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犀草素在0.04 mol/L B-R(pH 4.00)缓冲溶液中于 0.478 V(vs.SCE)和 0.450 V(vs.SCE)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当向该溶液中加入DNA分子后,通过比较电化学参数转移系数α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的变化.可知木犀草素嵌入DNA碱基对间形成了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从而使得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通过二者的紫外吸收光潜对其嵌入作用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木犀草素的氧化峰电流Ipa与DNA质量浓度在2~12 mg/L的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10-5A)=8.68-0.322 pDNA(mg/L),相关系数r为0.989;建立了定量检测DNA的方法.并求得木犀草素和DNA嵌入作用的结合常数β=3.02×1011,结合数m=2.  相似文献   

2.
以廉价易得的D-异抗坏血酸钠为前驱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具有三维互连多孔结构的热解碳材料(SDAIP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SDAIPC是一类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碳材料。以SDAIPC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用于同时检测黄芩素(BA)和木犀草素(LU)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BA和LU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条件下,SDAIPC修饰电极对BA和LU进行单独检测时的线性范围为0~8.0μmol/L,检出限(LOD)分别为1.39×10-9 mol/L和3.02×10-10 mol/L;对BA和LU进行同时检测时的线性范围为0.05~2.0μmol/L, LOD分别为3.76×10-9 mol/L和3.78×10-10 mol/L。该电化学传感器已成功用于BA和LU的实际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HPLC法测定金银花不同部位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采用O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0.03 mol/L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室温。绿原酸浓度在0~0.4 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6),回收率为101.9%~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3.18%(n=6)。木犀草苷浓度在0~0.1 mg/m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1),平均回收率为100.5%~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42%(n=6)。结果表明:金银花、芽等部位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一步电化学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ErGO/MWCNTs),研究木犀草素在该复合物修饰电极(ErGO-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构筑了一种简易、灵敏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木犀草素的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裸电极和ErGO/GCE,ErGO-MWCNTs/GCE利用两种材料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木犀草素在单纯水溶液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4.0的B-R缓冲溶液作底液的条件下,得到峰形对称的木犀草素的可逆氧化还原峰。循环伏安法(CV)试验结果表明:其在玻碳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受吸附所控制。用积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氧化峰电流(ipa)与木犀草素浓度(cLu)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犀草素浓度在8.0×10-8~8.0×10-6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7.14×10-8mol.L-1,回收率在98.5%~104.0%之间。用线性扫描伏安当(LSV)试验表明:当cLu为4.14×10-5mol.L-1时,ipa达到最大值。据此按公式Q=nFAΓT可算出饱和吸附量ΓT为6.21×10-10mol.cm-2。根据Laviron原理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可算出如下电极过程热力学参数,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子数n=2,电极反应质子数=2,转移系数a=0.90,表现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2.96s-1,对电极反应的机理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多巴胺包覆氨基硅球材料,作为吸附剂对木犀草素进行吸附与检测,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稀溶液中木犀草素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进行吸附试验的过程中,考察了质量、pH值和吸附时间对木犀草素吸附率的影响;不需要脱附,富集了木犀草素的吸附剂经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直接检测,并以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定量木犀草素校正模型进行含量的预测。研究显示,在中性条件下,常温吸附10 min,吸附剂质量为0.2 g,木犀草素的吸附率可达到93.8%;近红外光谱经过SNV+CWT处理后,木犀草素校正模型的参考浓度和预测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11,在0.3-15.0 mg L-1的较低浓度范围内,预测集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6.6-118.8%。结果表明,可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吸附预富集相结合的方式对稀溶液中微量的木犀草素进行富集与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7.
花生壳提取物中木犀草素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明静  史会齐  刘绣华 《化学研究》2005,16(2):75-76,92
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木犀草素的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花生壳不同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60%丙酮为提取剂时,提取物中木犀草素及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许多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能够抗氧化、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其天然提取物已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木犀草素的基本结构、药理活性,总结了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毛细管电泳法(HPCE)等,并重点阐述了方便快捷的电化学分析法(EA),以...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化学方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pH条件下木犀草素(luteolin)和木犀草素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苷与BSA形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生物超分子化合物;二者的结合常数分别为9.33×106和1.12×106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2和1.10。  相似文献   

