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是一种对目标分子(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聚合物.配位印迹聚合物(CIP)是基于金属离子与功能单体、模板分子间配位作用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既沿袭了MIP的优点,又具有适用于极性环境等优点,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目标物的识别中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CIP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CIP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CIP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析化学》2013,(7):1129
活体分析由于能够在活动物层次提供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化学信息,因而备受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广泛关注。活体在线电化学分析由于电极/溶液界面可设计性强、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样品保真  相似文献   

3.
欧沙  吴征秋  谢唯  岳萍  胡祖权 《无机化学学报》2022,38(12):2372-2382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L-异亮氨酸衍生物配体(C13H19NO3)与Zn(NO3)2·6H2O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2(C13H17NO3)2]n (1)。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化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配体与金属离子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间通过范德瓦耳斯力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在化合物1合成过程中加入罗丹明B(Rho-B),可以得到复合材料2。荧光测试结果显示,在激发波长为370 nm时,化合物1主要是基于配体的发光,而复合物2除配体的发光外,在580 nm处出现了Rho-B的发射峰。利用配体与Rho-B发射峰相对强度的比值为检测信号,将复合物2应用于金属阳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能在水溶液中选择性识别Cr3+离子,并且在短时间内对苯...  相似文献   

4.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L-异亮氨酸衍生物配体(C13H19NO3)与Zn(NO3)2·6H2O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2(C13H17NO3)2]n(1)。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化合物1结晶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配体与金属离子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间通过范德瓦耳斯力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在化合物1合成过程中加入罗丹明B(Rho-B),可以得到复合材料2。荧光测试结果显示,在激发波长为370nm时,化合物1主要是基于配体的发光,而复合物2除配体的发光外,在580nm处出现了Rho-B的发射峰。利用配体与Rho-B发射峰相对强度的比值为检测信号,将复合物2应用于金属阳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能在水溶液中选择性识别Cr3+离子,并且在短时间内对苯甲醛蒸气作出响应。  相似文献   

5.
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可特异性地从样品溶液中富集目标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果蔬等食品以及水、土壤等环境中农药的提取和检测.将分子印迹技术和量子点修饰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分子印迹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据此,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阐述了量子点修饰的分子印迹荧光探针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铜是常见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开发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在污染事件的应急检测中至关重要,可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基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稳定的荧光铜纳米颗粒的快速合成以及对铜离子的高特异性,研制了一种紫外光辅助下的铜离子现场快速荧光比色检测方法。经过一系列条件的优化,最终选择以600 nmol/L poly(AT-TA)双链DNA为螯合配位保护剂,2 mmol/L抗坏血酸钠为还原剂,在3-(N-吗啡啉)丙磺酸(MOPS)溶液体系中合成荧光铜纳米颗粒,在便携式紫外手电筒的辅助下,肉眼(佩戴防紫外护目镜)即可观察到铜纳米颗粒橙红色的荧光。在半定量检测中,根据待测样中铜离子浓度的大小,其荧光亮度不同,以不同浓度标准溶液铜离子合成的荧光比色标准系列进行比色,即可实现环境中铜污染水体的现场、肉眼、半定量、快速(<10 min)检测。本方法的肉眼检测最低值为1.5 mg/L(24μmol/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值。该方法可为在环境水体铜污染应急事件中的快速现场检测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DNA传感器是基于DNA探针与目标D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建的传感器,根据识别元件与目标物结合前后信号变化实现目标物的检测,已成为传统检测方法的有效替代方法。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可调和热稳定性强等诸多优点,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已初步用于电化学DNA传感器的构建,并用于肿瘤标志物、抗生素及重金属等的灵敏、准确检测。为此,综述了电化学DNA传感器的DNA探针固定方法及信号物质,重点介绍了基于MOFs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0篇)。  相似文献   

