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膜材性质及制备方法调控下的脂质体负载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干扰素(IFN)分子、磷脂分子本身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 分别用三种制备方法, 以四种脂质体为膜材, 制备IFN脂质体, 考察了不同膜材、不同制备方法对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二肉豆蔻酰胆碱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复合材料为主要膜材, 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的IFN脂质体有良好的稳定性, 60 d内其粒径可以保持在200~350 nm, 包封率可保持30%~4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传统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存在生物相容性差、靶向性缺乏、在肿瘤部位释药缓慢等问题。 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种同源细胞膜(M)包覆、癌细胞还原微环境控制释药的脂质体纳米粒子(命名为P-ss-G/D/Sf@M)来递送肝癌治疗药物索拉非尼(Sf)用于肝癌的靶向治疗。 利用薄膜水化法结合静电吸附及过膜挤压法制备包覆细胞膜的空白(P-ss-G/D@M)及载药(P-ss-G/D/Sf@M)纳米粒子。 P-ss-G/D/Sf@M对Sf的载药量为7.2%,包封率为79.9%。 体外释药结果显示,P-ss-G/D/Sf@M在还原条件下会加快药物的释放,48 h时药物释放量达到65%以上,较非还原条件下释药量提高了25%。 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明,包覆肝癌细胞膜的纳米粒子更易被肝癌细胞摄取,表现了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同时在肿瘤细胞高浓度谷胱甘肽(GSH)还原环境作用下,纳米粒子中的二硫键断裂,迅速释放药物,与非还原敏感载药纳米粒子相比,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提高细胞凋亡率。 因此,本文制备的同源细胞膜包覆的智能释药载体有可能用于今后的癌症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细胞膜仿生修饰树枝状聚酰胺-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贾兰  徐建平  计剑  沈家骢 《高分子学报》2008,(11):1108-1112
利用2-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的双键与树枝状聚酰胺-胺表面的氨基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实现树枝状聚酰胺-胺表面的磷酸胆碱仿生修饰,修饰过程用FTIR、1H-NMR进行了表征.体外细胞活性测定和细胞形貌观察证实磷酸胆碱仿生修饰有效地改善了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修饰后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表面剩余的氨基仍然可以有效的与DNA复合,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基因载体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新型含有磷酸胆碱基的仿细胞膜两亲聚合物——胆固醇封端的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CPMPC)为表面稳定剂实现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利用两亲聚合物中的胆固醇疏水段与碳纳米管表面进行非共价键的稳定结合,通过两亲聚合物中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PMPC)亲水段实现其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以商业可获得的典型两亲分子,末端为胆固醇的聚氧乙烯(CPEG)和卵磷脂,为对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CPMPC和CPEG均具有比卵磷脂更高的对碳纳米管进行分散的能力.而CPMPC改性的碳纳米管比CPEG改性的碳纳米管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新型仿细胞膜聚合物改性的碳纳米管在生物医用领域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和P,P 二氯磷酸β 溴乙酯为单体,通过溶液缩聚反应合成聚磷酸酯,再经季铵化反应得到三种新的含双疏水侧链的磷脂酰胆碱型聚磷酸酯脂质体膜材.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电镜观察表明,所有聚合物都能形成脂质体,其直径为2~6μm.还研究了对抗肿瘤药物5 氟脲嘧啶的包封,其包封率为30%.  相似文献   

6.