10.
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蔬菜、水果和中草药中。木犀草素属于天然抗氧化剂,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可调节众多与疾病进展有关的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通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抗癌等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摄入木犀草素可能有益于影响糖脂代谢紊乱,特别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肥胖。木犀草素低溶解度和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然而,木犀草素的低分子质量和易修饰的化学基团,使其具有药物开发的吸引力。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方法设计合成了木犀草素衍生物,以改善其不利因素,进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木犀草素衍生物溶解性能好、生物利用度高、活性明显改善、抗癌活性增强,本文综述了木犀草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为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狼把草中的木犀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狼把草中的木犀草素,建立了该中药中木犀草素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建立了木犀草素(Lu)的电化学检测方法,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纳米金(AuNPs),并运用一步恒电位沉积法在碳纤维超微电极(CFME)表面电沉积纳米金,研制了一种简单、灵敏检测木犀草素的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差分脉冲伏安(DPV)等方法研究CFME修饰前后对Lu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uNPs/CFME对Lu的电化学响应催化明显,且AuNPs的最佳修饰时间为30 min。Lu的氧化峰电流在0.01~0.10μmol/L和0.10~10μmol/L两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 4和0.995 1,检出限(LOD,S/N=3)为1.58 nmol/L。该传感器制作简单,且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实际样品独一味胶囊中Lu的定量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96.0%~10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在生物微环境中木犀草素定量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峰  廖晓玲  高志强  宋仲容 《分析化学》2007,35(11):1685-1685
1引言木犀草素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抑菌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目前,其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本实验利用碱式乙酸铅做木犀草素的络合沉淀剂产生难溶的淡黄色沉淀,通过原子吸收法测定上清液中Pb2 的浓度,从而得到一种间接测定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方法。本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等优点,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2实验部分2.1仪器和试剂TAS-98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铅空心阴极灯…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木犀草素在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BPy]OTF)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在pH=3.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中,木犀草素在0.6221 V和0.4267 V处产生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信号分别是裸电极的2.06倍,5.8倍,表明[BPy]OTF对木犀草素具有一定的催化增敏效果,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2质子2电子转移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木犀草素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木犀草素为母体,保留B环邻苯二酚结构或C’3-OH,在无水碳酸钾作用下,RBr选择性的与木犀草素结构中的其他酚羟基反应,一锅法合成了7个新型木犀草素衍生物,通过1H NMR、M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这类新型化合物的合成,为开发抗氧化和血管并发症的新药提供了理想中间体。一锅法设计路线短、成本低、用时少,是制备该类中间体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密蒙花中的橙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密蒙花中橙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pH和浓度、工作电压和进样时间以及β CD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3种物质在15min内得到良好分离。橙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0.50mg mL、0.02~0.70mg mL、0.04~0.80mg mL范围内与峰高成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4和0.9984。3种物质基于迁移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 3%、2 2%、2 6%和4 2%、3 7%、4 6%。检出限分别为3 5、4 5和5 0μg mL。  相似文献   

1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狼把草中的木犀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狼把草中的木犀草素,建立了该中药中木犀草素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甲醇-水-乙酸(70:30:0.4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54nm。为扩大中药及植物中木犀草素药物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简便、灵敏、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木犀草素的结构特点,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溶剂和酯基对木犀草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首先,研究了化合物中分子内氢键的性质.其次,从热力学角度通过抽氢反应(HAT)、逐步电子转移质子转移(SET-PT)和质子优先损失电子转移(SPLET)机制分析了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氢键性质分析发现,木犀草素及其...  相似文献   

19.
在酸性介质中,木犀草素在KMnO4-HCHO体系中产生化学发光,据此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木犀草素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化学发光强度与木犀草素的浓度在5.0×10-8~1.5×10-5g/m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3σ)为3.0×10-8g/mL,对8.0×10-7g/mL的木犀草素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和合成样品中木犀草素的测定。并探讨了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