8.
李娜  常泽  卜显和 《应用化学》2017,34(9):1046-1051
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荧光识别检测性质研究,但其功能导向构筑依然具有挑战性。本文基于双功能基团配体构筑策略构筑了一例Tb~(3+)配位聚合物[Tb(TZI)(DMF)_2(H_2O)]·(H_2O)(1)((H_3TZI=5-(1-氢-5-四唑基)间苯二甲酸,DMF=N,N-二甲基甲酰胺)),在对其进行详细结构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金属离子识别检测性质。结果表明,基于羧酸和四唑基团与Tb~(3+)离子配位能力的不同,在确保Tb~(3+)配位聚合物成功构筑的同时可将四唑作为识别位点引入配位聚合物框架,使得配合物1可展现出基于金属离子与四唑功能位点配位导致的荧光增强,可实现对Zn~(2+)和Na~+离子的识别检测。本文所报道的结果可为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荧光识别检测性质导向构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共轭聚合物因其具有π-电子体系及共轭离域结构,一般都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其发光强度和发射波长会随被检测化合物结构的不同而发生特异性响应,特别是在与被检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电荷和能量能够沿共轭分子链进行有效传递,成倍放大这种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这比相应的小分子化合物更具有优越性。目前共轭聚合物已被用于开发新型化学、生物传感器,尤其是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荧光共轭聚合物在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共轭聚合物在蛋白质、核酸及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阴离子在构筑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结合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工作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概述了利用金属离子和简单有机配体通过配位自组装构筑配位聚合物过程中阴离子因素的作用,并进一步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染料双标记的DNA探针,实现了对水中Hg^(2+)的一步检测。实验中使用的DNA探针是富T结构的发夹式DNA探针链,若水样中不存在Hg^(2+),双标记的DNA探针两端的荧光染料Cy3与Cy5之间的距离很小,会发生荧光能量共振转移,Cy3的荧光发射强度降低;反之,Hg^(2+)会与DNA探针上的T碱基生成T-Hg^(2+)-T的稳定结构,使DNA链结构发生变化,同时Cy3,Cy5之间的距离变大,二者间的能量共振转移减弱甚至消失,Cy3的荧光发射强度回升。因此,通过Hg^(2+)的浓度与Cy3的荧光发射强度的变化的线性关系,可以实现Hg^(2+)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在纳米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导体纳米材料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本体的一系列特性。在纳米材料及其器件制备中,聚合物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稳定纳米晶粒尺寸,而且可以钝化表面,增强纳米微粒的发生效果。而纳米半导体对光导聚合物的光电行性也有增强作用。将电致发光聚合物与纳米半导体微粒组合而成双层异质结FL器件,可提高器件效率和寿命,甚至可以构成光导与电致发光双功能器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出一种新型2D配位聚合物[Tb(1,4-bdc)1.5(phen)(H2O)]n(1)(1,4-H2bdc=对苯二甲酸;phen=菲咯啉)。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荧光光谱表征。X射线衍射晶体学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2个相邻的Tb(Ⅲ)离子与4个1,4-bdc2-通过—O—C—O—桥联成双核单元,并进一步通过1,4-bdc2-桥联成二维层状结构。荧光实验证明配合物1可以通过荧光猝灭机制检测Fe3+,Ksv=8.39×103 L·mol-1,检测限为0.017μmol·L-1。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出一种新型2D配位聚合物[Tb(1,4-bdc)1.5(phen)(H2O)]n(1)(1,4-H2bdc=对苯二甲酸;phen=菲咯啉)。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荧光光谱表征。X射线衍射晶体学分析表明,配合物1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2个相邻的Tb(Ⅲ)离子与4个1,4-bdc2-通过—O—C—O—桥联成双核单元,并进一步通过1,4-bdc2-桥联成二维层状结构。荧光实验证明配合物1可以通过荧光猝灭机制检测Fe3+,Ksv=8.39×103 L·mol-1,检测限为0.017μmol·L-1。  相似文献   

15.
以二苯氨基脲为功能单体,合成了铜离子印迹聚合物(Cu^(2+)-IIPs),并用于Cu^(2+)的快速吸附检测。对Cu^(2+)-IIP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u^(2+)-IIPs为球型状颗粒且粒径分布均匀,印迹位点位于表面及空穴中,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共同影响。较之Langmuir模型和Tempkin模型,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说明属于多层吸附;ΔG^(0),ΔH^(0)和ΔS^(0)的数据显示,吸附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吸热的、熵增大的过程;Cu^(2+)-IIPs对Cu^(2+)的吸附量远大于具有相似结构和性质的其它重金属离子,因而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N,N′-双(4-吡啶甲酰胺)-3,4-噻吩(4-bpft)和对苯二甲酸(1,4-H2bdc)为配体,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孔配位聚合物Zn(4-bpft)(1,4-bdc)](CP 1). 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CP 1展示出二维网络结构, 具有17.3%的溶剂可及空隙, 呈现{63}拓扑的3-连接网络. CP 1具有明显的荧光开启性能, 能有效检测天门冬氨酸(Asp); 还表现出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 可作为检测抗坏血酸(AA)的安培传感器. 此外, CP 1能有效吸附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 龙胆 紫(GV)和中性红(NR), 表明其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真菌毒素污染是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的主要方面之一,其污染的广泛性、隐蔽性和危害性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品质与安全。随着中药全产业链中真菌毒素安全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场快速检测需求不断增加,快速检测技术在真菌毒素分析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并逐渐成为大型仪器分析技术的有益补充。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在中药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聚焦于应用较为广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及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技术,并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在相关技术中发挥的功能性作用。通过系统比较不同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适用场景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中药中真菌毒素快检方法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机理,以7-硝基-2,1,3-苯并恶二唑为识别基团,苯并噻唑染料为信号表达基团,合成一种荧光增强型的硫化氢荧光探针。经光谱学测试和生物学细胞实验证实,相对于其他测试物质(CO2-3,F-,Cl-,Br-,I-,H2PO-4,NO-3,OAc-,HCO-3,SO2-4,SO2-3,Cl O-,Ca^(2+),Cu^(2+),Mg^(2+),Zn^(2+)),该探针对H2S呈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当H2S加入到探针溶液后,溶液呈现出蓝色荧光,在467 nm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同时,加标回收实验证实,探针1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硫化氢的性质分析和测定,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Gd(NO_3)_2·6H_2O和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单钠盐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合成得到配位聚合物[Gd(SO_3-DCB)(H_2O)_5]_(n )(1)(NaH_2SO_3-DCB=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单钠盐)。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Gd离子是九配位的,呈扭曲的单冠四方反棱柱配位构型。SO_3-DCB~(3-)配体的两个羧基螯合配位Gd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1的荧光发射峰在421 nm,是配体中苯环结构的特征发射峰。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的Gd离子之间存在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稀土金属铽离子为发光中心离子,鸟苷酸(GMP)为配体制备得到了能够发射绿色荧光的稀土配位聚合物。并通过加入小牛胸腺DNA溶液进一步增强荧光强度,形成"turn-on"荧光类型的稀土配合物,利用汞离子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以及与配体GMP的相互作用使荧光猝灭,形成"turn-on-off"类型稀土荧光探针,实现了汞离子的检测。Hg2+质量浓度在50~1 200μg·L-1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强度变化程度呈线性关系(I0-I)/I0=0.000 2C+0.010 7,相关系数(r2)为0.991 5,检出限为1.5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对河水中Hg2+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为98.1%~99.8%,RSD为0.28%~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