采用食盐颗粒浸出法制备了缺钙磷灰石水泥(CPC)多孔支架;用脂质体包裹盐酸万古霉素制备了载药脂质体。将它们两者结合,制备了脂质体载药复合缺钙磷灰石水泥(dl-CPC)支架。结果表明:缺钙CPC多孔支架能够将载药脂质体吸附在其大孔表面或微孔里;dl-CPC支架对MC3T3-E1细胞的生长没有负面影响,显示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此外,dl-CPC支架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生长,抗菌率达99%(12 h)。dl-CPC支架浸泡在磷酸缓冲溶液中,释放药物的速度比较缓慢(前4周);而直接吸附药物的CPC支架,在1周内大部分药物释放出来,出现暴释现象。另结果表明:dl-CPC支架具有缓释药物和骨再生的双重功能,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及治疗慢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可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CMC)乙醇脂质体,研究了OQCMC乙醇高分子脂质体的相图、粒径和电位、对药物的包封及释放能力及共载水溶性和脂溶性荧光染料后的细胞内递送能力.结果表明:OQCMC上长链季铵盐分子的取代度和共乳化剂乙醇的加入量对相图中微乳区域的面积影响不大;微乳液法可制备包载水溶性长春新碱(VCR)、脂溶性消炎痛(IMC)或二者共载的OQCMC载药微球,微球粒径为(52.40±0.55)nm,分布均匀;微乳液体系对VCR的最大载药率为22.7%,对IMC的最大载药率为20.1%,二者共载时,VCR的最大载药率为12.2%,IMC的最大载药率为10.0%;载药微球对药物具有缓控释功能.OQCMC乙醇高聚物脂质体可有效地包载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水溶性)和尼罗红(脂溶性),并将二者递送到卵巢癌HO8901细胞内.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具有荷载效率高、靶向性能好、半衰期较长等优点, 非常适于作为药物转运载体, 可有效提高药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疾病治疗效果.目前, 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控靶向释放能力和精确载药位点的理想药物转运载体, 仍是该领域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和当前研究的重点.自组装DNA纳米结构是一类具有精确结构、功能多样的纳米生物材料,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较高的膜渗透性和可控靶向释放能力等优点, 是理想的药物转运载体和智能载药材料.本文总结了DNA纳米结构的发展历程、DNA纳米结构作为药物转运载体的研究现状、动态DNA纳米结构在智能载药中的应用进展,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耿越  孙丰霞  马玉  邓立刚  吕建云  李腾  王聪聪 《色谱》2014,(12):1301-1305
良性前列腺肥大已成为影响老龄男性生活质量的一个常见因素,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正常小鼠、良性前列腺肥大和非那雄胺干预的模型小鼠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对3组小鼠的血清代谢谱进行了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3组小鼠代谢物分类并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数据显示,3组小鼠的血清代谢物谱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了3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分别为1-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1-O-十六烷基-2-O-乙酰基-SN-甘油基-3-磷酸胆碱和(Z)-13-二十二烯酰胺。结果表明良性前列腺肥大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备受关注。基于仿细胞膜外层结构设计合成的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及其聚合物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热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用MPC聚合物修饰生物材料表面,可获得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本文综述了MPC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其在人造器官、组织工程、血液净化、药物控释与基因治疗、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MPC聚合物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微针经皮递送系统相比于口服、注射给药具有高效、安全、无痛的给药特点,特别是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微针系统生物相容性好,能够依据环境微变化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经皮局部和全身智能给药功能,是当前国际前沿研究课题。本文聚焦于近十年来国内外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微针系统的研究工作,着重综述了聚合物微针的发展演变历程、内外环境刺激响应类型及其响应构效机制。此外,详细阐述了微针制备方法、表征方法、微针系统在生物医药递释、组织器官、皮肤医学及医美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微针系统使用方法简便、力学性能可调、药物精准靶向递送,在经皮靶向给药领域有重大研究意义,未来生物活体负载及标准化的产业应用是研究者不断努力和进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汤洁  刘仁发  戴志飞 《化学进展》2018,30(11):1669-1680
脂质体是第一种成功进入临床应用,也是目前进入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纳米递药体系,将药物装载于脂质体中可以实现降低非特异性吸收、提高靶组织的富集量、降低副作用等目的。但是当前的脂质体技术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载药量低以及靶向效果差等。新的脂质体载药技术的发展使得脂质体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将热、激光、超声、离子辐射等外源物理刺激与脂质体药物结合可以提高脂质体药物在肿瘤的富集量,同时调节药物的释放。脂质体独特的核壳结构使得脂质体可以同时装载多种药物从而实现联合给药,通过合理设计脂质体纳米材料的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多种药物的递送,还能够实现药物的程序性释放。脂质体不仅能够装载治疗性药物,还能装载具有造影功能的组分,从而实现对治疗过程的影像监控。本文将主要介绍近五年在脂质体的载药方法、靶向给药、药物控释、联合给药、影像可视化等方面的一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用核磁共振(NMR)方法研究了中药山莨菪碱(anisodamine)与结构不同的3种磷脂脂质体相互作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极性基团空阻较大,山莨菪碱三级胺端不能与P-O键作用,仍处于水相,苯环只能嵌入到甘油骨架C-2附近。