密的细晶结构,增加了镀层表面的抗氧化能力。故经热熔处理的Sn-Pb合金镀层具有较长的贮存期仍能保持良好的可焊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探针原子化技术, 研究了普通管式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铬化合物的原子化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ESCA)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量的综合结果表明, 铬化合物在灰化阶段即可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物, 最后由碳化物的热分解生成气态铬原子。  相似文献   

11.
邓景发  朱效中  董树忠  庞燕婉 《化学学报》1984,42(11):1133-1138
用x射线衍射、磁性测量、流动法催化活性测定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研究了一系列Ag-Pd合金的催化性质、磁性质和价电子状态.当合金中Pd的原子百分含量小于40%时,甲醇氧化脱氢反应的主要产物为甲醛;大于40%时,主要产物变为CO和H_2;与此同时,合金由逆磁性变为顺磁性,Fermi面处的能级密度迅速增加,合金中Pd的d带宽度和不对称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表明,Ag-Pd合金的催化性质和磁性质与价带电子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在Ni(II)/SiO2-Al2O3催化剂上丙烯齐聚反应诱导期的成因及活性中心的本质, 考察了反应过程中镍离子与丙烯分子的相互作用, 发现反应诱导期随着催化剂预抽空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也随着丙烯预处理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ESR、XPS法跟踪考察发现, 随着丙烯在催化剂上反应的进行, 首先Ni(II)被丙烯还原成Ni(I)离子。之后, 丙烯与Ni(I)配位形成不饱和配位离子, 形成齐聚反应表面活性中间体, 并且在反应过程中, 二、三聚产物也可与Ni(I)离子配位, 形成三、、四聚反应面活性中间体。结果表明在Ni(II)/SiO2-Al2O3催化剂上Ni(I)离子是丙烯齐聚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3.
预处理条件对Ni-Ce-P非晶态合金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保宁  闵恩泽  朱永山 《化学学报》1991,49(11):1056-1061
采用真空骤冷技术制备了Ni82Ce0.31P17.7和Ni82P18非晶态合金。通过高压氢气中热处理, 使其粉化。DSC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e使Ni-P非晶态合金晶化温度提高160℃。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氧化温度和氢还原温度对Ni-De-P非晶态合金本乙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并对比了Ni-P和Ni-Ce-P的加氢活性, 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 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使Ni-Ce-P加氢活性显著增加, 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240℃氧化1h, 300℃氢气还原2h; Ni-Ce-P加氢活性是Ni-P加氢活性的3-4倍, 用AES和XPS研究了氧化、还原过程中,Ni-Ce-P表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红森  吴仲达  林文廉  丁晓纪 《化学学报》1994,52(11):1053-1057
钛基体在能量40keV下,离子注入1×10^1^6~1×10^1^8Pd^+/cm^2.在30%的KOH溶液中,研究了这些电极对氢和氧析出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电极的催化活性明显地优于未注入的钛基体,并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催化活性增大. 由极化测量求得有关动力学参数.这些数据表明,用高剂量钯离子注入的钛电极, 其电化学性能与钯电极相似.根据AES和XPS数据,讨论了注入电极表面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非晶态合金Ni~6~3Zr~3~7催化剂的活化处理及表面状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洗加负压加热预处理可以明显地改善非晶态Ni~6~3Zr~3~7合金条带的乙炔加氢反应催化活性, 采用俄歇电子能谱(AES),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并结合氩离子溅射对预处理前后合金的表层成分深度分布及化学状态进行了研究。采用XRD及BET方法对预处理前后条带的结构及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由于Zr的选择氧化, 非晶条带原始表面被一层锆的氧化物覆盖。预处理后, 条带比表面积从0.05m^2/g增加到了15.41m^2/g, 条带表面Ni与Zr原子比从预处理前的Ni~<~1Zr~>9~9增加到了Ni~5~7Zr~4~3, 随合金浓度变化, 金属Ni的Ni2p~3~/~2结合能发生变化, 并且随Zr浓度降低, Ni2p~3~/~2结合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加入诱导剂(如KBH~4)可使Ni^2+与H~2PO~2^-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便于测量反应中放出的H~2体积, 有利于研究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反应条件下关系。反应为二级自催化反应, 反应活化能约60kj.mol^-1, pH值不影响反应速率常数, 但pH值越大, 反应诱导期越长, 一般可在40min内完成。由于加入诱导剂能一次成核,生成的Ni-P非晶合金为均匀的球形颗粒。  相似文献   

17.
微米级Nd-Ni合金颗粒的元素深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菡珍  吴念祖 《化学学报》1987,45(8):798-800
NdNi_5是一种贮氢材料,通常采用高频熔炼法来制取.本文采用还原扩散法,用氢化钙(和它分解出的钙)把Nd_2O_3还原成Nd,接着Nd和Ni进行反应扩散,最后得到NdNi_5.将一定配比的Ni粉、Nd_2O_3、CaH_2混匀后在氢气中加热到1000℃,恒温4h,洗涤后得到灰色粉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