二棕榈酰磷脂酸(DPPA)极性头空间位阻较小,山莨菪碱苯环可以直接插入到靠近脂酰链γ-次甲基的位置,而三级胺端与极性头发生静电作用,并且药物可以提高DPPA脂质体的流动性。山莨菪碱通过三级胺端与鞘磷脂(SPM)极性头静电作用较强,而苯环位于SPM脂双层亲水和疏水区界面。药物对3种磷脂双层结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对RAW264.7细胞在不同状态(正常、炎症、给药)下的甘油磷脂成分进行分析,寻找相关的潜在病理药理标志物,阐明二苯基庚烷A在抗炎过程中对甘油磷脂代谢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组(C)、炎症模型组(L)、二苯基庚烷A给药组(D)和布洛芬给药组(B,阳性对照药组)4组。空白组和炎症组给予新鲜培养基,给药组分别给予新配含20μg/m L二苯基庚烷A和100μg/m L布洛芬的培养基,1 h后,炎症模型组和给药组按终浓度为0.5μg/m L加入脂多糖(LPS)培养,24 h后,运用修饰后的Bligh-Dyer方法提取不同状态下RAW264.7细胞的甘油磷脂成分,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甘油磷脂进行一级(MS)和二级(MS/MS)质谱分析。结合二级质谱裂解数据、元素组成、数据库比对等方法鉴定磷脂成分,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以及t检验筛选潜在的甘油磷脂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炎症组与空白组比较得到27个潜在病理标志物,二苯基庚烷A给药组与炎症组比较得到23个潜在药理标志物,布洛芬给药组与炎症组比较得到17个潜在药理标志物,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PC)、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 PE)。研究表明二苯基庚烷A在抗炎过程中引起了甘油磷脂代谢的明显变化,而这些代谢变化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可聚合脂质体的研究Ⅳ含丙烯酰基的类脂分子及其与亲水性丙烯酰单体的共聚物金威曲青蓝李子臣李福绵(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可聚合类脂分子,共聚合,自组织,脂质体脂质体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做为药物释放材料而备受瞩目.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6.
用核磁共振(NMR)方法研究了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鞘磷脂(SPM)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磷脂极性头平行于膜平面.稀土离子与磷脂极性头P—O键键合,与经典模型不同,键合后极性基团仍平行于膜平面,而不是垂直于膜平面.稳定的稀土配合物对磷脂脂双层结构影响很小.将稀土离子引入磷脂脂质体和小分子配体的混合物中,稀土首先与小分子配体配位.  相似文献   

17.
聂扬扬  杨观涛  王海燕  乔晓强 《色谱》2023,(10):921-928
磷脂是重要的信号分子,磷脂的代谢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开展磷脂的分离分析研究至关重要。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一种新型两亲性交替共聚物可以插入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形成以膜蛋白质为中心的脂质纳米盘,对膜蛋白质和磷脂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本文基于“点击”反应和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对磷脂具有良好增溶性能的SMA接枝到硅胶表面,然后以蛋氨酸甲酯盐酸盐(MME·HCl)为开环试剂,通过亲核开环反应对SMA进行修饰,制备了新型的改性SMA修饰色谱固定相(Sil-SMA-M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利用酰胺类和核苷/核酸碱基类以及苯酚类3类小分子物质对填充Sil-SMA-MME色谱柱的保留机制和分离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Sil-SMA-MME色谱柱具有典型的亲水作用保留机制,其柱效最高可达90900 N/m,并显示了良好的分离选择性。进一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考察了Sil-SMA-MME色谱柱对磷脂样品的分离性能。二棕榈酰磷脂酰丝氨酸钠(DPPS)、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DPPE)和4种磷脂酰胆碱(PC)类标准品溶血卵磷脂(Lyso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均可实现基线分离,并且成功地实现了南极磷虾油和人血清磷脂提取物的分离分析。以上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l-SMA-MME色谱柱在磷脂类物质分离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仿细胞膜结构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铭  杨珊  张世平  宫永宽 《化学进展》2008,20(10):1628-1634
细胞膜因其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体内植入材料及器件表面生物相容化改性的范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用细胞外层膜的亲水官能团-磷酰胆碱基团修饰材料表面,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用含磷酰胆碱基团小分子及聚合物进行仿细胞膜结构改性的各种方法及其代表性工作;讨论了不同方法得到的仿细胞膜结构表面的性能;总结了几种有影响的生物相容性机理;对仿细胞膜结构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载体材料是影响药物体内递送效率和抗肿瘤活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应用2种不同结构的磷脂材料,包括聚乙二醇修饰的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和磷脂酰胆碱DPPC,作为载体包裹紫杉醇二聚体(PTX2-SS),制备了紫杉醇纳米颗粒.相比于DPPC,DSPE-PEG作为载体有利于得到均匀的纳米剂型.同时测定了DSPE-PEG作为载体制备的PTX2-SS@DSPE-PEG NPs (DeP NPs)在稳定性、细胞毒性、体内分布和抗肿瘤疗效方面的表现.该工作为研发疏水药物的磷脂型载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球给药系统可实现药物的靶向给药,其在药物的缓控释放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成为近年来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高分子载体材料(Polymer Carriers)是随着药物学研究、生物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新兴起来的,是一类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加工性,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应用于药物制剂的高分子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